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习参与度”对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1-04-14 13:07路晓丽郭再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参与度院校素养

路晓丽 郭再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转型期,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素养的提高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得到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研究对于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胡正明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体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创新创业教育对个人效能的影响上,回归教育本身的价值[1]。相对而言,以“学习参与度”为突破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较少。因此,立足“学习参与度”,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影响机制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探究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影响机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2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理论基础与概念内涵界定

2.1.1学生参与度理论 学生参与度(Student Engagement)通常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或者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以及学校为促进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而提供的支持与服务,是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核心概念[2]。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发展更是自主发展的过程;大学影响力理论则强调学生的成长受外在因素影响,强调高校环境、社会化互动、资源支持等因素对学生的作用。两类理论从不同视角阐述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机制,是学生参与度理论形成的基础。国外学者关于学生参与度核心特点的研究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指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指学习参与度受到教育教学环境、服务、支持的影响。学生参与度已逐渐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理念的发展,国内学者对学习参与度的关注增多。赵晓阳等学者开展学生参与对学生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朱红等学者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刘彩生等学者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3]。

2.1.2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清华大学马永斌引入“大学—企业—政府”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出“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平台、师资力量、体系支撑、效果评估”创新创业教育模型[4]。潘懋元和朱乐平从教育发展、文化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教育[5]。孙荣敏认为,高校应构建以实践为导向、差异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导向由“知识灌输”转向“文化建构”,教育形态由“情景”创设转向“实战”指导,教育理念由重“技能”培育向重“精神”塑造转变,教育主体由学校“一维导向”向校、政、企“多元合作”转变[6]。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政府政策、产教融合、学校教育等维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通过学生“学习参与度”作用于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2.1.3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全球信息化和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下,各国普遍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纷纷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和人才培养标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表现为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六大素养。樊丽明开展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包含知识、能力和思维三个维度,认为需要从课程体系改造、教学方法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环境支撑四个方面加以完善[7]。成希、张放平提出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态度、技能三个维度,含有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六项具体内容[8]。袁泉、文智强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新思维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9]。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包括以下特点:一是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层次性,基础阶段以知识掌握和通识技能养成为主要目标;应用阶段以创新意识和创新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目标;发展阶段以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为主要目标。二是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且核心素养的形成受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师引导、教育环境等教育资源环境影响。

2.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2.2.1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学生学习参与度关系的假设 学习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程度以及学生对院校支持学习和资源环境的感知程度。赵晓阳在博士论文中开展学生参与度对学生成长的研究,构建了教育环境感知、学生参与、成长收获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教育环境感知对学生参与度具有正向影响[10]。牟智佳开展 MOOC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师支持、教师反馈、感知有用、内在动机对学习参与度产生影响[11]。丁思丹开展学习参与行为研究发现,教学保障、教师素养、人机互动、资源利用对大学生学习参与度具有正向影响[1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培养技术创新创业人才、注重双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a:创新创业课程构建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参与度。

H1b:创新创业教师引导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参与度。

H1c:创新创业资源支持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参与度。

H1d:创新创业实践孵化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参与度。

H1e:创新创业课程构建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参与度。

H1f:创新创业教师引导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参与度。

H1g:创新创业资源支持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参与度。

H1h:创新创业实践孵化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参与度。

2.2.2学习参与度影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假设 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朱红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0年对首都88所院校学生发展的数据开展学生学习参与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知识、认知、组织表达能力、价值观维度维度影响大学生成长。樊丽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获得较好成效,与学习参与理论核心思想一致,与朱红学习参与影响学生成长核心素质的研究相呼应。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参与度分为心理参与度、行为参与度两个维度,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分为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三个维度,提出以下假设:

H2a:心理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能力。

H2b:心理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业意识。

H2c:心理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新精神。

H2d:行为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能力。

H2e:行为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业意识。

H2f:行为参与度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正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参与度”正向影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基于以上理论假设,本研究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假设框架

3 方案设计与研究过程

3.1 问卷设计和测项确定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习参与度、核心素养的相关量表,根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设计量表,采用里科特五级记分的方法,题项等级从1至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本文初始量表包括39个题项,经过相关专家的审阅和建议,对题项进行了删减和优化,最终保留33个题项。随后,选取高职院校50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了少量题项的调整。最终量表题项如下: 首先, 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测量,借鉴王秋梅等人的研究,量表共有16个题项,其中创新创业课程构建、教师引导、资源支持、孵化实践维度各有4个题项测量[13]。其次, 对于学习参与度的测量,借鉴于倩等人的研究,心理参与度、行为参与度维度各有4个题项测量[14]。最后,对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测量,借鉴袁泉、文智强等人的研究,4个题项测量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向、创业精神维度各有3个题项测量。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2019年9—12月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研究团队利用社会关系、教学关系等资源,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共5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调查,回收问卷571份,有效问卷523份,有效回收率为91.6%。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女性占 38.7%,男性占61.3%;理工类学生占58.2%,文科学生占41.8%;大一学生占41.4%,大二学生占37.6%,大三学生占21.0%。样本之间独立性好,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样本随机性。

