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实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2021-04-14 20:03:09
理论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

吴 穹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现实指导和精神引领作用。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出现了更多的困顿,而信仰的多样性并没有使这些精神困顿有所缓和。那么,在信仰多元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仍然可以继续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解决人们精神生活的种种问题?

一、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变迁

马克思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作出人的发展“三形态”的经典论述,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自由个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已然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并且不断向着实现“自由个性”的目标努力前进。在这一阶段,个体的人形成了鲜明的独立性,且深陷于各种世俗事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信仰似乎成了一件距离人们越来越遥远的事情。只要能够处理好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信仰什么、有无信仰等并不是十分重要,信仰好像越来越成为与伟大人物有关的事情。暂且不提人们在信仰上的平等性,当今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种种困顿已经凸显信仰问题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序幕,伴随着物质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面临转变问题。陈旧的、落后的东西被抛弃了,崭新的、进步的东西却还没有建立。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中,人们遇到了如何安顿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难题。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许多人的精神生活出现了物化现象,用物的关系、等价交换的原则去衡量精神文化现象,通过疯狂的消费去追求心灵的充实。然而,物质财富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虚无与漂泊。有学者指出,“现代人的精神虚无状态可以概括为三个判断:一是喧嚣的孤独,二是熟悉的陌生,三是存在的虚空。人们越是在人群的喧嚣之中,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孤独;越是彼此熟悉,就越发感到心灵的陌生;越是实现对存在的占有,就会越发地感到内心的空虚”。〔1〕因此,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要使人们精神上有所归属,必须回归信仰问题上寻找解决之道。

信仰所表征的是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信仰主体对某个物象或某种主张、主义等的极度相信和自觉追求。人如果没有相信的能力,就容易出现精神上的病态,人们需要信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寻求精神生命的安定与坚守。在有限的、不确定的生命中,人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高大、深远的存在去安顿自己的生活,去化解生命中的各种问题,使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个坚强的依靠,信仰“为人的精神提供一种‘本体性安全’,为人的有限生命和现实活动提供着终极的精神归依和指引,灌注无限的归属感和意义感”。〔2〕总而言之,信仰使人的生命更加完整,更加丰盈。信仰不是游离于人的生活之外的彼岸性存在,而是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种文化形式中。人们创造、接受、理解文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塑造信仰的过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使人们的信仰之中包含多种成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从来没有一种信仰能够占据一个人全部的心灵世界。

在人类信仰史上,宗教信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使人类信仰摆脱了原始的简陋与蒙昧,逐渐发展出一套完备且深邃的信仰体系,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在谈及信仰时,还存在将信仰和宗教信仰两者相混淆的情况。随着中世纪漫长黑夜的结束,人类从阴暗沉重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运用自身的理性能力对世界、社会和人生作出新的解释。人类信仰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之中,神秘性和感召力有所减弱,更多地倾向于探讨和追求世俗观念。但信仰的世俗化并不是庸俗化,而是力图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塑造真实而崇高的信仰,显现强烈的理性化特点。在人类信仰世俗化和理性化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是人类信仰的历史跃迁。马克思主义坚持从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坚定地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最高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神论的信仰,它同虚幻的宗教信仰、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信仰有着本质区别,具有十分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和精神引领的作用。中国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形成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却积淀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信仰。然而,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信仰逐渐失去了现实的载体,也无法为革命提供精神支撑,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信仰来激励精神,于是出现了“五四”时期各种信仰的冲突与选择。正如毛泽东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众多信仰中脱颖而出,引起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他们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之中,推动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也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精神指引建立起来的政党。在整个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融入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之中,引导人们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化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行动,使中国革命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而革命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又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扩大化,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力量的助推下,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真切切地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信仰,其影响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革命胜利的喜悦和政治宣传的高亢极大地激发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非理性因素,尤其是过度的个人崇拜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丧失了自我批判的能力,出现了沦为狂热宗教式信仰的危机情况。当民众的狂热情绪退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自己政治信仰的普遍怀疑与反思,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遭遇了第一次危机。

