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泉
内容提要: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从其理论内涵来看,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拓展了新时代“健康”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从其理论特征来看,以人民总体健康为根本价值旨归,体现出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时代性、方向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质。从价值意蕴看,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宗旨的贯彻和实践,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拓展和深化。
健康是人民福祉之本,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0页。人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识,是中国实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跨越的关键。习近平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执政主线,作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用什么样的发展措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来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重大突破,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严整、内容丰富、逻辑科学,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民健康,意即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健康。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诉求,而全民健康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习近平也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他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由此可见,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日益成为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把全民健康作为全民小康的重要内涵,并优先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
全民健康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首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人民健康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内涵,深刻意义以及推进路径,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实现人民健康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2)《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人民日报》2016年8月21日。保障全民健康,既要建立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行医疗改革、改善就医环境,又要发展体育事业、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同时还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敲响了警钟。但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打响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防卫战。这充分说明了全民健康历来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证明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科学性,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
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和“大卫生观”,要求统筹应对更加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维护人民健康。习近平在深刻总结当今中国社会健康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今制约中国人民健康安全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而后者在健康影响因素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健康影响因素。所以,习近平提出了“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0页。。由此可见,全面健康、全方位健康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又一核心内容。
所谓全面、全方位健康,蕴含着生理、精神、道德等多种维度的完好状态,因此除了生理健康之外,还包括心理健康、思想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等等。这就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改变过去那些以生理疾病的治疗为主的陈旧观念,要向大健康、大卫生、预防为主的新观念转变。因此,大健康理念的推行,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问题,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促进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文化,减少非主流思想,严格防止病态文化对人民群众思想的腐蚀;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倡导的大健康观念旨在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全面健康,是人民健康理念在实践层面上的又一次新的完善与提升。
在“大健康”观念的指导下,全周期健康必须要与全面健康保持同时同行。全面健康侧重于健康保障的空间场域,强调范围要广;而全周期健康则侧重于健康保障的时间场域,强调时间要延伸。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和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是国民健康政策的根本。
所谓全周期健康服务,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健康观念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部周期。也就是从生命孕育期一直到生命晚期的整个生命过程都要给予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这将改变过去那种过度关照生命晚期的健康状态的落后服务,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健康保障和疾病预防作为工作重点,符合新时代的健康发展模式,将更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其次是将健康观念贯穿于整个健康保障体系。在传统观念里,健康服务都是由卫生部门来承担,主要是针对已发疾病的治疗。新时代的大健康观念,要求我们摒弃这种狭隘的健康观,要将健康理念更多地置于预防、康复以及养老等服务领域。因此,要把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预防不合理的行为习惯诱发的生理性疾病,从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要将病后康复作为另一个重点关注领域,避免各种疾病的反复性发作,重视康复管理,减少健康隐患;还要改善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4)习近平:《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人民网,2018年2月7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207/c385476-29809777.html。。综上所述,全方位健康作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重要内涵之一,针对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多元诉求,致力于改变传统的狭隘健康观念,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健康发展模式,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在全球性新冠疫情爆发之际,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在应对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严峻时刻,全球休戚与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放眼于世界,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提出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力求在解决中国人民健康的基础上为世界卫生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决心和态度,主要传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信息:首先人人健康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国愿意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直秉持全球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体现在卫生健康领域,就是要促进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推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国的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开疫情信息、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在国内疫情缓解时,又及时向他国提供医疗支援,展示了大国担当。其次,中国迫切希望全球能够加强卫生健康团结合作。在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来临之时,只有各国人民携手同行,守望相助,才能战胜困难,度过危机。中国通过此次疫情防控已经向全世界各国人民表达了自己期待全球卫生合作的决心和行动。最后,中国迫切希望各国能够求同存异,不甩锅不建墙,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卫生合作,积极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世界的命运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5)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29日。因此,全世界人民健康福祉的实现,需要各国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完善全球健康治理。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保障人民健康思想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根据新时代人民健康的现实需求,指出“健康中国”的时代主题,强调“全民健康”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时代性、方向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质,强调不仅要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还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工作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具体新举措、新要求。
健康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是解决人类存续与发展的永久性话题。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在汲取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历代领导人关于保障人民健康的思想和总结中华民族复兴关键阶段保障人民健康的丰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坚持将人民健康问题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识和衡量,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部署和实施,充分把握健康诉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统筹兼顾各方要素结构间的关联性与耦合性,使繁杂的卫生健康事业得以在系统全面的政策中有效解决;他明确了新时代国家健康卫生事业的核心要素和“四梁八柱”,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规定了有别于其它国家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哲学气质,为当前处理好各种矛盾交织的繁重事务、统揽复杂的发展局势提供了方法指南,勾勒出新时代国家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时代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卫生事业伟大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实现全民健康,是新时代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巨大挑战,当前,全民健康战略任务的完成主要面临以下困境:首先,受众基数大、健康诉求多元、健康内容多样。其次,改善人民健康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需要统筹多部门合力共建。再次,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伴随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不断升级的,这就需要在开展保障人民健康工作时,充分衡量多方面因素的关联性。最后,亟待解决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负外部性问题,及发展起来后的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都是复杂的、复合的,甚至是健康领域之外的。因而只有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得到科学推进。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从统筹把握好国家利益、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三位一体的方式来不断认识和推进新时代全民健康事业。保障国家利益是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准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根本,人民利益至上是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宗旨。以国家利益为准则,就是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只有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新时代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才能坚决有效地维护、捍卫和保证好人民根本利益。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不断推动任务错综复杂、内容复杂多变的人民健康事业。只有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宗旨,才能真正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所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必须要坚持国家利益、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党的长期执政和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国家利益、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三者有机统一的提出,深化了党对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指明了方向。
