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程
货币理论有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货币?为什么使用货币?1[英]哈里斯:《货币理论》,梁小民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第1页。对此问题的解答,派生出货币的中性或非中性之争。虽然西方货币理论发展至今都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结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对货币性质的理解是判断一个经济学家乃至某个经济学派重要的风向标。“中性货币”论又被称为“货币数量论”,它从实体部门的生产出发,实际领域由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实物量决定实际变量,而货币领域仅体现为表现实物量值货币价格的名义变量,这就预设了实体部门与货币部门的分离,因此,货币数量的变动对生产结构不起实质性影响,只是同比例地影响价格的一般水平;“非中性货币”论将各种经济因素视为一个整体,货币部门与真实部门不能剥离,它派生出两种解决商业周期问题的办法,一种通过外在的方式注入货币,帮助经济运行恢复均衡,另一种则是通过生产结构的优化,以内生动力的方式使货币的变动与生产方向矢量的改变保持一致,从而推进经济体不断达致更高层面的均衡。
哈耶克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我们对其货币理论性质的辨析,不能简单地视为一段经济思想史上的公案,而是一个事关奥地利经济学派以何种方式切中商业周期,以及以何种方式解决商业周期的重要理论问题。为此,本文全面梳理了哈耶克货币理论生成和发展的逻辑理路,提出其货币理论的实质是非中性的内生货币论,以求教于方家。
国内外学界对哈耶克货币理论的理解,主要基于其早期的一本小册子《价格与生产》。这本小册子是哈耶克在1931年伦敦经济学院四场学术报告的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货币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指出人为控制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有不少学者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解读为“中性货币”论,这类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货币没有内在价值,货币的功能仅为交易媒介。这类观点主要从哈耶克对魏克赛尔均衡货币理论的继承关系进行解释,认为早期的哈耶克承袭了魏克赛尔的货币均衡理论,虽然他们有时也提到易货经济,但实际上把货币中性化作为货币均衡的同义词。1H. Visser, De Economist, vol. 119, no. 4, 1971, pp. 393-439.英国著名传记学家韦普肖特在《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中谈到:哈耶克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经济最有效运作的关键是让货币保持中立。2[美]韦普肖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60~63页。更有学者提出,“中性货币”论正是由哈耶克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即今天主流教科书的“货币面纱论”。3王璐、李亚:《货币理论争论中的基本问题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其二,虽然货币在现实中不是中性的,但中性货币应作为一种范导性原则指导货币政策,即所谓的“哈耶克中性”货币论。维尔特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哈耶克的‘中性货币’的观点首先可理解为理论上的理想,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可能的货币政策指导。”4[德]维尔特:《价格与政策——哈耶克的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黄冰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19页。Anthony 等人则认为,哈耶克的货币理论是早期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代表人物Rothbard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数量论的中间主义者,他开创了所谓的“哈耶克中性”。1A. M. Carilli, G. Dempster and J. Rory Roha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 vol. 7, no. 3, 2004, pp.29-44.而美国传记学家艾伯斯坦在其所著的《哈耶克传》中引用了希克斯的一段回忆来证明这种观点:“哈耶克加入我们的行列时,为这个学说加入了一个重要限制——为了使这个机制能够平稳地运行,(不知怎么做到的)货币必须保持‘中立’。”2[美]艾伯斯坦:《哈耶克传》,秋风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76页。
其三,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基于“哈耶克中性”建立起来。基于货币中性和自然利率的理论假设,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中提出了著名的“哈耶克三角”理论,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周期理论。3韦森:《重读哈耶克》,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83页。还有学者认为,哈耶克的“反危机”方案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推行“中性货币”,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保持货币的中立性,让市场机制在不受货币干扰下正常工作。4冯兴元:《从哈耶克商业周期论看全球金融危机》,《学术界》2015年第1期。然而,上述观点并未获得奥地利学派内部学者的一致认同。熊彼特是哈耶克细心的读者,他在分析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时注意到,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实际是非中性货币论,其理由是货币因素与其所导致的经济运行的一系列复杂现象都具有因果关系,并对经济理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这种性质就连早年的哈耶克自己都没有认识到。