面对民众的怀疑与焦虑情绪,中国共产党选择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以往犯过的错误,将历史的教训积极转化为建设的经验,理顺了民众的政治情绪,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政治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人们将更多的心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之中。20世纪90年代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的“失败”与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的繁荣形成强烈对比,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严重的冲击。然而,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下风的艰难环境中,一批投机主义者被淘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仍然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积极反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的教训,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总结得出了与时俱进的重要经验,最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又逐渐回到了理性、自觉的正确轨道上,信仰的坚定性也有所提高。不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理性回归的过程中,又遭遇更大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然而,此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热情几乎淹没了政治信仰的热诚。“金钱物质利益由原先个别人的原始冲动普遍化为社会性控制力,这一控制力又因为市场经济所难以避免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而日益扩张为最高的价值坐标和终极信仰。”〔3〕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关心理想、崇高、不朽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关注的焦点被吸引到金钱、物质、名利之上,这种马克思主义信仰边缘化的倾向比普遍的怀疑与焦虑更为严峻。为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边缘化危机,党中央陆续颁发了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引领性文件,号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系列举措从理论上、制度上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促使我国社会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更有效地被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如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向中国人民,也向世界各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不朽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回击了各种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回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中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所表现的强大国力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人更坚定地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未来中国充满了希望。

透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曲折历程,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信仰曾经从最初少数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一步步发展为人民大众的普遍信仰,在几代人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呈现了新气象,同时也面临新挑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就要求每个公民都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办法。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问题对我们的提示在于,我们能否以历史为依托,以现实为依据,从信仰客体和信仰主体本身挖掘一些东西,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人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安身立命根本的可能性。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重考量

马克思主义信仰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和信奉,并将其贯彻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需要我们对其作出更加细致、深刻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人实际生活状况的关联三重维度考量。

1.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谈起,尤其是它与其他信仰形式的本质区别。大多数的信仰形式总是人为地设定或者虚构某个信仰对象,却无法对其作出科学的论证,具有鲜明的非理性特点。这些信仰形式虽然也会有某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但是大都局限于个体的修身养性,个别信徒的实际行动也无法同改造世界的强大实践力量相比拟。总的来看,其他信仰在真理性和价值性上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一部分人可能会在这些信仰的指引下求得心灵的安宁,但从结果上看,这种安宁要么就是短暂的、表象性的,要么就是消极避世的。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具有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为当代人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靠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真理性在于,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找到了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钥匙,最终实现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理想指明了现实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真理性不仅在于它始终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无产阶级,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而使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价值理想不至于成为空想。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尊重并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实现无产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为最终价值目标。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科学真理使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有了现实的实践方向,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则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不断在革命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架起了贯通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始终立足于现实,又是对现实的不断超越,要求在实践中一步步消灭不合理的社会状况,改善人性中的缺陷。对于信仰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始终强调实践理想的重要性。不同于以往信仰形式的高高在上,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社会实践逐步靠近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信仰主体能够正确地认识理想和现实、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不断将主观愿望转化为客观行动,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使个体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为信仰主体提供一种简单的心灵寄托,而是让信仰主体不断确信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在崇高价值理想的指引下积极投身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寻找生命的真实感和满足感。

2.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内在关联性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文明,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充分滋养,这样一种信仰能够在东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显然不是依靠强制的灌输和生硬的移植。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足够的契合之处,在两者互融共生中成为当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信仰同中国文化传统最鲜明的一个关联,在于两者都对理想社会充满美好期待。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一社会理想始终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大同之路,其间经受的苦难没有熄灭先民心中的理想之火,反而锤炼了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中国文化传统包含的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盼在20世纪初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相遇时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之路,马克思主义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赋予大同的社会理想以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此之后,对美好的未来社会的期待更加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人的信仰之中,成为人们心灵的重要寄托,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的时代体现。

