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瑜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精神的本质。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是助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和凝聚共识助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精神的凝魂固本。厘清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逻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滋养。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流关系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社会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精神动力的内在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精神”进行阐释和解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要“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1]。作为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撑和力量源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漫长精神历程中逐步积淀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国民精神家园的灵魂。厘清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逻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所在,更好把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没有源头就没有后来的水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精神的凝魂固本,让中国精神在润物无声中更广传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精神的本质
从对“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到,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指的是人类精神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及以此为据建立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在文化中,价值观念占据着核心位置,起着中轴作用,是文化精神的“根”与“魂”,“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2]。尽管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已经重视到了精神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历代领导人有过对诸如“革命精神”、“精神文明”、“民族精神”等概念的提炼和升华,但把中国精神作为一个确切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凝练,始于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此后,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进一步对中国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提炼注解,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4]。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精神,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质紧密相连的,是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语境下的,被当代中国人共同认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思想特质和价值取向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不同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法律规定、观念习俗、文化传统等,都会在有意无意的影响、渲染、塑造、熏陶之下,产生不同的主导或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借助法律、舆论、教育、宣传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灌输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文化传统、观念习俗、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传递不无关系。“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體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取值的价值标准。”[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息息相关,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关照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了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走向。
从内容上看,中国精神包含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公民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从这三个层面,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取向紧密关联在了一起。正是因为有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特质,才能创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才更有利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总结和逻辑升华,个人的精神存在与国家、社会密不可分,个人在不断摆正自己与国家、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逐渐动态形成和不断调整着自身的价值观念。个体的人会从自身立场出发并不断思考:国家对我有什么价值,我对国家有什么要求,从而形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向我提供了什么价值,我对社会有什么期待,从而形成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中,我应当怎样做,做些什么,从而形成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故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中国精神价值本质的抽象和凝练,也提炼与概括性表达了执政党对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准则;既反映了现实需要,又观照到了社会理想,既反映了社会愿望,又带领了国家前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前景。
从内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精神所含括的价值追求的提炼,也是价值规范的展现。它所提倡的24字价值理念实际上已经存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内,只是始终未被明确的加以提炼概括总结而已。伴随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不管是在国家、社会发展层面,还是个人生活、实践方面,都已受到价值观多元所带来的不便影响,对高尚价值观的呼唤与期待也随之产生。从提出逻辑和价值本源上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给中国社会主义的诸项实践提供价值导向,首先应当被归为价值目标范畴。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主体行为具有导向性作用,为个人、社会和国家提供了一套价值规范。在引导主体行为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提供出一套价值标准和衡量准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个人的社会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规范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和公民个人的言行。因此,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价值追求与价值规范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二)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共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价值导引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价值凝聚、价值激励、价值支撑的作用,这与中国精神所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核心价值观的推行,需要社会大众的接纳与认可,在这个接纳与认可的过程中,无论是组织、群体还是社会,都因为共同的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被黏合在一起。不同共同体成员在保持其个人独有的价值观前提下,将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相容并达到能够维持共同体凝聚力的一致;而共同体中所存在的这种能让成员产生一致感的核心价值观,又反过来将其成员连接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团结氛围,使大家在共同目标与追求下,形成价值共识。[6]
但与中国精神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价值取向、价值认同与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为大众在社会行为时提供软性社会约束,这种软约束,又进一步促成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是对中国精神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补充和强化。首先,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与个人确立了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一方面提供了人在社会活动中要做什么、认识什么的理想和目标,进而通过价值选择标准的指导,为人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树立一个价值评判标准和评判尺度,让人能够判断出事物、行为是否具备了价值意义,从而确定行动方向,明确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从社会层面来说,通过核心价值的影响,不仅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树立了社会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也为社会成员个体提供价值参考,从而指导和制约个人的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向。
