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初探*

2021-04-15 00:49:33杜永峰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话语

杜永峰 刘 儒

内容提要: “术语的革命”问题的提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化、理论化、体系化发展的逻辑基点,也是构建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理路、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探索四维译介模式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吹响了急行军号角。时隔五年后,习近平在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新华网,2021年5月10日。。这为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学术话语体系等问题的分析探讨,取得了一定分量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学科领域内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然而,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认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炼,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如何更好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探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新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大力推进现代经济体制改革等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都是极为不利的。通过认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对外话语四维译介模式,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分析方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探索路径,也为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规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理路

“学术话语是思想、理论的喉舌,是中国故事的学术阐释。”(2)张新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构需明确的几个问题》,《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通常,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于一定理论、实践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立体式深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理路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研究范式,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内核、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理论等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其研究任务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涉及经济的本质、制度层面的分析。由此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为基础,“但是其理论是开放的”(3)洪银兴:《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页。。同时,现代西方经济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可供直接参考的经济概念和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看,西方经济学在对经济运行活动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已经积淀了几百年,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其内容愈来愈丰富,现代新经济理论观点层出不穷,促进了人类对于经济生活运动规律的认识,彰显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因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应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4)李义平:《经济学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西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但是,这里还涉及对其进行中国化处理和改造的原则问题。此外,中国自身经济转型、创新和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新成果,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主要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首要研究内容就是通过对中国经济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及对党的重要文献和经济学界已经提出的理论进行理论提炼”(5)沈壮海:《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一项分科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11页。。就当前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将“学科发展优势与学术创新优势转化为话语体系优势”(6)盛昭瀚:《话语体系:讲好管理学术创新的“中国话”》,《管理科学学报》2019年第6期。,才能真正在国际经济学界站稳脚跟,获得中国经济学应有的话语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逻辑。“中国经济学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学,成长于中国富起来时代,形成于强起来时代。”(7)周文:《关于中国经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7期。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为深刻理解和诠释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经济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1978年以后,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迅速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摆脱落后贫困、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即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发展理论看,“五大发展理念”正在“精神变物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对现代发展外延予以全方位拓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珍贵的思想库和语料库。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逻辑。“传统文化、西方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下中国实践都是话语供给的来源。”(8)吴江海、包炜杰:《从自觉到自信: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何以可能》,《学术界》2017年第2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渐进方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融入全球经济,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全方位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温饱到逐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国民经济由崩溃边缘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短短的40余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1位跃升至第2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8%上升至17%左右;共计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人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68.2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2020年的77.3岁。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尽管我们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局面的挑战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并未失速,仍然保持了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已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这些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为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而又坚实的实践基础,赋予我们谈论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的资格,自当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独有资源。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此实践基础上建构的学术话语体系将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渗透力。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基本经验

我们学习和把握理论的目的,就是要创新发展理论并积极指导我们当下正在实施的重大经济社会实践活动,赋予理论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历史和实践场域中,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9)田鹏颖:《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现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此时也正值学习、掌握、运用和传播这个理论的最佳历史机遇期。

第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并且“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10)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经济学家》2016年第1期。,加之当前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经验的解读主要还是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进行的,并未真正凸显“中国特色”。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滞后于实践创新这一客观现实紧迫问题,并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然而,在我们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反对和批判本本主义,“必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前进扫清这一思想障碍,以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群众”(11)杨承训:《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曲折性、开拓性——用科学社会主义实与理全面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7期。。因此,在我们认真研读《资本论》等经典原著时,务必要做到尊重作者、尊重原著、尊重科学、尊重原创,回归历史与社会现实场景去深切体悟经典的力量,善于理性分析与科学概括各种社会现象,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务必“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最终转化为人民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动”(12)马蕾、尹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提升社会正能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3期。,广泛传播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第二,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诚然,我们已经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等一系列经济学基本命题,但这一历史任务目前还仅仅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距离一个相对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仍有相对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具体来说,“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科学先进和系统成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13)何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1期。就是要在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的过程中,进一步坚持不断完善和持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敏锐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产出大量经得起历史、时代、人民检验的创新性理论新成果,以丰富精当的中国经济学理论指导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第三,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民性紧密相连,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流派价值取向的鲜明标志。建构契合中国自身发展实际的经济学话语体系,必须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出“原发性观点与引领型概念”,进而不断“改善中国国际话语不足的状态”(14)刘昌明、杨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到外交话语权》,《理论学刊》2019年第4期。。以当前中国经济建设正在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15)杜永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为基点,还应当包含“西方经济学或者至少不排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排斥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共同体”(16)李增刚:《以理论来源和学科特征为视角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建构》,《求是学刊》2019年第5期。,不断扩大对外学术思想交流与多边文化合作,以“构建融通中外的原创性话语表达,实现精准传播与立体传播相结合”(17)陈金明、甘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的境遇与路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8期。,通过海量研究成果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扩充其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增添新鲜血液,走近并真正守好守住世界舞台中央位置。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并于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论及话语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整个讲话多次提及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建设问题。他明确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8)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网,2015年11月24日。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就是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坚持由《资本论》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