5O’Driscoll, G. P. and D. Rasmussen, 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vol. 25, no. 3, 2012, pp. 255-262.Klausinger在近期重新编辑了哈耶克在1930年前后关于二次通货紧缩的论文集后提出,哈耶克实际上并未使用“中性货币”理论框架来阐述其有关商业周期的政策与建议。6[意]安东尼奥·马柳洛:《哈耶克和1929年大萧条:他的思想真的改变了吗?》,戴建兵、习永凯等译,《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Komrska也认为,哈耶克一生的货币理论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其早年的政策主张并不能代表他就是“中性货币”论者。7M. Komrska and M. Hudík, 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vol. 29, no. 1, 2016, pp. 85-92.对于哈耶克的货币理论的解读,不能仅从实证角度分析,而是应根据问题域的转换考察。
为了澄清疑惑,笔者系统地梳理了自米塞斯以来奥地利学派权威学者关于货币理论的论著,发现他们确实都对“中性货币”论予以拒斥。
其一,作为哈耶克的导师,米塞斯始终是“中性货币”论的反对者,哈耶克不会在这个核心问题上与导师发生对立,换言之,所谓的“米塞斯——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不可能在核心问题对立的基础上构建。首先,米塞斯的第一部著作《货币与信用理论》(1912)正是为了反驳当时形形色色的货币数量论而撰写,尤其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费雪货币数量论。米塞斯这样批驳:“在他看来,‘数量论’是货币价值理论所特有的;但在实际上,他将这个理论与其他经济财货的价值理论彻底地对立起来”8L. V. Mises,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 rev.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p. 144.。其次,在《人的行动》(1949)第十七章开篇,米塞斯指出:各种货币理论的错误,“其中首屈一指的是所谓‘货币的中立性’这一虚无观念。”米塞斯特意为这句话加了一个脚注,指出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中,对于批判这个妄想的历史用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奥]米塞斯:《人的行动》,余晖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13年,第419页。可见,米塞斯认真阅读过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并认为其理论核心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洞见。随后,米塞斯强调:“‘中立货币’这个观念的矛盾,不亚于‘购买力稳定的货币’这个观念。货币,如果其本身不具推动力,就不算是完全的货币,甚至根本就不是货币。”而货币政策如果是为了实现中性货币,是一种普遍的谬见。2[奥]米塞斯:《人的行动》,余晖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13年,第438页。最后,米塞斯在其晚年的回忆录中表示:“无论是门格尔还是庞巴维克,都隐含地假设货币是中性的。他们发展了直接交换理论,同时认定,无需引入无货币市场交换这个虚无的概念,即可解决所有经济理论问题。现在,由于我提出了货币无法保持中性的理论,上述学说已经站不住脚了”。3[奥]米塞斯:《米塞斯回忆录》,黄华侨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69页。
其二,即便不考虑与米塞斯的关系,哈耶克本人对“中性货币”并不认同。首先,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第二版(1935)序言中专门就货币问题进行了说明,目的在于澄清第一版中人们对其货币理论的误解,“由于对它的认识不够,曾经引起了特别严重的错误。把这个论证同货币理论本体结合起来,是一个尚待着手进行的任务……就货币理论(有别于资本的纯理论)而论,在我曾试图作出一个特殊论点的那个范围内,密塞斯教授的著作远比维克塞尔的著作更能提供一个理论的轮廓”。4[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页。可见,哈耶克《价格与生产》中关于货币问题的论述,其基本点仍是米塞斯所提供的货币理论基础。其次,在《价格与生产》第二版的篇末,哈耶克专门补充了关于“中性货币”概念的附录。在解释为什么要使用“中性货币”时,他说:“我无意在此过分涉及这一概念所引起的异常困难的理论问题。然而在近来对这一概念的讨论中,有一点被弄得概念模糊,似有必要对它加以澄清。人们常常假定,中性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用于货币政策的实际问题准则。但是情况却不一定如此,肯定地说,这个概念原来并不是为了达到那个目的的……中性货币这一名词当然仅是指出一个问题,而并不代表一种解决。”5[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3~104页。通过对整个附录的分析,哈耶克要表述的要义是中性货币这个准则和现实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他的结论是,中性货币是不存在的,而且中性货币也并非唯一的货币准则。由此可见,哈耶克认为,货币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和理想观念中都应是非中性的。
其三,通过研究当代重要的奥地利学派学者的文献可以发现,他们对所谓的“中性货币”论均表现出拒斥的态度。比如,德索托在新近出版的《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2016)一书中,对哈耶克货币理论进行了解读,他不但只字未提“中性货币”,而且用一章的篇幅论证了哈耶克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进而指出,如果仅仅从货币变动的角度来理解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是一种十分粗浅的认知,是所谓那种科学的、极端经验主义方法论支持的方法,这种方法缺乏资本的时间理论。1[西]德索托:《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下),秦传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66页。又如,当代奥地利学派掌门人柯兹纳在分析米塞斯所作出的贡献时认为:“米塞斯坚决拒绝‘中性货币’思想。直接体现这一点的是米塞斯对被人们称为‘奥地利(有时也被称为‘米塞斯——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所做的开创性工作。”2[美]柯兹纳:《米塞斯评传》,朱海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24页。