不仅如此,在通过社会行动追求理想社会、实现人类解放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一种更为深刻的内在关联。李泽厚先生曾指出,“真正的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中的文化心理结构”,〔4〕对于中国而言,这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基本特质就是“求现实生存、肯定世俗生活并服务于它的实用理性”。〔4〕这种实用理性传统使人们倾向于运用理性来判定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求诸宗教信仰、抽象思辨或者是某些非理性的狂热情感。马克思主义正是建立在理性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出通过革命实践推翻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在现实的运动中不断迈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品格极大程度地契合了中国实用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具体地体现为马克思主义能够为解决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困境提供切实的指导。在救亡图存的年代,人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发掘到阶级斗争的法宝,在建设改革的年代,人们又从马克思主义中领悟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真谛。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上彰显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使人们不是将其单纯地视作一种学说、主义,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去相信、去奉行。直到现在,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真正代表了大众的利益,是否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信仰实际存在于当代人的生活体验之中

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最终还是要落到信仰主体上来,具体地分析当代人的信仰状况。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信仰选择,群众可以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可以选择不信仰。但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会单凭一句“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能证明,也不是仅靠一句“我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能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若是一个人的信仰必然会在其思想观念乃至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而且,个人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必定会融入自己的理解,使其更契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纯粹理论形态。因此,回答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否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个问题,关键是找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人实际生活的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信仰,不在于它得出的某个具体观点或结论,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所谓“道在人伦日用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具体化为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则。比如,大力发展生产力、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等,这些观点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又如,人们都渴望实现自由、民主、公正、法治,而不愿在奉行权力至上、利己主义的社会中挣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实际上存在于当代人的生活体验之中,人们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以寻得心灵的安放之地。对于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信仰方式,我们必须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努力将其提升为更加坚定、明确、清醒的信仰状态,避免人们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中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辩证认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不可否认,当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怀疑、拒斥甚至冷漠现象。然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并不意味着上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三重考量的失效。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问题上,存在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在应然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成为人们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确保人们精神生活的健康、愉悦、积极向上,提升人的生命整体质量。在实然的层面上,现实中有诸多因素影响人们选择并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要求我们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进行更深刻的辩证认识,积极寻找弥合两者差距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正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的强劲对手。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和资本主义的强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不足、各领域马克思主义假信者盲信者的干扰以及党内的腐败问题等等。追根究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还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越来越多的人深陷物质欲望而无法自拔,沦为平庸而不自知。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不知不觉中销蚀着对崇高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实的物质利益面前似乎变得微不足道,其生存空间愈加窄小。回望历史,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资本的顽强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上对资本逐利的残酷进行无情揭露,而且要求通过革命实践彻底改变资本剥削压迫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始终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手是资本,毫不畏惧地同资本展开灵活斗争。当前,要摆脱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同样必须对市场经济保持更加清醒和敏锐的判断,不能一味迎合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危险的因素,要在丰盈的物质条件中抓紧精神批判的武器,在批判各种不合理的价值观念中捍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

第二,党的领导是巩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的强力支撑。面对市场经济对人们精神的侵蚀,我们可以从运用国家力量控制资本肆虐的角度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解决之道,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坚持探索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能否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发掘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力量?回首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迫切要求使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开始了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行动。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突破重重阻碍,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那么了解,甚至马克思、列宁姓甚名谁都一无所知,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直接地体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如今,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因为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而自觉地去信仰它。但是,依然有很多群众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有了真实的获得感,从而选择信仰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带领广大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就能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强力支撑,就是解决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有效途径。

第三,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具有层次性,不能一概而论。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加强党的领导的拉锯战之中,我们始终坚持引导更多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眼界和境界,有着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有着不同的现实事务和责任。所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然会存在多种形式和样态。立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的思想实际,不断充实、完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保持生命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社会各个领域、各项事业中谋求改革、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劳奋斗,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每个人都是在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中践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深植于内心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支撑自己的现实生命活动。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层次性意味着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之中找到了精神支柱,实际地形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信仰方式,这才是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正常状态,而不至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空中楼阁。■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 08:44:00
与信仰同行
黄河之声(2021年19期)2021-02-24 03:27:46
信仰之光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4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信仰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6
论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