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探讨

2021-04-14 22:37黄慧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课堂教学

黄慧真

【摘要】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游戏精神、游戏要素,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在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合理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游戏成为教学的基本活动。但是广大教师在践行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如何做”的困境,因此针对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130-02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这点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以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均在积极尝试和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但在实际的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课程游戏化的落实效果却不够理想,部分幼儿园中依然存在着重学习、轻游戏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儿园课堂教学策略,将游戏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之中,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彰显游戏的价值

课程游戏化,使游戏成为了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借助游戏来强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带给幼儿学习的乐趣。课程游戏化,游戏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上,同时游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成为教学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借助游戏的形式,将自主、快乐、自由的理念融入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之中,这更能体现出游戏精神。课程游戏化既体现出了游戏的工具性价值,也彰显了游戏的精神价值。

(二)课程游戏化有助于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过于强调幼儿的认知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幼儿沦为了知识与技能的“容器”,而幼儿园课堂教学便是向“容器”中不断填充各种内容,由此可见,传统幼儿园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结果。但课程游戏化而不同,其更加强调过程,注重教学过程带给幼儿的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与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既能获取知识与技能,也能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与以往的幼儿园课堂教学相比,课程游戏化能够带给幼儿更多的自由、自主,并且有助于幼儿的自我发展。

二、幼儿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方面

课程游戏化是指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园课堂教学,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园课堂教学,而需要幼儿园创造出充足的游戏空间,预留出充足的游戏时间,这是保障课程游戏化的重要基础。但通常在幼儿园的规划布局中,很少考虑预留幼儿的游戏空间,并且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也难以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开展。另外,幼儿园在教育性游戏材料的投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游戏材料是游戏的主要内容,教育性游戏材料开展教育性游戏的基础,教育性游戏材料需要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同时还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以此教育性游戏材料的投放,需要教师结合教学需求精心筛选以及合理投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性游戏材料的作用,为游戏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最终达成游戏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不仅投放的教育性游戏材料较少,而且多数都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投放的教育性游戏材料不能体现出教育意图,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不大[1]。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小组形式开展,因此无法实现全班的统一教学,这必然需要更多的教师来组织开展游戏教学,因此幼儿园要做到师生配比。如果教师数量少,则不会影响到游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教师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师资浪费。通常,幼儿园小班中的幼儿应控制在25人以内,并且每个班中应配备2名教师以及1名保育员。但是由于保育员不参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只有2名教师负责教学,实际比例为1:13左右。这种师生配置基本符合幼儿教育需求,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中都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无法保障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方面

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转变理念,理念形成思想,而思想则决定着行动,因此教师的理念将会影响到具体的教学行为。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将游戏元素与教学元素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定位等均会发生转变,短时间内教师难以适应这种转变,甚至还会为了规避这种转变而对课程游戏化产生一定的抵触。除此之外,开展游戏化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游戏化教育技能。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学以集中教学为主,将班级内所有幼儿集中在一起传授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模式下,强调学习纪律和教学效率,教与学之间高度统一,更加注重规范化。而游戏化教学则更多地会涉及到小组形式的教学,因此教学分散化。同时,游戏化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与指导能力,这使得教师以往的教育技能的作用弱化,而新的教育技能往往尚未形成,进而会影响到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成效[2]。

三、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首先幼儿园要做好空间设计,为游戏的开展提供充裕的空间。幼儿园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室内,因此要做好室内环境布置,结合教学需求合理规划室内环境。例如,针对绘画、阅读以及手工等方面的教学环境,应设置成为相对独立的空间,保障环境的安静。同时,室内空间要做好规划,如课桌的布局等,要为游戏的开展预留出相应的空间,这样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开展游戏时便可以直接借助预留空间,无需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布置,有助于保障游戏教学的效率。其次,要合理投放游戏材料。游戏教学离不开游戏材料,合理投放游戏材料既能保障游戏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3]。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始终对游戏保持新鲜感,能够帮助幼儿獲取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同时也能刺激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外,游戏材料的投放应保证幼儿能够自由选取,不能自由选取的游戏材料只能作为摆设,对教学以及对幼儿的发展并无太大意义。游戏材料的投放还要做到分门别类,这样可以便于幼儿辨认和选取,为游戏的开展提供便利。最后,幼儿园要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对游戏化教学的开展以及游戏时间等以制度的形式作出明确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给予保障,保障幼儿的游戏时间充裕,同时也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游戏[4]。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鉴于上文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自身的角色定位等均發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保障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5]。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印象中,游戏与教学是相互矛盾的,游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认为学生将心思都放到游戏上,必然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认为游戏会妨碍到教学。在这种认识下,教师会将游戏和教学隔离开来。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游戏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并且游戏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教学之中。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一个为相互融合的关系,游戏是基本教学活动,因此游戏与教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既可以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生成游戏,也可以借助游戏来引出教学内容。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持。教师只有认清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其次,教师要注重提升游戏化教学技能。要注重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无形资源,物质资源是指教育设施等,无形资源是指教育情境以及教育机遇等。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物质资源与无形资源,促进幼儿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玩积木时,其他幼儿都是用积木搭建“高楼大厦”,而一名幼儿却将积木平铺在课桌上并用手指敲击积木。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直接制止幼儿的行为,并要求其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搭建“高楼大厦”,则可以保障物质资源的利用效果。如果教师问一问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会发现这名幼儿原来是将积木当做电脑键盘在敲击。在明确这一点之后,教师便可以抓住教育时机这一无形资源,展开简单的电脑知识教学[6]。

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课堂教学,需要幼儿园以及教师均做出转变和调整,为游戏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保障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玉娇,王文乔,秦建勋.共生视域下跨区联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索——以幼儿园区域游戏为例[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4):153-156+161.

[2]金蓓蕾.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生活活动的优化——小班幼儿来园晨间活动环节的优化[J].新课程(综合版),2019(1):99.

[3]杨莉君,曹莉.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选择和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中部四省部分农村幼儿园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3):72-75.

[4]吴丽平.儿童画创作在幼儿师范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135-137.

[5]王栋颖.探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50):132-133.

[6]屠焱.幼儿语言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路径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中),2020(12):85+84.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课堂教学
爱“上”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