并且,“米塞斯不仅批评任何货币事实上都是‘中性的’这一思想,他也抨击‘中性货币是可取的’观念”。3[美]柯兹纳:《米塞斯评传》,朱海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20页。再如,美国学者克莱因在分析哈耶克自发秩序原理时注意到,哈耶克习惯用希腊词“cosmos”来表达自发秩序这个概念,尤其在解释cosmos这个单词的时候,哈耶克举出的例子包括了作为整体的市场体系、货币、习惯法甚至是语言。4[美]克莱因:《资本家与企业家》,谷兴志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4页。这就暗示了哈耶克将货币视为整个市场经济组成和内生出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其四,除了上述奥地利学者的态度,作为哈耶克学术上的宿敌,凯恩斯早年对哈耶克的评价可以侧面佐证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并非“中性货币”论。1929年,哈耶克赠送给凯恩斯他的任教资格论文《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凯恩斯在复信中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并在《货币论》(1930)中两次提到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有积极的启发作用。而凯恩斯的《货币论》是通向《通论》(1936)的重要学术阶段,虽然《货币论》的学术原理还没有冲破货币数量论的教条,但已经明显表现出对传统货币理论的突破意图,因此,凯恩斯对哈耶克的评价恰好说明哈耶克的货币理论不可能倒退回中性货币思想。1976年,哈耶克回忆当年与凯恩斯论战时,写过一本小册子《货币的选择:结束通货膨胀之路》(1976),对这位与其论战一生的宿敌在货币理论方面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我总觉得凯恩斯爵士是个新的约翰·劳,像他一样,凯恩斯是一位对货币理论做出诸多真正贡献的金融天才。”5F. A. Hayek, Choice in Currency: A Way to Stop Inflation, London: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1976, p. 23.这些细节表明,二者在货币性质的理解上应当是趋于一致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诸多学者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理解为“中性货币”论呢?笔者以为,在哈耶克的经济思想中,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是不同的,遗憾的是,这些学者在研究中忽略了这一点。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在于:研究的起点表现为一切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的症结或焦点之所在,而叙述的起点则是使读者易于理解有待叙述的全部内容。哈耶克晚年在他最后一部经济学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1976)中,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他明确指出“‘中立货币’是虚构的”。6[奥]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99页。为了澄清人们对《价格与生产》中关于货币性质的误解,哈耶克做了专门的解释:“这是一个纯属虚构的图景,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尽管我本人在谈到通货的时候也说‘中立货币’(我后来才发现,我是无意之中借鉴了威克塞尔的说法),但我的用意是以此描述这种几乎被普遍作为各种理论分析之基本上属于假设的现象,……我从来没有将其视为一种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而实现的模式。我很早以前就得出结论:没有一种现实世界的货币具有这个意义上的中立性。”1[奥]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一旦我们把这两种方法区分开来,就会发现,“中性货币”既不是哈耶克货币理论的研究起点,更不是其整体经济思想的研究起点,而只是他在《价格与生产》中的叙述起点;如果将这个叙述起点直接定义为其货币思想的核心,则会导致从根本上误读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那么,哈耶克的研究起点和总问题究竟是什么?其实,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中已经数次提及,那就是“生产的方法”,从这个起点开始,研究商业周期的规律、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法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哈耶克货币理论的辨明,必须置于这个研究起点和总问题之下。
为了厘清这条思路,揭开“谜团”般的哈耶克的货币理论,须把他主要的经济学论著作为一个逻辑整体来理解,这些著作是哈耶克“因困而学”的典型范例,具有阶梯式的理论逻辑结构。
哈耶克涉足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奥地利在战败后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一战后的奥地利极其贫穷,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已然崩溃,这让哈耶克关注到了货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而其最初对于货币理论的探讨缘起于192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价格的跨时均衡体系与货币价值的变动》的论文,该文获得了罗宾斯与希克斯的正面评价,此时的哈耶克仍是金本位的拥护者。其第一部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则是《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1928),这是他在纽约大学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的,他最初的研究课题是货币的运行与人为稳定其购买力之间能否相容,在这部著作中,他主要是从利率与储蓄的关系来论证商业周期,在哈耶克看来,利率在生产过程和资本配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利率变化不仅影响总投资规模,而且影响投资的类型,因此,利率调整了消费和投资这两种经济活动间的跨时均衡。2F. A. Hayek, Intertemporal Price Equilibrium and Movement in the Value of Money, in Roy McCloughry (ed.), Money,Capital and Fluctuations: Early Essay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pp. 71-117.商业周期的原因在于人为操控的利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储蓄,从而导致了生产的结构性失调。
