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结合教育实际,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做到:有爱心,讲诚心,有耐心,以“三心”为引,与家长同行,这样才能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
用爱心赢得家长信任
爱心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基础。当家长把孩子交给教师时,家长会有这样的担忧:怕孩子生活上受委屈、怕孩子受欺负、怕孩子离开家人会哭闹不止。如喬乔小朋友的爸爸在他刚入园时就拿着相机,记录了幼儿园整整两周的全天活动。他爸爸曾对我说:“乔乔胆子小,爱哭,还表达不清,怕老师厌烦他。我看到每次乔乔哭闹的时候,您就把他抱在怀里安抚他,我们真是放心。”消除家长担忧的方法就是,让家长看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心并不比他们少,每位教师也会像妈妈一样爱孩子、照顾孩子,他们应该真正信任教师。
用诚心获得家长理解
家长的理解是家园共育成功的关键。第一,实践和理论结合,用事实说话。幼儿刚入园时,大部分家长会请求教师多照顾孩子,这实际上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更知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培养自理能力,把幼儿的进步以视频和照片的形式分享给家长,同时再把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告诉家长,用诚心赢得家长理解。
第二,以同理心对待家长,以独特视角评价孩子。如果教师每天以一个“告状者”的姿态和家长沟通,家长内心是抗拒的。教师要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根据他的表现情况做出一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和家长交流、沟通。家长在认可教师发现孩子优点的同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提出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并会主动配合教师帮助孩子纠正。
用耐心取得家长支持
教师不仅要让家长看到自己对孩子的爱,还要让家长体会到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专业引导。曾经有家长说:“幼儿园就是领着孩子们玩的,什么东西也不学。”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比如讲解故事《小刺猬和小鸭子》时,教师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然后,教师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家长耐心说明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并向家长普及培养幼儿社会情感的重要性,取得家长支持。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爱,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支撑。让我们带着浓郁的爱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与家长同行吧!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