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人本价值,并将人民群众置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人民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宝贵品格,也是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更是集中地体现了这一宝贵品格。“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6)《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可见健康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人民至上论”、“人民中心论”、“初心使命论”等反映根本政治立场的政治宣示,最终都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来具体展现,人民健康水平则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集中反映,折射的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水平。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就是始终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上,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线,以人民利益福祉为国家发展的根本,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人民身体健康为基本出发点,以人民全面发展为重要内容,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终身奋斗目标,通过完备的制度安排,思考保障人民健康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内涵,并全方位多角度的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措施、来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这个世纪问题。以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伴随国家发展进步而不断升级的健康诉求,让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健康。
实践性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论述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并能成功指导实践的理论,才能称之为真理性认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这不仅体现在其有关保障人民健康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中,也体现在其关注人民健康的亲身实践及对现实保障人民健康问题的解决思路与举措上。如,习近平全面系统地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为保障人民健康事业做了原则性的顶层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人民健康事业做了基础性的后勤保障;提出“大健康”思想,为保障人民健康事业提供了科学性的基本思路。这一系列的理念、举措、对策都源自于习近平40多年的基层实践经历,使习近平更能深刻把握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基于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实践中有关人民健康问题思考的智慧结晶,其出发点与归宿点均是为了改善与保障人民健康。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其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层的价值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完成了一个植根中国的思考与探索过程。事实证明,习近平关于改善保障发展人民健康事业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对策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用以指导成功实践的科学真理,事实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理论。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指明了新时代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逻辑。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党宣言》中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发展,而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因此健康也必须具备现实性。“这种现实的健康是以人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资料为基础的,是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在内的一切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8)谢璐妍:《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6期。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相契合的,并且是保障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70页。这一论述指出了人民健康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工作的权利,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促进社会进步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保障人民健康思想为指导,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保障人民健康思想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方法。同时根据新时代人民健康的现实需求,指出“健康中国”的时代主题,强调“全民健康”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时代性、方向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特质,强调不仅要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还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营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工作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出了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事业的具体新举措、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保障人民健康思想以鲜活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保障人民健康思想的理论宝库,开辟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认知与实践探索开辟新境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保障人民健康未做过多的描述,但人民始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价值出发点与归宿点,这也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实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人民利益福祉具体化,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执政宗旨,保障人民健康成为这个最高宗旨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费医疗、乡村合作医疗等雏形机制构成了我国早期医疗保障的制度框架,为改善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主要领导人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的医疗保障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改革起点,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服务保障性、服务便利性和服务公平性等方面都给予了制度化的保障与优化,使我国医疗健康保障事业得到大幅度跃升,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虽然我们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医疗卫生供给体系仍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深化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健康中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着力解决保障人民健康领域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提供高质量、深层次、全覆盖、全民满意的健康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价值出发点与归宿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健康,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最根本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对国情的科学研判,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命题。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从单纯对物质文化的客观“硬需要”,逐渐让位于对健康、教育、医疗、保险等关乎生活品质、生活质量的“软需要”,是新时代人民在逐步实现小康生活的基础上的升级态势。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物质需求这个“硬需要”已得到完善或已不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对当前的中国而言,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仍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是传统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始向综合型需求转变升级。因此,只有同时满足人民的“软、硬”两种需要,才可被称作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环境、医疗、社保、公平等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因素,基本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多维度结构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硬需要”与“软需要”两种需要的供给形态的总和,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实现了价值起点、路径和归宿的高度统一,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
健康不仅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基本需求。当今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维护全球健康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健康是全人类最基本的共同需求之一。习近平指出:“人民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疾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10)《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青年报》2020年5月19日。这表明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基本立场,也表明了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同心协力共创人类健康未来的美好意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要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打造“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共同体。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表现。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中国及时向世界各国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抗疫经验,派遣医护人员对多个国家进行支援,及时遏制疫情蔓延,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打造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赢得了国际盛誉。习近平多次在国际会议场合向世界传达中国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11)《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青年报》2020年5月19日。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福祉,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科学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助于我国实现从“健康中国”向“健康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在推动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同时,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基础。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野中,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和全球健康治理都将发挥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