他随后发现,用利率和价格理论来理解货币问题没有实质意义,重要的问题在于,从市场的引导功能出发重新解释货币的作用,这让他发现了货币需求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差异,从而生产结构影响研究,尤其是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的商品分级思想和第二代学术领袖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理论,给了他重要的灵感启发。因此,《价格与生产》的理论建构,实际是把米塞斯的货币理论和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理论相结合的结果,这部著作的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试图阐明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的生命周期不一致,二是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体系中某一点的货币数量变化如何影响并最终打破整体均衡的价格水平。”1F. A. Hayek, 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 New York: Sentry Press, 1933, p. 124.可见,此时的哈耶克已经告别了魏克赛尔的均衡货币思想,从而转向更为深入的生产结构领域的研究。
从《价格与生产》全书结构分析,哈耶克虽然以货币开篇,但并非就货币本身的价值来考察货币的本体性质,而是围绕生产结构,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探索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作用,进而解答生产结构如何受到货币的影响。因此,《价格与生产》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生产结构如何保持平稳的问题。
第一部分“阐明货币对物价影响的各种理论”主要批判以往主要货币理论的缺陷:“所有货币理论都试图阐明货币的“任何‘一般价值’”。2[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2页。哈耶克认为这是错误的根源,而正确的是“说明货币怎么样和在什么时候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并且在什么情况下才不对这些相对价值发生影响;或者用维克塞尔确切的语句来说,即相对于商品来说,货币在什么时候才保持中性。因此,构成货币影响生产的理论分析之出发点的,不是货币价值是否稳定,而是货币是否保持中性,并且,货币理论的第一目标应当是阐明货币在这一意义上可视作中性的那些条件”。3[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2页。这句话是引发学界对哈耶克货币理论误解的“结节”,从字面的意思看,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哈耶克在批评以往货币理论的同时,认为货币应当保持中性,从而建立起商业周期理论。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哈耶克在开篇将中性货币作为条件假设,是为了简化对后续生产结构的分析,而最终的结论恰恰证明的是条件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货币也不可能保持中性,因此,货币的变动会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
从第二部分“消费者货物的生产与生产者货物的生产之间的均衡条件”整体思路来看,哈耶克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把理论的支点放在消费者的主观需求之上,理论构建分为三个步骤:(1)把货币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研究生产结构,然而,这种研究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条件假设。“现在我只限于考虑在生产者货物的生产和消费者货物的生产之间得以建立均衡的那些条件,以及这种均衡和货币流通的关系。”4[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6页。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哈耶克三角”,阐明“现代的所谓‘资本化’生产体系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有很大一部分可用的原始生产资料,被使用来生产比较长远的将来的消费者货物,而不是用来满足目前的需求”。5[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7页。正因为人类的生产结构是迂回的形式的,才会不断地在更高层面达成均衡。(2)将货币引入迂回生产结构,“我们可以设想,货币移动的方向则与之相反,即货币的支付首先是为了购买消费者货物,然后货币自下而上地移动,经过数次不同的中间流转,被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作为他们的收入,而他们又转而用它来购买消费者货物”,1[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2页。这就是所谓的“倒哈耶克三角”。(3)哈耶克考察了由消费者偏好变化发生的货币数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虽然会经历短暂的拨动,但最终达到自发平衡。由消费者偏好变化引发的生产结构矢量的调整会带来两个显著的影响,a储蓄增加,b消费品价格下降。a又会引起资本供给的增加,进而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原始生产资料和中间品需求的增加,这将导致生产要素和中间品价格上涨,中间品部门利润上升;b带来的影响是消费品部门利润的下降。这样一来,一方面中间品部门利润上升,中间品部门生产扩张,对原始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消费品部门利润下降,消费品生产收缩,对原始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将减少,生产资料从消费品部门向中间品部门转移,迂回生产的长度加深,资本供给增加,这将导致边际生产力下降,进而引发中间品价格下降,同时,资本品的完成会增加消费品的生产,促使消费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经济体在更高层面达致均衡。
