贺善侃
(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着眼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而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共享发展。而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依据“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这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而落实劳动幸福、劳动者幸福的根本保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各方面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归宿、落脚点,新发展理念的创新意义就在于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增强共享发展理念的首要环节是正确认识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的发展理念一直聚焦于“抓革命,促生产”,把“革命”视为“发展”的手段与目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们党战略重心的转移,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发展理念转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确立了“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紧接着,我们党又克服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错误理念,完成了从以计划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的转换,回归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来意义。
然而,如何理解“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又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也一直困扰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为谁”的问题也就不能最终解决。鉴于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我们党于新千年世纪之交之际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纠正了在经济发展中“见物不见人”“唯GDP”的偏向,实现了从“物本”向“人本”、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对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基点和人的发展目标等进行了新的思考。这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发展理念升华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进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成为确立这个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关键。这一发展的新境界,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新境界”,归根到底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这一问题。它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而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集中表现。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强调的: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依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正如习近平所说的:“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1]亦即“发展是造福劳动者的发展”。这就是说,发展的宗旨就是为了劳动者得到幸福,实现劳动幸福。
其一,创新发展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成为带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经济发展阶段迈进,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第一动力因素。其二,协调发展是“共享共建”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了,覆盖各地区、各领域的全面小康才能实现,社会公正才能实现、收入差距才能缩小,人人享有改革成果才不是一句空话。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造福人民的内在要求。其三,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保证。其四,开放发展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安康幸福的必由之路。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繁荣社会经济、造福人民的关键之举。其五,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共享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囊括了发展为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各条途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这就把包括“共享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新高度,更为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
由上所述,共享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而这里所说的“人民”,当然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因此,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当然也就是强调“以劳动者为中心”。由此,共享发展也就成为劳动幸福的价值指南。因为,劳动幸福的前提是劳动者幸福。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劳动者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保证全体劳动者能公平地获得美好生活必需的收入、能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劳动幸福的根本途径,也是衡量劳动幸福是否真正兑现的根本标志。共享发展正是当代中国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理念,实现共享发展的宗旨正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而,共享发展也为实现劳动幸福提供了根本途径。
首先,共享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一方面在于确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硬道理”。另一方面在于确立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共享发展的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两方面根本规定性,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共享发展的“共享”,一是全民共享,即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并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在此,全面、全民的共享显然包含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刚刚完成的“十三五”规划,就实实在在地践履了共享发展内含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包括: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健康中国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缩小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等等。凡此种种,都是针对当代中国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突出短板,以及在实现劳动幸福方面的突出短板的重要举措,对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劳动幸福的实现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们在践履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劳动幸福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诸如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凡此种种,都把社会公平正义、劳动幸福向更高阶段推进了一步。
其次,共享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而且是一种发展制度,是一种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的社会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而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安排也就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5]在当代中国,实现公平正义,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尤其要在经济领域建立健全一整套保障权利公正的经济制度体系。而凡此种种,恰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劳动幸福所不可或缺的有效制度安排。有了这套制度体系,才能引导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不至于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从而真正把劳动幸福落到实处。习近平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6]共享发展把劳动者福祉的提升和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提高放在首位,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的可持续性与执政党执政规律结合起来,达到了执政为民的新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发展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动态的、相对的,不存在一个静态的目标,共享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因此,劳动者幸福乃至劳动幸福也是与时俱进的。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解决了物质短缺问题,提高了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但社会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矛盾问题。为做到共享发展所要求的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以真正实现劳动幸福,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例如,在城乡之间,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占有、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利及收益权利,享有平等就业和获取报酬的权利,享有平等获取社会公共产品的权利。在行业之间,要打破人为的垄断隔阂,使各行各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在经营效益差别和能力差别上,消除一切收入分配上的不公。此外,更要形成一整套在各个环节确保财富公平分配的社会公正机制。如公正的权利保障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完善的公共政策,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平等参与权、利益表达权和监督权;坚决消除少数人凭借权力资源的占有和垄断而形成的寻租行为;等等。显然,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鉴于此,共享发展的共享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没有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绝对的“共享”。同样,劳动幸福的实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完全理想化的劳动幸福。
确立底线思维,守住劳动者民生底线,是实现共享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劳动者幸福、劳动幸福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民生底线”,亦即劳动者幸福、劳动幸福的底线。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7]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也是推动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劳动幸福的治理智慧。
底线思维方法在共享发展理念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形成以保障人民(劳动者)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这个“网底”,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所明确指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9]其次,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绝不可能没有风险,尤其在当今国内外形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风险与安全问题更显突出。“底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守住风险底线,以不至于爆发系统性的危机为底线。如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中,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就是底线。一旦经济秩序乱了、社会经济崩溃了,就会造成全局被动、共享发展全面崩溃的后果。如若这样,劳动幸福也必将“全面崩溃”。另外,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底线。“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10],也是为劳动幸福提供司法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经济与法治这两道防线,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就有了保障,劳动幸福也就有了保障。再次,要划定发展进程中的“红线意识”。如严守环保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增强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要带血的GDP”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实现劳动幸福所必需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经济运行状态,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深层次的冲击。2020年4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1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举措,例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12];等等。这些举措也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切实保证劳动者幸福,进而实现劳动幸福的关键举措。
强化问题意识,破解民生难题,是创新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确保劳动幸福的又一重要途径。这里的“问题”,一是共享发展全局中的中心问题、重点问题。要总揽和驾驭全局,必须紧紧抓住全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这是战略思维的根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中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全局,丢掉了重点就是丢掉了全局。二是共享发展全局中的薄弱环节、主要不足,即民生难题。在事物发展的全局中,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是不平衡的。善于抓住薄弱环节并切实加以解决,常常成为推动全局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无论是哪种“问题”,都需因时因地而异,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而作出战略性选择。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样体现为实现劳动幸福全局的中心问题和目前实现劳动幸福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出实招,旨在破解民生难题。例如,多地出台无户口人员落户的实施细则,破解“望‘户’兴叹”民生难题;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主体责任,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措施,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破解“欠薪顽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破解“留守之殇”;强调政府要对特困人员给予托底保障,对特困人员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破解“特困救助”难题;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加强源头治理,确保“产”得安全,切实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多渠道提供符合需求的房源,保障承租人依法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破解“住有所居”民生难题;等等。凡此种种破解民生难题的实招,以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为切入口,把问题意识与目标意识有机结合,切实保障了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也保障了劳动幸福的落实。
实现全面小康是实现共享发展、劳动幸福的一个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之一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3]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在制定规划纲要时必须直面脱贫攻坚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必须把握的思路和方法。他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14]“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方略,并取得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的40多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多年。经过40多年的接续奋斗,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摆脱贫困。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至今也没能完全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而我国仅仅用几十年就历史性地解决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走向全球减贫事业前列[15],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也是我国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一个里程碑、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里程碑。当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科技、社会、生态、政治等各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都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幸福感,关系到劳动幸福。例如,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资源缺失、教育机会与资源不平等、生态环境不友好等,都会降低劳动者的幸福感,从而阻碍劳动幸福的兑现。因而,实现劳动幸福的道路依然是艰难的、曲折的,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劳动幸福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地奋进。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提升劳动者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逐步构建共享发展制度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是保障劳动者幸福、提升劳动幸福水准的切实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16],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些无疑是扎实推进劳动幸福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