第一,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权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5月18日。同时,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一带一路”等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高频词汇和热门话题,中文学习热在许多国家悄然兴起。因此,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造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基础就会越来越牢固。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权威,最根本地是要彻底清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谬误臆断,这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表述,但实际上是一项内涵极为丰富、体系极为庞杂、关系极为微妙的复杂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单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我们“不仅要解构经济学的西方中心论,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学的西方概念进行‘术语革命’”(20)周文、刘少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未定问题》,《江汉论坛》2020年第9期。,必须首先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时代背景、国情实际基础上不断提炼和总结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之凝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述形式。

第二,坚持理性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合理成分。众所周知,在二战后的70余年里,西方经济学为促进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深入剖析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提供了直接样例。因此,我们应致力于积极推动在“中西方政治经济学的话语协调中形塑中国风格”(21)许洪位:《起承转合: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经济学的路径选择》,《改革与战略》2020年第10期。。这里应首先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2)卫兴华:《辩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5期。,在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时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中国化”处理,同时还应该合理规避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表述和话语格调,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发展本国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来,强力打造中国经济学升级版。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那样,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乐业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唯有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切实认真“践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3)刘儒、王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史演进的内生性逻辑与基本经验——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主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发展生产力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与解决的,且其关键问题也恰好在于二者的同步性、一致性与协调性的妥善处理,不能一味偏重于发展生产力,而无视或轻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最后造成难以平息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这样势必会严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也会为敌对和仇视社会主义的利益群体或某些人造成直接口实;也不能一味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忽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若如此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源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福祉无疑将沦为一句空话。

第四,坚持站在建设科学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当前,应该大力克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存在的滞后于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现实问题,唯有通过不断加大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反复提炼,努力构建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同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理论自觉、理论自为,这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已责无旁贷地为当代经济学界广大有志之士所应然接受,因为“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是学者的本职”(24)杜黎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征,在“预测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25)任保平:《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阐释新时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今世界各国提供了创造中国奇迹背后成功经验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势必“将深刻变革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26)刘再起、王曼莉:《“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研究——以话语权和话语体系为视角》,《学习与实践》2016年第4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地区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提出改革开放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通过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实现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更稳地经济发展”(27)邱海平:《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定位的思考》,《经济纵横》2018年第1期。。这又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找到源头活水,以更加科学规范的思想理论体系及其精当通识化的表达力、沟通力、解释力占领当代世界经济学学科制高点,并毅然决然地走近并有望守住守好世界舞台中心位置。

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新体系的基本路径分析

今日中国已然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能否守住这个中心位置,仍需通过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新体系,真正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实事求是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范式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应有高度的客观实际产生巨大鸿沟。然而,学术话语体系必须首先建构于一定理论、实践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维译介模式”,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深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场域的理解与把握。

第一,必须首先搞清楚何为“四维译介模式”。一般而言,“话语”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语言成分建构而成的具有传递信息效用的言语作品,是全面准确反映具体实践过程的实质内容的观念体系。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着他们的社会关系,包括思想关系和语言,可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一种话语关系。然而,话语在现实中并非只是人们之间一般表达思想的交流工具,当其目的指向价值实现,话语就成为一种价值性的工具,它被赋予更复杂、更深刻的含义,包括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特别是在应用于不同群体、不同民族国家时更是如此。因此,就思想理论学说的基本译介模式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译介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来自党的权威理论政策的政治话语译介模式。即党的文献资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原著,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及其大会报告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介过程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二是出自学术界权威解读的学术话语译介模式。即积极投身并活跃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学术大家、知名学者对政治话语的权威解读,还包括部分党的各级理论宣传研究部门、高校理论工作者等的力量贡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介过程的第二手解读资料。三是源自广大人民群众心口相传的大众话语译介模式。即多媒体、自媒体、融媒体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的心口相传、耳濡目染与多元演绎。这里包含了广大受众基于党的权威政治话语译介模式的感官刺激和理论映射,能够“对官方渠道起到弥合与融合作用”(28)李雪梅:《〈毛泽东选集〉海外传播的历程及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介过程的第三手通识资料。四是取自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对外话语译介模式。即以“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新型语言符号的国际舆论传播为依托,重点向外传播和译介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分享中国发展经验和改革创新成果,这既可以“预测中国术语中的世界秩序形态”(29)莫诗彬:《理解中国的世界秩序概念与外交实践》,《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又可以为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新鲜血液,为大多数渴望改革发展的国家尤其是依然处于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其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介过程的第四手传播资料。