第三部分“物价机构在信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哈耶克分析了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人为注入货币的恶果,因资本的异质性与生产结构的迂回性,注入的货币不但不能够精准地流向急需货币的领域,反而会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由此,哈耶克强烈地批评了信贷机构在经济运行中的不良作用,并认为信用扩张是引发危机的原因。(1)货币通过生产端注入,导致利率下降,资本品生产的扩张造成原始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原始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迂回生产长度加深,生产资料发生转移,消费品供给开始减少,资金转移至消费者手中。这样一来,消费品价格上升,但消费者的偏好没有发生改变,消费品部门利润的增加会使生产资料回流至消费品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新的资金不断注入会带来经济体生产结构的暂时稳定,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迂回生产程度将会缩短,大量生产资料闲置,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从而引发经济危机。(2)货币通过消费端注入,导致消费品需求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近端消费品部门利润因此上升,市场对消费品部门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非专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资料向近端消费品部门转移,远端生产停滞,迂回生产长度缩短,大量生产资料闲置,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从而引发经济危机。(3)在第三章附录中,哈耶克再次强调说明了他的研究目的是把“生产的方法这个总问题的研究作为它的主要任务”,2[奥]哈耶克:《物价与生产》,滕维藻、朱宗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84页。在这个总问题下,研究货币与生产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此辨明货币的性质,从而区别于那些单纯研究货币和资本概念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晚期撰写了《关于李嘉图效应的三点说明》(1969),对《价格与生产》中涉及的货币问题又进行了一次补充解释,他用胶水倒入容器的情形类比人为注入货币的后果,“胶水趋向于扩散至容器的整个平面底部。但是倒入的胶水只流向一个点,因此就会形成一个凸点,倒入的胶水由此缓慢向周围扩散,”1[奥]哈耶克:《关于李嘉图效应的三点说明》,《哈耶克文选》,冯克利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49页。因此,这种扩散效应影响这个系统可能会是一段长久的时间,即便停止注入货币,扩散效应仍会持续,直至趋向于恢复与最初状态相类似的状态,但造成的后果却是繁荣期用来生产资本密集型设备的要素被荒废。2[奥]哈耶克:《关于李嘉图效应的三点说明》,《哈耶克文选》,冯克利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0页。
第四部分“赞成与反对‘弹性’通货的缘由”,哈耶克明确提出,货币的变动会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当然,如果每次都能按照真实的需求精准地注入货币,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但哈耶克认为这是一个实际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里,哈耶克不但自己陷入了矛盾,也把读者对其货币理论的理解误导向了“中性货币”论。(1)货币对于生产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经济运行中不可剥离的因素,是非中性的;(2)货币量的任何变动都会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3)由于无法精准地注入货币,货币保持中性对于生产结构是最理想的;(4)在附录中,哈耶克又提出实际上的中性货币和任何中性货币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可见,在《价格与生产》这部著作中,哈耶克关于货币对生产结构影响的剖析是十分清晰的,但最后在解决问题之道上陷入了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
《价格与生产》并没能完全释清货币性质问题,反而让哈耶克陷入了困惑,也引发了凯恩斯强烈的批判,认为全书逻辑混乱,谬误百出,同时也引起了读者诸多误会。在此之后,哈耶克出版了三部主要的经济学著作:《货币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1937)、《利润、利息和投资》(1939)、《资本的纯理论》(1941)。遗憾的是,这三部著作不但没有取得学界的认同,他在与凯恩斯的论战中也败下阵来。
经过一段沉寂之后,哈耶克发现,单纯在经济学本身打转无法说清问题的实质,进而转向了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并于1944年出版了具有转折意义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1948年,哈耶克完成了《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的撰写,从而在哲学层面构建起独树一帜的方法论体系。在1960年出版的《自由宪章》第二十一章“货币政策框架”中,“中性货币”一词只字未提,哈耶克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必须通过预定目标而不是通过规定特定的行动措施限制货币政策”3[奥]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512页。。这表明,哈耶克已经认识到单纯的货币性质问题的讨论并不能解决平衡生产结构的问题,重要的在于明确研究目的,并以此作为构筑经济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此时的哈耶克已然告别了“中性货币”的阴影。