其次,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套价值规范,从而规定和约束着社会行为、协调着社会关系。个人在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在社会活动中以此为尺度,评定善恶与优劣,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以此来规范和调节个体行为及活动方式;而社会也通过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价值规则,将个人的活动纳入标准、合规的行为模式之中,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防止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社会之间冲突的产生,为人的社会行为提供框架与秩序。
与侧重于强调民族风俗习惯、道德标准、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精神不同,实现“中国梦”语境下的中国精神,更加侧重于对国家制度、发展道路等方面的政治认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正是引导公民将文化认同上升到政治认同,将关注点从历史合理性转移到现实优越性的最好黏合剂。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本源,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实践相契合,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融入其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进展,并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较以往各种社会中所存在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历史进步性、内容全面性和实践前沿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的培育与践行,不但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中国精神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同时也将着眼点放在关照每个个体人精神风貌的提升、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个体行为的选择之上,把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细化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步步阶段性实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引领人,为达成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而奋斗。
二、中国精神是助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和凝聚共识助力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核心所在,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与活动,起着引导和定向的重要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精神纽带和道德约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认同基础。而一个民族要生存与发展,其民族精神就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主题,紧随时代潮流。时代精神就是这种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大众顺应时代主题、面对时代挑戰而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识。时代精神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时代主题、时代内涵。中国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体现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中国大多数国民共同的意志与精神追求,引领着时代发展趋势。以时代精神反应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共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助力。
(一)爱国主义是精神纽带也是道德约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7]“爱国”这一价值观,源自人类社会化生活方式的产生,是人类群体生活进入到国家形式后,就普遍被认同的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起源更多依赖于血缘关系的天然联结,因此中国的社会观念也是以宗族关系作为发端。在传统的宗法价值体系下,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最重要的政治特质,使得国家道德被烙刻上了深厚的家族伦理印记。在传统中国社会,这种由宗族之爱扩展成的国家之爱,成为现代爱国观念的发端,并始终渗透在国人的价值观最深层。
爱国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而“爱国主义”则一直到20世纪初才传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爱国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由现实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受到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的制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不同阶级视域中,呈现不同的内容。列宁将爱国主义定义为“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及其深厚的感情”[8],这种情感基础,是一种长期以来积累并存在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社会文化。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更多的就是基于这种自发情感,随着历史背景的不同,其中包含了保卫祖国、保卫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等不同的内涵。中华民族之所以经历若干西方侵略而不亡,正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怀有这种自发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结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旋律,使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危亡的祖国而艰难探索、奋斗牺牲。但是,作为情感形态的爱国主义,是易改变不稳定的,这种自发性的情感需要被升华为有共识基础的道德情感,继而才能转化为社会道德规范。
可以说,尽管中国历史上爱国或者爱国主义的传统由来已久,但这种升华后的更高更稳定形态的爱国主义,却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毛泽东从中国近代百年爱国救亡斗争的伟大实践出发,将爱国主义的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9]。这种历史观与国际观视野下的爱国主义定义,为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主义发展成为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理论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尤其是到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继承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爱国主义基本内涵的论述,除了继续提倡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相结合之外,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10],爱国就是要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邓小平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进行了统一,用社会主义赋予了爱国主义升华的社会理想和崭新的时代内容,既坚持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又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传统爱国主义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实现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列为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与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这种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更富有稳定性和包容性,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1990年5月,江泽民围绕“爱国主义与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这一主题,指出在“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和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11],并于1994年下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正式从政策角度明确指出了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将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详加论述。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被升华为促进历史发展、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加以表述。[12]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进一步被提升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精髓的高度,将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干,上升到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支柱的高度对待。
随着爱国主义时代内涵在中国的不断丰富可以看到,爱国主义初始于一种感性而具体的对国家忠诚与挚爱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行为。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其赋予了对现存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热爱的内涵。“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13],“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4]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爱国主义始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凝聚民族情感的内生力量。这种认同感,使得社会个体主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关联。而在执政党的引导下,又实现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统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
