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秦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针对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线下授课的现状,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思维与表达”课程教学团队以此为契机,对该门课程的章节和资源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构建专业群教学团队,配合使用3种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了线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设计思维与表达”课程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门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专业群内各专业均需经过该门课程的前期导入。该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察能力、设计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设计思考与分析能力以及设计思维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课程特色,并最终达成以前期设计思维架构指导后期设计实践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原授课模式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上使用超星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互动,课后作业布置、批改及答疑。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皆可线上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立即调整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实践的输出形式,将所有形式都改为线上。目前课程平台疫情期间共计完成在线学习11个班级共计300余人,超星学习平台访问次数8 715次。课程累计教学课件8个(每单元一个),直播录屏视频共25个,教学拓展视频16个,课后讨论6个,课后作业6项。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都体现了在线课程的便利性,所有资源调动和活动实施都非常便捷流畅。
针对无法线下授课的问题,在“四段三化五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该课程完成了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到全程线上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4S(Share)原则”,即“多教学平台共用、数字化资源共享、专业群团队共通、新老生跨界共融”的建设理念,实现了课程内容、手段、成果、评价的在线转化。
课程基于“4S(Share)原则”建设理念,依托超星泛雅、腾讯课堂、课程QQ群完成授课全过程,实现多教学平台共用。将多样化的图像、视频、PPT、动画等数字化资源共享,打通设计文化创意专业群中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各专业的教师团队联系,实现师生之间、同级与跨级学生之间的跨界交流互动与融合创新,见图1。
图1 “4S”四共原则教学体系
线上教学过程的实施要求所有教学内容、实践均可在线完成,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见图2。
图2 课堂实施具体设计
3.1.1建立有效的在线课堂联系 考虑到线上教学有距离感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无法立刻传达到位。这就需要多建立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创造教学活动交集。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才能在在线课堂与教师产生共鸣,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该课程开课前课程组教师搜集大量课程素材,如视频、图片等案例。对课程素材进行归类整理,并最终杂糅完善为课程授课PPT。同时考虑结合课程思政,关注疫情动态与发展,设计与疫情相关的知识,并设计互动的问题讨论。时刻注意在课程中教育学生疫情期间的自我保护。直播结束后教师将留下的承上启下的课后实验活动,如“线上完成山西李家大院砖雕图像视频资料收集”,或根据完成的“抗疫精神”思维导图思考设计切入点,为下次授课做前期准备。通过教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各在线课堂之间的联系。
3.1.2建立必要的线上互动活动 在线课堂的授课形式很容易形成“一言堂”,所以如何设计有趣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课程直播教学过程中为避免课程枯燥,也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创意联想,在超星平台加入课堂互动活动,如讨论、游戏、故事等形式,例如:开动发散思维构想“矿泉水瓶的用途有哪些?”,或者“寻找身边隐藏的脸”,用相机或手机拍摄作品上传至超星讨论。另外,整理学生课后作业形成教学课件,线上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造型、色彩、构图、立意等各方面的点评指导,使学生得到最直接的反馈和修改建议。最后,针对综合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在线作品展示和答辩,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设计思维过程。
3.1.3建立信息化课后跟踪与反馈 授课全过程依托腾讯课堂在线直播,使用EV录屏软件实录讲授过程并上传至超星平台,作为课程资源的积累,也便于课后学生进行回看。通过超星平台布置作业,通过QQ群平台提醒与督促及答疑解惑。学生最终通过多种信息化的表现方式完成课后作业。如:使用扫描全能王App扫描纸质作品,XMind App进行在线思维导图设计,Photoshop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设计并制作,摈弃原来的手绘表达,最终以电子作品的形式上传至超星平台。其中“抗疫”主题作业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联系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老带新组队完成项目。教师在平台打分并批注修改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投身抗疫作品的设计,在线授课中从自身的插画作品切入,阐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构图立意,以及对色彩的对比使用等。同时,疫情就发生我们的身边,每天的新闻报道与切身感受使得同学们对抗疫主题作品的设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呈现了大量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同学们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结合疫情形势,绘制了多幅抗疫海报的草图。
授课对象大一学生还未学习制图软件和手绘板机绘,考虑到学生的创意输出和作品能够完整地呈现。教师组织大一、大二的学生共同申请抗疫海报QQ群,鼓励学生各自发挥所长,结合创意和PS软件技术,结对在群内交流,共同完成抗疫海报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创意交流表达的能力。
表1是疫情期间课程以“以艺抗疫”为主题进行的具体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
表1 “以艺抗疫”主题项目教学实施情况
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所有教学活动均可在线开展。在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中,学生能随时下载课程资源,方便预习复习。线上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直接针对项目内容进行交流讨论,采用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和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师生间交互式学习,发挥了在线开放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在课程的一至七章理论授课环节中,据腾讯课堂的统计,截至4月10日该门课程在八周时间内共计直播授课1 603分钟。收获了很多同学的互动发言和鲜花,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程组第一时间调整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以艺抗疫”主题活动。经过几轮的比赛周期,同学们参加比赛热情高涨。每次都会全力以赴,非常有耐心地修改作品。与此同时,学生与教师的线上交流也越来越多了,尤其在提交作业和参赛前后。学生们也逐渐愿意表达自我,与老师沟通设计创意来源、想法等。课程优秀学生作品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了四期的作品推送,见图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自主学习现象越来越明显,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线上信息化过程评价模式,主要分为平时测验成、综合作品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平时测验成绩由出勤、线上互动、线上测验三部分组成,均可在超星平台完成。线上互动的形式有投票、选人答题、参与抢答等,均有线上参与跟踪记录。综合作品成绩由超星平台学生提交的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判。答辩成绩是对学生的在线汇报情况,表达语言及阐述内容评分。各部分的分值占比情况见表2。
表2 线上学习成绩考核具体评分结构 %
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反馈可由超星平台直接进行课程评价。学生在超星平台课程封面对课程进行详细的文字点评,同时还可从知识量、趣味性、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星级评分。目前课程评分为5星,收获学生和学校给予的大量好评和建议。同时,学校质控部对投课情况评价由听课评价和在线学生评教两部分组成,目前课程在线学生评教综合得分93.97分,质控部听课得分90分。
目前,课程尚处于建设初期,结合此次授课情况,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例如,设计的观察方法的讲解形式可以再增添一些案例和思路拓展,有意识地进行实际项目的引导等。课程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案例的引导中还要注意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另外,在课程中还需加强注重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继续探索跨级学生或同级各专业学生的合作形式,继续完善课程的实践形式,扎实落实线上教学实施,逐步推进面向社会的真正在线开放课程的实施。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授课模式,却也凸显出在线课程的便利性和重要性。“设计思维与表达”课程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全课程在线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因疫情带来的距离问题,教师仍可坚持线上岗位,随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同时线上的授课模式也有助于教师积累推进公开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经验。同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交流方式等还存在实际困难,还有待我们在线上师生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与改进,持续推进和完善线上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