第二,应该精准把握好“四维译介模式”下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新体系的四个基本点。一是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我们客观理性分析,实际上四种不同的译介模式并不是水火不容、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敢于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合理分析和恰当处理四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团结、向善与向上的合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党的理论研究、学习和传播等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开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话语素材,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新型经济学语料库。二是成果须精当凝练有效。因为,在科学中最简练的才是最好的。“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低碳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法精当凝练、醒目提神、一语中的,赢得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从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不断提炼出更多符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经济学标志性理论成果和海量精当凝练的术语表述形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呐喊助威、声援鼓劲、厚植底蕴。三是学术话语表述须贴近具体国情实际。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然而新的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也就是说,理论若要生发出积极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贴近具体实际,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凸显其强大持久的生机与活力。马克思曾明确强调:“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译介与传播必须以贴近具体实际为起点,以走进大众内心感情世界为目标,努力打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欣然接受、心同理同、认可赞赏的经济学话语表述范式,切实抓住人本身这个最大的根本。同时,我们还要尽最大努力积极引导和“鼓励那些有思想、有文化、懂外语的年轻人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发声”(31)李希光:《在国际舆论战中建立主攻阵地》,《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5期。,力争借助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并实现弯道超车,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一味地自说自话、自行其是而陷入话语表述逻辑的死循环,又可以防止因文化传统与思维习性的偏差而引起非必要的口水战。四是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须以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为根本旨趣。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要为奋力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话语供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包容心态,“去回应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建构欲求”(32)刘京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看本土话语体系建构》,《求是学刊》2019年第5期。,敢于为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话语权亮剑。

第三,进一步深入探究四维译介模式下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个抓手。实事求是地看,当前学术话语明显滞后于政治话语,而且一般情况下往往是由党的领导集体或领导人首先提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随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学界铺天盖地般的海量解读、阐释和扩展,也“没有真正发挥‘思想先导’的作用”(33)王海军、王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1919—1949)》,《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故而,基于四维译介模式下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指导地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话语表述范式,为深入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创新大众传媒手段和拓宽国际传播渠道提供第一手权威资料。就当下而言,坚持党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构建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党的权威理论研究和主管机构,一定要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建设发展的第一道关,为学术话语体系、大众话语体系、对外话语体系的扎实构建和创新发展树立威信、定调把脉、建立标杆和督查指导,进而以博采众长的合力优势提炼出改革开放以来海量理论新成果,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料库。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发展,应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为“发端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四个自信’的科学论断,是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理念概况和话语框架”(34)韩庆祥、张健:《论“五维中国”——解释当代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的一种学术框架》,《江海学刊》2020年第1期。。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应努力为加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不懈努力,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术氛围。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努力为知识分子松绑,提高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的社会待遇,努力激发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党的各级理论宣传研究部门,学术大家、知名学者、高校理论工作者等积极投身并活跃于对党的政治话语的权威解读和译介传播事业,并使其始终坚持在改革创新实践中不断提炼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考验的思想成果理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三是必须坚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吸纳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一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精髓要义,以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能听得懂的“圆融通润”(35)吴超、张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怎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4期。的中国式经济学话语新体系谱写、译介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把侧重点更多且更为直接地放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诠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特色语言符号方面,打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通道,其最终目的是要使“中国威胁论”等不当言论不攻自破。四是必须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力同心同、认可赞赏的经典话语表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继续发扬以往“构境叙事文本书写”(36)李亿、胡立法:《构境叙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文本书写》,《东南学术》2019年第4期。的优良传统,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步伐,群策群力打造既合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基本规范,又能充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众话语表述形式,同时注意在全社会塑造健康积极、向善向上、富有正能量的话语表述氛围,尤其是要在文艺演出、艺术展演、公益文化等贴近普通民众内心的多样化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勾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格调,以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共识和心灵共鸣打造更多符合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优质文化品牌,以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多元话语译介创新成果呈现,不断补充和丰富党的政治话语、学界学术话语表达形式,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务实管用的国际话语支撑。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仍有很长的一段学理阐释与话语述介之路要走,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梳理、总结和提炼出融通中外的诸多标识性概念,通力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吸引国际学术界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努力讲好、讲清、讲通、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春天故事,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普遍认可和赞同。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实践理论基础上的话语转化、提炼、升级、再造过程,又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新命题、理论新体系之观点安排、叙事结构、分析框架、思维逻辑创新发展所急需的问题导向、语料素材和源头活水,也会有力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话语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湖湘论坛(2016年6期)2016-02-27 15:24:01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现代哲学(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经济学的优雅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