当前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爱国主义,既有对历代爱国主义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又融入了顺应社会生活需要而形成的新的道德要求,具备了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和道德感召能力。同时,习近平也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16]传统爱国主义的确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程度上激发社会积极性并对国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阶级局限和利害冲突,这种感召作用往往是有限而无法持续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种将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使得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感召力和调动社会能力更加广泛而持久。
对于社会公民而言,爱国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心理和政治意识,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道德义务和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整意义上的剥削阶级和阶级对抗已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作为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与每个社会成员利益直接相连。自发自觉地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尽所能地为国家独立完整与繁荣兴盛贡献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主义价值观的道德约束。同时,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又将爱国主义价值观赋予了政治、法律义务的色彩,要求公民将关心国家安全、保护国家荣誉、维护祖国统一作为公民法律义务,成为公民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这种政治、法律上的硬性约束与道德约束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为政治原则,爱国主义用法律形式和硬性强制力,保障和推行着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扩大着爱国主义的道德影响;而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同样借助舆论力量,动员社会成员遵从国家法律,补充和促进了爱国主义政治原则的推行与实施。
(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凝聚共识的重要助力
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背景下大众顺应时代主题、面对时代挑战而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它包含了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是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价值追求而表现出的气质、品格和风貌的综合体。可以说,时代精神是比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以及精神文明更深更抽象的范畴,它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冲突与对立,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明成果。在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内涵包含了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是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价值追求而表现出的气质、品格和风貌的综合体。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7]在不同的时代中,时代精神随着时代主题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培育和形成了以适应革命时代主题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代主题推动下,用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彰显了自力更生、实事求是、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注入了精神引擎。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几代国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与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中,将这种奋勇拼搏、建功立业的干劲转化为全体国人所坚守的精神追求与行为遵循。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对传承已久民族精神精髓的承继,又随着历史的发展,注入了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时代使命,成为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时代精神之所以是时代主题的集中体现,是因为只有那些“左右时代一切人”的最普遍、最本质的问题,才能够成为时代的关注对象从而引领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左右时代一切人的最普遍、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时代发展决定了时代精神的更替,时代精神影响着整个社会价值判断、人们的内心信念和集体意识,如果说这是时代发展与时代精神间的第一层逻辑关系的话,那么时代精神对时代发展的能动作用,则是二者关系的更深层次逻辑递进。无论在何时,时代发展的規律始终蕴含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下,若想在这繁乱的社会现象中洞悉时代发展的方向、动力、目的以及归宿,就必须通过严谨科学的观照与提炼,找到时代精神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既是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又需要比其他时代精神的构成要素更为重要,要对整个时代精神起到统领、引导与辐射的作用。习近平指出:“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18],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人当代精神追求与思想特征最突出的标志,是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内涵包括改革与创新两个方面。所谓改革,既为破,也有立,一方面破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方法、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趋势、社会潮流发展方向,建立起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维方法、生产方式、体制机制。换句话讲,就是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以思维、体制、方法的变革,建立起一整套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改革、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社会的变革、发展与超越。
所谓创新,意味着要打破以往习惯性的认知和做法,从技术、理念、制度三个层面做到解放思想、勇于突破,通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手段,灵活转变解决问题理念,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与制度桎梏,推进制度创新。自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始,社会主义中国便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四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把改革开放视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不断强调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将其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相关联,“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领导和推动着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迈进新阶段。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观点明确地指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9]
在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引下,经过40多年的不断培育、凝练和内化,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融入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共识。中国人民的特质与禀赋,影响和形成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既是绵延千年历史的积淀,也是与时俱进时代的传承。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在时代精神引领下解放思想、团结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谐共享、公平正义、开放竞争等价值理念,同为适应时代发展而新产生的中国梦精神、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创业思想等新时代精神,动态丰富、发展与扩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改革共识、增进社会成员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助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精神的凝魂固本
中国精神并非是简单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的凝练概括,除了文化认同,其中更多包含了对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因素。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着眼点还是要落到对国民精神完善与精神提升上来,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必须通过某种“有形的抓手”,才能显现一定的实践形式,具备实践功能。有研究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向社会全体成员作出的关于社会全面进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良好国家、美好社会、完善个人的政治承诺。[20]要实现这种用价值观念形态表征出的意识形态政治承诺,亦需要一个“有形的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奉行,这同样也对中国精神的培育与践行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任务。“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1]这种内化——外化的过程,是我们在实践中应关注的重点。
