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飞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作文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表达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文章简单分析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需求,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二、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鼓励学生对自身的思想观点进行书面表达,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写作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表达能力成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书面表达是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交流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个人的文学素养。相较于口语表达的方式,书面表达具有正式性、简洁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作文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说话条理不清晰的问题,增强学生表达的严密性,从而强化学生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运转的过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并强化语言的内在逻辑性,这样才能确保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合理。通过作文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丰富文章内容,强化文章的创意性,在运用想象、对比、分析等多种写作思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此外,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根据不同要素分析问题,最终实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事物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小学作文教学既是教学生如何写作,同时也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写作本身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描述特定的事物,需要通过分析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高质量的作文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敢说真话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各不一样,写作本身就是鼓励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过程,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得到凸显。
三、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陈旧保守
在组织小学作文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保守陈旧缺乏创新,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的作文课堂上,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记笔记,再通过大量的课后作文任务,帮助学生强化写作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受到打击。作文教学本身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的过程,在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写作,忽略了自我思想的传递,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有限,教师漫谈灌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作文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作文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
积累写作素材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写作学习意识,忽略了素材的积累,这就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生活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材料,但是目前许多学生生活单调乏味,通常活动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再加上课业繁重,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应付作业,有限的课余时间内也只能在各个补习班之间来回穿梭,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这就导致学生在生活方面的作文素材积累有限。此外,阅读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方式,但是许多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将阅读看作一项任务,通读完文章之后很少做笔记,这就导致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严重不足,阅读到好词佳句时,只是匆匆一笔带过,没有融入自身知识体系。
(三)学生作文缺乏真实情感
作文本身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自身思想趋于功利化,忽略了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缺乏真实情感。从学生写作习惯的角度来看,许多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自身观念,习惯套用模板,通常在最后一段抒发情感,这就导致文章结构相对死板,表现出的情感过于空洞,无法打动人心。此外,由于小学生自身社会经历相对匮乏,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也显得十分空洞,部分学生将自身并未经历过的事件作为写作素材,比如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非要写山村风光,没有见过高楼大厦的农村孩子去描写城市的繁华,这就导致学生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情感。
(四)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缺失
教学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不注重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过分强调学生在成绩方面的表现,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通常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只关注学生写作的语言通畅性和好词佳句的运用情况,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情感方面的点评。此外,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考试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忽略了作文本身的思想内涵,这就导致学生想象力受到限制,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四、 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方式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创新作文教学方式来提高作文教學质量,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调整小学作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组织作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手段,将学生熟悉的事物带到课堂,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等各种素材,拉进作文主题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学生认知事物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具体可视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现作文主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