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东方
【摘要】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都是集体性活动[1],其核心要素就是活动区游戏中师幼互动质量,师幼互动质量影响着活动区游戏的过程性水平,关系着幼儿在师幼互动情景中的发展状况。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能够维持游戏秩序,而且能增强角色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快乐的游戏,开心的学习[2]。本文针对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师幼互动路径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科学的互动实践、反思抓手,建立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达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效果。
【关键词】活动区游戏 有效师幼互动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128-02
师幼互动是指在具体的师幼互动情境中,教师基于幼儿言行表现所做出的回应与反应行为。在活动区游戏中存在着师幼互动形式单一,内容固定等问题。互动中多为指令性互动或者是没有发展支持的简单鼓励,教师对于师幼互动行为的发生较为随意;互动中教师经常占据着主体地位,忽视了幼儿主体性;关注知识技能的发展需要,忽略幼儿的情感需要等现象。并且师幼互动带有明显的情境性与独特性,教师较少及时回顾与反思自己互动行为的适宜性。归根到底在于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经常凭借着是自己的经验和直接反应给予幼儿回应,没有更多的观察、思考与分析,缺乏科学互动路径的支持。师幼互动路径的梳理非常关键,让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清晰的路径也为教师的反思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师幼互动路径就是在师幼互动情境中,支持教师实现回应行为的程序、方法。对于师幼互动路径的尝试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有目的的關注幼儿、观察幼儿行为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细致全面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良好师幼互动建构的第一步,是进行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观察让我们对幼儿的认识更加完整与立体;观察让你快乐的体会每位幼儿的独特之处,建立积极的互动情感;观察让你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与能力。在互动情景中若无观察的支持,当幼儿发起主动互动时,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的状态和需要,教师主动发起的教育指导互动也是盲目的。没有观察的互动,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建立在对幼儿观察了解其水平、状态和需要的基础上,师幼互动才更加有目的和有效,对每一位幼儿的回应才能更加适宜。
首先,要解决“观察谁?观察什么?”的技术难题,要有目的的选择观察对象、内容与方法。“观察谁?”面对30多个孩子,随机的观察不能了解每个幼儿发展与学习的情况。观察一定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可以是定点和定人式的观察或者相结合。在班级长期的观察规划下,教师每天每周的观察幼儿不一样,长期积累对每个孩子的观察就会有一个完整图像。其次“观察什么?”每个活动区游戏承载着不同的核心价值,从根本上决定了观察不同区域所侧重的点的不同,例如,如何观察美术区活动中孩子从材料选择上看,选择了哪些材料?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是有目的的还是无目的的摆弄;当教师把视角真正的放在幼儿身上,正确解读幼儿的言行,倾听幼儿的心声,这就是关注,也是教师实施有效师幼互动的开始与有效的起点。
二、深度分析幼儿行为,了解幼儿真实需求
师幼互动具有情境性的特点,绝大多数互动都是有意图的,这个意图就是幼儿的需要。能够发现幼儿的需要并加以分析、判断、满足就是决定师幼互动质量的基础性因素。
首先要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真正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它指向幼儿行为的直接需求。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真实的意图;用心倾听、接纳、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以对幼儿的关注和观察了解,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真正的做到“以幼儿为本”。可以通过幼儿“做什么”“怎么做”,来判断他们的需求。如天天拿着自己手上的作品“我们一家”一路蹦跶走到老师身边,说“老师,你看!”老师看了一眼说“这个画面好像还不够饱满,你们一家人在哪里玩?可以加上背景,颜色可以涂得更均匀一点”天天听了老师的建议回到了位置上按照老师的建议继续画着。但是他脸上的表情仿佛有点落寞。这是一个典型的幼儿主动发起的展示行为的互动案例,在案例中教师更加关注的是“我能让孩子学到什么?我可以教些什么?”自然的反应就是对作品做出更进一步的指导,达到教师“心中完美”的状态。忽视天天主动发起展示行为时的核心需求是希望老师对他的作品认可和接纳,并且倾听关于这副画的故事。
三、全面分析情景教育价值,关注区域核心价值与幼儿的全面发展价值