所谓“内化”,就是要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里的“文”并非广义的大文化,而是对价值观形成具有促进、引导、良性互动作用的优秀文化,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涵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有传承千年的精神继承,又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以“文”为基础,让大众自发地接受与认可,自内心有所触动和感悟,从而转化为实践的行为与准则,以达到对心灵的滋养、熏陶和锻炼。“化”不可以一味的灌输强塞,而是要以“润物细物无声”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逐渐渗透。所谓“外化”,就是要“知行合一”,既要讲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植于民众的生活沃土,融入民众生活,做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让民众在生活场景中感知到、领悟到,又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22]
(一)教育引导是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非是出自个人的认知成长,而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抽象,结合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和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演进历史与现状,由执政党所提出的科学的、发展的、可实践的思想价值观念。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超出个人认知范畴,因此仅靠个体受众的自我认知,必然无法接受、传播并践行这套价值理念。这就需要执政党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对受众进行价值观教育、传播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引导的重要形式。
“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23],从社会层面看,教育引导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用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稳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升个人对国家的热爱、对集体的认同,将个人思想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同时提高社会和集体对个体价值的认同;协调各类社会关系,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从个体层面看,教育引导要通过思想教育,把增进个体幸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社会个体形成通过遵守道德来获得个人幸福、通过实现价值来获得个人幸福,要引导个体对什么事真正的人生幸福有所认识,对个体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进行引导,最终把个体的思想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之上。
(二)舆论宣传是手段
与“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舆论宣传更具有受众普遍性、广泛性、通俗性和亲和力,更易被受众所接受。要使人民大众普遍接受、理解与掌握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共识,既要做好宣传内容,又要重视宣传媒介。从宣传内容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宣传,要唱响主旋律,宣传正能量,开展正向引导,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中融入和渗透正确价值导向,在潜移默化间完成对政治觉悟和道德意识的提升。从宣传手段上看,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优势,既要利用好广播、报纸、书记、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也好充分利用数字、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为受众提供多重选择机会,使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以自己认同的方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熏陶是重点
如果说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被动灌输的话,那么文化熏陶与实践养成,则是将重点着眼于受众体,通过受众的主动、自觉认知,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与践行。习近平所指出的文化熏陶,深刻地体现在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之中。对文化熏陶的理解和把握,包含“用文化进行熏陶”和“用文化的方式进行熏陶”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层面的理解,一个是方法层面的解读。“用文化进行熏陶”,是因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24]。文化熏陶通过“以文化人”的方式,借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种文化形态,展现人们在追求理想信念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理念。“用文化的方式进行熏陶”,关键在于“化”。“化”既是方法,也是手段,既注重人文教育,也重视精神提升;既坚持潜移默化,也强调润物无声。教化教育不同于硬性的法律制度刚性约束,是要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渐的、长期地、隐形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近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鉴别并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四)实践养成是关键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5]习近平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家教与百姓生活、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道德教化方式就是家风家教建设。家风家教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道德启蒙、品行养成的最自然、最有效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第一步。
家风家教建设对社会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化作用和强化意义。中国传统道德的伦理性,决定了家风家教在社会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精神文明的起点,尽管家风家教无法做到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但这种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初期的教育,对滋养和涵育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至关重要。家风民风国风是层层相扣、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只有以家风家教作为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地形成被广大人民所认可、接受并遵循的社会风尚,才能转化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基础。
(五)制度体系是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从理念理想变成现实实践,必然要有制度层面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和价值保障。制度建设同样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和执行保证。离开了制度,价值理念就只能停留在观念层面,无法转化成现实力量。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想要使一种价值观成为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必须借助政治力量来推行;想要使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变成大众所普遍接受的信念和准则,必须有政治力量的制度化执行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只有形成制度体系并不断扩大制度执行的覆盖面,才能使制度成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实生活的桥梁与媒介。
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千年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具备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7]“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8],“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29]。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唯有真正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坚持弘扬中国精神,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滋养、价值灌溉和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4][2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89,296-298,111.
[2][5][21][22][23][2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5,112,108,109,108,109-110.
[3][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4,168.
[6] 吴向东.论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J].哲学研究,2008,(05):22-28.
[7]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4.
[8]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9]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11][12]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13][18][28]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4][15][16] 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19][2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0] 郑永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中国精神的三重意义[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01):74-79.
[2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
[29] 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责任编辑:孟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