在此基础上,他于1976年完成了最后一部经济学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完整地提出了对货币理论的构想。从此以后,哈耶克基本退出了关于货币问题的论述。可见,在哈耶克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一条隐含的逻辑常被经济学界所忽视:经济学——哲学——经济学,即哈耶克通过在哲学方法论层面的构建,解决了他早年经济理论的矛盾与困惑,使其晚年的经济学思想有了质的提升,而贯穿在这条逻辑主线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和规律。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了竞争性货币的思路,实际就是解决如何使货币的变动能够符合生产结构的特征,从而不会引发经济危机,这正是他在《价格与生产》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这部著作也清晰地表明了哈耶克货币理论的非中性性质。经过哲学方法论的锤炼之后,《货币的非国家化》主要建立在三个理论支点上:一是米塞斯的货币思想(回溯定理);二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原理;三是柏林的自由观。其中,自生自发的秩序原理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沟通了米塞斯的货币论的技术向度,又连接着柏林自由观的价值判断,使哈耶克的货币理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构筑的技术基础是米塞斯的“回溯定理”。所谓“回溯定理”,简言之,是指货币的购买力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作为无数个单个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边际效用建立在货币“过去”的购买力上,在每个时刻,市场将为货币生产出一个新的市场价值,即货币新的购买力,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处在历史的“回溯”之中,这个过程最终的原点是货币昨天的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非货币需求(工业用途或消费)。因此,货币的产生并不是国家强制的结果,而是市场自发过程的产物。虽然哈耶克并没有在书中直接引用“回溯定理”,但是该书的第一章几乎都是对这一定理的解释与细化。
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哈耶克运用自发秩序原理系统地论证了货币的产生过程。(1)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事物,原本是自发秩序的产物,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政府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尤其在纸币出现之后,政府取得了比金属货币时代更为简便和隐蔽的融资方式,“在纸币(或其他代币券)——它们能够提供最好的和最糟糕的货币——被置于政治控制下之后,这种垄断就变成了一场无可救药的灾难。”1[奥]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30页。由于纸币的发行不再与贵重金属挂钩,滥发纸币成为政府剥削与欺诈的外衣。同时,货币的垄断也支撑着政府权力的运行。(2)至今以来所有的通货膨胀(经济周期)都是由于政府控制货币发行权所导致。哈耶克在此处区分了三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财政压力型、诱惑增长型和政治驱动型,这种通货膨胀的核心原因在于政府用超发货币的形式满足特殊集团的利益。(3)哈耶克提出了多元货币竞争机制的构想,并明确指出货币的非中立性质。哈耶克认为,货币的三个主要功能是交易媒介、计量单位和价值贮藏,按其构想,货币应当回归自由竞争的本质,如果由若干私人机构发行货币,那么权利与责任对等,经过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只有少数机构能够存活下来,由它们彼此独立地行使货币发行权,并可以在任何国家发行货币。这种竞争将提供一种自发的且有效率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货币的信誉,从而使货币的价值真正建立在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观需求上。这样一来,通货膨胀自然就可以避免。可见,成熟时期的哈耶克的货币思想,虽然仍具有乌托邦性质,但已经不再局限于在“真空”状态下探讨问题,而是重点思考在资本主义宏观政治架构下,通过改进和优化政治运作过程来促进货币政策系统的完善。
《货币的非国家化》在价值判断上深受以赛亚·柏林的影响。柏林和哈耶克是同时代的学者,柏林对于自由的思考影响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学科领域的价值判断。柏林把自由划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消极自由的核心指政府权力要有边界,政府权力不侵害私人权利,而积极自由的要义在于个人通过主体意志,通过积极地行动去获得更多的利益。哈耶克通过自发秩序原理,在经济学内部沟通了这两种自由。私人货币的发行,既体现了主体通过市场竞争行为主动获得利益与满足的价值观,公众根据货币购买力的不断变动的预期进行理性的选择的积极自由,又指明了政府经济行为的边界问题,从而使公众对货币选择的权利成为通往个人经济自由,达致经济繁荣的通道。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的构想,虽然使其货币理论最终完成了自洽,但这种乌托邦性质的色彩一直被学界诟病。哈耶克在晚年对此也予以承认。为此,他专门撰写了短文《货币的市场本位》(1986),对金融化时代转型背景下的货币问题提出了极富洞见的判断:随着金融手段的创新,支票、信用卡将成为企业和个人的主要支付手段,“对于当地的企业来说,铸币、钞票,甚至一些支票或信用卡等等这类地方性货币,仍然会被人们普遍地偏爱,”1[奥]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19页。这说明哈耶克已经准确地判断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进而影响生产结构和就业量变化的历史趋势,这也是非中性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
在其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致命的自负》(1988)中,哈耶克明确地用自发秩序理论解释货币:“就像道德、法律、语言以及生物有机体一样,货币制度也是自发秩序的产物——并且同样易于受到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影响。不过,在所有自发生长的形态中,货币制度的发展也是最不令人满意的。”2[奥]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由于已是风烛残年,哈耶克没有精力继续研究下去。
综上所述,关于哈耶克货币理论性质争论,可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辨明:
虽然哈耶克在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对货币性质的考察与“中性货币”论存在表面的“暧昧”关系,但他最终拒绝了任何形式的“中性货币”理论。哈耶克的研究目的是“生产的方法”和导致经济周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保持生产结构稳定、促进经济体不断繁荣的道路,而货币理论是基于这个研究目的派生出来的,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植根于市场动态的过程,即人类经济活动本身孕育了货币形式,货币是人类行动的产物而非人类设计的结果,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赋予了货币的购买力即货币价值,货币对于生产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哈耶克的货币理论是典型的非中性、内生货币理论。
既然如此,哈耶克对于商业周期的解决之道并非是局限于一种消极的自发平衡,拒绝使用任何政策性工具进行干预的层面。从1944年以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哈耶克对于公共政策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公共政策不是政府为了实现若干目标而制定规则的行为,而是不断优化政治运作过程,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市场竞争制度等行为,“ 主张自由实际上就是在集体行动中提倡遵守原则而反对实用思想。”1[奥]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04页。因此,解决商业周期的办法是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市场自身的机能得以恢复,从而在市场内部焕发出真正繁荣的动力。正因如此,哈耶克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是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论者和无政府主义者。
哈耶克与凯恩斯关于商业周期的论战,表面上体现为干预与非干预之争,但分歧的核心是在对货币如何起作用的方式问题上发生了对立。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凯恩斯是非中性货币的代表,哈耶克是中性货币的代表。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二者均赞同货币的非中性、内生性质,分歧的核心恰恰是处理矛盾的方法论的分野。凯恩斯以货币的非中性为出发点,将资本边际效率、工资理论和就业理论、以流动性偏好为主体的利息理论三者加以沟通,利用货币作为杠杆,撬动外在的政策工具,通过干预的方式治疗商业周期;而哈耶克则走了与之相反的内向型通道,即通过解决货币发行规则,回归货币的竞争性本质,达到平衡生产要素,稳定生产结构的目的。正如其所言:“利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实现最大化就业之目标,在根本上是一种亡命徒式的政策,只有这种人才会在瞬间的喘息中毫发无损地获得一切。”2F. A. Hayek, Profit, Interests and Investment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Fluctuations, Clifton, NJ:Augustus M. Kelley Publishers, 1939, p. 63.可见,二者的理论具有同根同源的性质,正如一棵大树上发出了两个枝杈,也正因如此,二者永远无法殊途同归。
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并无宏观与微观的划分,因此,哈耶克的货币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诸多经济学派。货币学派鼻祖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货币结构中出现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会对经济产生深远而预料不到的后果,”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62页。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是从货币学派分化而来,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和技术冲击等基本假设,通过引入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发展出以DSGE模型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1方福前:《近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2期。将微观生产因素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可见,虽然凯恩斯与哈耶克是学术上的宿敌,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已错综复杂地影响着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走向。
哈耶克货币理论对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有着奠基作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货币内生理论对电子货币的解释力更强,质言之,货币产生于经济系统内部投融资过程。美国学者麦金农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73)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其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在于通过对货币作用于经济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金融化时代完全竞争的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定时期的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即货币对于积累(投资)有‘导管’的功能”2[美]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2页。的阐释,明显具有哈耶克货币理论的基因。
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仍未跳出哈耶克与凯恩斯论战的核心范畴,因此,深入解读哈耶克货币理论,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与商业周期理论,对于当代中国产业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