每一个互动包含着幼儿的核心需求,还包含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契机和本区域的核心价值。对后者的分析,对幼儿经验建构与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进一步的情景价值分析将会影响教师在互动中的教育价值导向,是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对幼儿发展的阶段水平、幼儿发展目标及区域的核心价值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才可以在现场短时间内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分析,这个环节也是师幼互动中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步骤,考验教师的专业与分析能力。
首先在游戏区中各个游戏区所承载的核心价值各有不同,对幼儿的发展促进作用也有所侧重。美术区作为表现型区域的其中一个,它的核心经验就是幼儿如何运用材料工具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想象,表达自身的经验。科学区则是通过材料环境的互动探究、探索、梳理构建科学经验。所以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每一活动区的核心价值,分析在当前情境下可以促进幼儿什么样的经验建构和什么能力发展。如在一次美术区域活动时,熙熙在用毛笔调淡墨的过程中,发现笔尖上的墨碰到清水便扩散开来,呈现出奇妙的图案,他唤来同伴柔柔,柔柔用蘸了墨的毛笔一点水面,水面的墨形又开始发生变化。柔柔指着水面上的墨形说道:“快看,一只鸟!”熙熙又用毛笔在水面上点了几点,柔柔指着熙熙点过的地方说:“这里有只小墨鱼。”熙熙朝水面吹了口气,只见小墨鱼四周的墨开始飘动起来,柔柔指着水面说:“又变成了一只鸟从这里穿过来。”……熙熙和柔柔就这样不断地在水面上点墨、勾画、吹墨,一边想象着变化的墨形。两人的互动也吸引来旁边的小朋友观看。我说:“你们这发现太有意思了,我从这里看好像正在游泳的小鱼呢!”。柔柔走到斜角边,说“这里看像火箭升空”下朋友们纷纷围着桌子不停的变换角度对墨色进行了想象。
本次活动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形成的,幼儿对墨在水中扩散变形的现象很感兴趣,并且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墨形开展想象。在活动中,幼儿尝试用毛笔点墨、用干净的毛笔进行勾画、吹墨等方式不断使墨形发生变化。幼儿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观察墨形进行想象。教师首先肯定了幼儿的发现认同这个现象太意思了,并敏锐的捕捉到情境下的教育价值——根据墨形进行借形想象,帮助幼儿了解到借形想象的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维度去观看、想象的。正是因为有了教师分析判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师幼互动。
四、基于幼儿满足与发展需求,做出适宜的回应与支持
第一,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受到承认和尊重;第二,关注发展,支持幼儿在互动中主动建构经验着眼于幼儿的长期发展;第三,互动行为需要做到差异化,每一个幼儿都不一样,她们的个性特征、已有经验、发展速度等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回应方式也不同;关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不要只单纯的追求结果,过程同样弥足珍贵。并且互动是否有效,我们可以从观察幼儿的回应中分析出来。幼儿是否积极回应,幼儿是否在原有的经验的得到提升,是否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和自信。如一颗芒果树下聚集了很多孩子。有的孩子用手指着芒果,妮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小君,伸出小手用力的拉拽离他最近的一颗小芒果。看到这里,我走过去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孩子们说“你看,好多小芒果,绿绿的,太可爱了”“我要摘一个带回家”(我的问题引发了幼儿对现在所经历事情的表达)“你们太会观察了这么小的芒果都能发现!”(肯定幼儿的观察发现)“我想你们肯定很喜欢他,也很想得到他对吧”(接纳幼儿的情绪、情感)我说“这芒果和我们吃的芒果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幼儿观察思考)“很小”“颜色也不一样”“是芒果宝宝”孩子们积极回应着我的问题。小君说“那他会很快的长大吗?”我们要怎么保护他”孩子们也纷纷好奇问到。我说“让我们一起照顾他吧!但是我们需要掌握照顾他的方法哦!”(保护幼儿好奇、探究的心理,并引发幼儿主动探究与学习契机,探究芒果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这是教师通过观察主动发起的互动案例,在案例中教师始终能以真诚宽松的态度对待幼儿,能倾听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和机会,教师在互动中肯定幼儿发现,引发幼儿的讨论,语言具有开放性,能引发师幼间关于芒果发现的持续性对话。教师在满足、保护幼儿好奇心、探索欲望的同时捕捉到当下情景中的关于芒果养护、珍爱生命的教育价值,用开放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开启新的学习与探索。
总之,师幼互动路径的梳理,为教师在活动区中与幼儿有效互动提供了思路支持,为教师成长为反思性教师提供了抓手。师幼互动是一门教师的行为艺术,一门必修课。我们应该珍惜慎重的应对和孩子的每一次亲密接触,在与幼儿打交道时,你的言行、做事的方式,对于幼儿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师幼互动,对于幼儿感知自己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都有潜在的积极影响,你对他们来讲异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沈俏.淺谈如何实现幼儿园教学中师幼的无障碍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3):215.
[2]李倩.建构良好师幼互动,畅玩多彩角色游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