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基于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的“目标递进”教学模式并进行实施,收效良好。本文主要介绍此教学模式的流程、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及发现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硕士 教学模式 实践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19GY48)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009-02
一、绪论
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中针对“明确改革目标,完善培养方案,改进课程教学,加强基地建设,充分调动主动性,联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结合意见对专硕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修订,最终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目标中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定位为重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通过文献检索和多年的专业硕士的教学发现,很多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缺乏教师职业认知,没有形成教学实践共同体或团队,学习过程中实践意识淡化,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培养目标的变化,未解决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导师团队明确了课程设置及各门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基于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的“目标递进”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教学技能大赛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应变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以教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参加教学技能大赛目标指引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专硕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形成实践团队,强化实践意识,保证学习质量,形成教师职业的认同。目前学科教学(物理)的研究生可以参加的教学技能大赛有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的专项全国性的比赛、 “华夏杯”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比赛,针对全国性的比赛,学院配套了相应的选拔性比赛。
二、“目标递进”教学模式简介
“目标递进”教学模式目标明确改革目标,以中学物理教师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为途径,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2:
(一)提前准备,明确方向
学科教育(物理)专业学生一般在5月即可确定是否能够入学,在完成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双向选择后,在9月份入学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快速进入研究状态,为入学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名师视频,观课评课
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是“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优质物理名师视频评价”“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其中“优质物理名师视频评价”将从教学设计的环节设计意图与教学效果分析、实验评价、提问分析、教学技能评价、创新内容研讨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达到评课的目标,同時把另外两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应用于评价,学以致用。
在这一阶段中,通过“一节优质课的评价—同课异构课程观课比较评价—相似课型的教学设计—模拟课堂”的教学环节实施,实现同一课型教学设计要求及内容的内化。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4人小组的形式集体备课,一个一个教学设计进行打磨。例如4人集中为其中1人打磨“大气压强”,首先每人都写“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再进行交流沟通,在4个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再打磨成1个教学设计,模拟课堂练习,再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汇报。
(三)目标定位,双导师制
在《改革意见》中指出,应加大高校与中学实践基地、中学实践导师的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赢、协同创新的原则构建专硕人才培养,探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这一阶段,充分发挥中学实践导师的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选题、研课、磨课等教学设计活动,通过小团队的研讨从多角度不断打磨教学设计。完成模拟比赛、院级比赛后,在实践导师指导下在中学物理真实课堂授课,观察教学效果,再进一步打磨教学设计。参加完大型比赛后汇报比赛优秀案例及交流心得,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够理性思考教师职业发展、制定教师职业发展下一步规划,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三、“目标递进”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目标递进”教学模式经历的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两个年级教学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目标明确,主动学习
入学前的提前参与明确了两年学习的研究方向,乐于提前加入到组会的学习和汇报中来。在了解“目标递进”培养的流程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能够快速主动学习,快速成长,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数量明显上升,获奖等级也有所提高。
课程教学明确目标,明确课程的功能和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变抽象为形象,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课程中制定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以目标为驱动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二)优化课程,强化学习
在“目标递进”教学模式实施中,把案例教学法扩大到“优质物理名师视频评价”一门课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从最初针对视频中某一内容的评价,到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做到,看完完整一节课的视频,就能够进行10分钟以上的评价,与全国名师视频课大赛的比赛流程相接轨。
(三)加强合作,资源整合
在“目标递进”教学模式实施中,在以往实践导师参与性不强的背景系,充分调动了中学实践导师的参与,从第一年学习上的指导,到第二年专业实习的指导(尽量到中学实践导师所在单位实习),既能够实现近距离指导,同时也解决了很多中学缺少中学物理师资的问题,资源整合,达到双赢。
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中学实践导师的数量不足以支撑现在的需求,而在实践型导师遴选时发现很多中学教师由于没有高质量的论文而没有达到导师遴选的条件。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采取的应对策略是让中学优秀物理教师提前了解导师遴选条件,提前准备再申报;加强高校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和中学物理教师的合作研究,增加成果的产出。第二,课程结构的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明确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目标的定位应从培养学生怎样的实践能力出发,授课团队加强沟通,使课程效果达到最大化。
基于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的“目标递进”教学模式,以“教学技能比赛”为着力点进行的课程改革,将比赛与课程学习相结合,与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相结合,不仅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大,同时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技能大赛,了解其他高校学科教学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改革,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2013年11月
[2]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61-63.
[3]丁玉祥,鄂傲君.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1(2):50-53.
[4]刘长林.基于真实项目导向的合唱“目标引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95-96.
[5]姚国平.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整体与差异的统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Z1):5-7.
作者简介:
张冬波(1980年-),女,黑龙江省绥化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