表1 问卷量表各维度信度统计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和 AMOS19.0结构方程分析软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对本研究的各项假设进行验证。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Cronbach’sα系数是开展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信度系数达到0.8以上,通常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量表数据进行检验,发现量表各维度 Cronbach’sα值均高于0.8,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各变量涉题项能够相对一致地解释该变量。

本研究所构建的结构方程的测量模型是指课程构建、教师引导、资源支持、孵化实践、学习心理参与度、学习行为参与度、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及创新精神9个潜变量与相应的33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AMOS19.0结构方程分析软件对结构方程进行模型拟合度检验,检验结果为χ2/df=2.603,AGFI =0.827,GFI=0.846,RMSEA=0.048,测量模型具有较高水平的拟合度,见表2,因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用结构方程分析各题项区分效度和收敛效果,结果显示效度较好,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表2 结构方程拟合度检验

4.2 实证结果分析

在结构模型方面,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H1a-H2f对应结构模型中十四条路径系数,分别对应着课程构建对学习心理参与度、教师引导对学习心理参与度、资源支持对学习心理参与度、实践孵化对学习心理参与度、课程构建对学习行为参与度、教师引导对学习行为参与度、资源支持对学习行为参与度、实践孵化对学习行为参与度、学习心理参与度对创新创业能力、学习心理参与度对创业意识、学习心理参与度对创新精神、学习行为参与度对创新创业能力、学习行为参与度对创业意识、学习行为参与度对创新精神的影响路径。根据AMOS.19软件对本研究所设计的结构模型方程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结构模型部分的十四条路径系数和显著性情况,具体的数值总结,见表3。

表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及显著性

本研究所构建的十四条路径中,实践孵化正向影响学习心理参与度、课程构建正向影响学习行为参与度、心理参与度正向影响创新创业能力三条路径的临界比值未能达到1.96,这表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1a,H1b,H1c,H1f,H1g,H1h,H2b,H2c,H2d,H2e,H2f通过了检验,而H1d,H1e,H2a的临界比值没有达到1.96,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本研究的研究模型不支持实践孵化影响学习心理参与、课程构建影响学习行为参与、学习心理参与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正向影响假设,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模型修正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立足“学习参与度”,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习参与度、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课程建设、教师引导、资源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影响显著。从影响强度上来看,资源支持对学生学习心理参与度的影响力最强,其次是教师引导和课程建设。说明高职院校通过政策支持、场地支持、实践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提升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心理参与度;同时,在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在学习引导、竞赛指导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此外,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并且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促进专业与创业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然而,研究也发现,实践孵化因子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心理参与度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孵化的学生参与面窄、深层次创新不足等问题。

第二,教师引导、资源支持、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影响显著。从影响强度上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力最强,其次是教师引导、资源支持。说明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创新创业孵化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和起到示范效果。调查结果能够反映高职院校重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现状,并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较好,对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中,高职院校能够给予学生政策、场地、信息、教师等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此外,调查还发现,课程建设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影响效果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仍有待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还存在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

第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显著影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学生的学习参与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从影响的强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对创新精神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是对创业意识的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受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师生互动交流、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从以“教”为主导转向以“学”为中心,课程目标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方面的素养内涵。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将创新创业知识内化,并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倾向、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参与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第四,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显著影响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统计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度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强度最大,其次是创业意识、创新精神。这也说明,高职院校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孵化等教育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真实的创新创业行动实践中,能够获取市场机会、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学生能够加强与教师、市场、同学的沟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资源,从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5.2 研究启示

第一,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转变教育理念,从“教”的视角转向“学”的视角,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并且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为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要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通识课、基础课等课程学习,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创新创业意识;二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创新实训或实践,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资源整合、把握机会等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精神。学生通过反复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可以具备问题导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够较好地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识别创新创业的机遇。

第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参与度。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关系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系统的构建应“以学生为中心”。一是要分类开发多元模块的课程。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创新必修课模块、专业创新选修课模块、实训与实践模块等。每个模块形成独立的学习目标,并且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与实践教学中,按照学期规划课程,实现课程内容逐层深入。二是要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建设智能学习空间,比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资源库,设置分类课程,学生可以在线选修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达到规定的学分,拓宽视野;也可以创设“亲身体验”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15]。

第三,重视创新创业资源支持,人际互动提升学习心理参与度。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参与度受到资源支持、人际互动、课程建设等因素影响。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参与度,一是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立创新创业联动协作工作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并且要搭建创新创业信息网络平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16]。比如,通过网络课堂、MOOC等形式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品牌活动。二是人际互动提升学习心理参与度。师生、朋辈的互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学习启发、竞赛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心理参与度;朋辈间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项目交流等,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参与度。

第四,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协同培育提高学习行为参与度。创新创业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参与度有直接推动作用。《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应打通“生、校、企、社”协同育人的通道,探索多元联合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比如,采用项目合作的方法,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理念、文化、要求融入创新创业指导实践中,师生共同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班,结合“学业、专业、职业、就业、创业”五业教育,围绕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公益社会实践等活动,完善校内外两个课堂,共同提高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参与度院校素养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