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斌
【摘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内涵,并且实践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落脚点,也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展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的人才,只有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起来,本文就如何在数学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 实践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33-02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已经变成了当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其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一、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胆怯,动手能力比较差,很多任务都不能自己完成。学到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去,数学学习不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学习它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每次上课,教师都要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且现在社会上,更加需要的是实践性人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这种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了解甚少。还有的一些教师,为了响应课程改革,在教学课堂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变得更长,但是最终教师根本控制不住局面,导致教学计划很难完成,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二)学生很难跟上进度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有很多教师因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并且与之相关的内容很多,以至于教师讲课节奏很快,很多学生这部分的内容都没有吃透,教师就开始讲下部分的内容。另外,班级内学生人数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备课的时候,只能采取这种折中的方式,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透”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这个时候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正从抽象思维转向具象思维,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助于使学生更了解数学知识。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以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三、在数学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实践
实践探究型问题、解答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这种态度的渲染下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據调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状态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并且产生能够解决问题的灵活思想,为学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中情感获得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将情感激发作为问题教学的前提条件。利用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精炼化的语言和内容的生动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情感敏锐区”,让学生能够带着情感去解答数学问题。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问题教学中,因为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通讯费”设立生活性的问题,“从A地打长途电话到B地,按小时收费,每三分钟要花费2.4元,然后超过了一分钟就要多加一元,如果通话时间是t(t≥3),那么需要付的电话费y(元)和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陌生感被消除了,使其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主动地去解决数学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问题环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环境的营造。然后由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才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整个学习环节。因此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质量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环境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保证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然后通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性格和心理都很容易出现问题,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性格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数学问题的教学中,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提问现象很少。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思考如何进行素材整合,使其能够在问题教学中,产生自己的问题,完成整个教学环节。而信息技术是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手段,多多搜集与问题有关的素材,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中,促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逐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这部分的习题时,学生对轴对称这部分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并且大多数学生没有了解过轴对称的相关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在数学问题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注意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践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四)改变教学角色,注重小组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一直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主导整个教学课堂,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问题教学,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发挥引导作用。在问题教学的时候,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教学中,问题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在图中学生可以看见很多人,并且还有花草树木。要求从图片出发,用数学方式表示出不同人物以及花草树木的位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進行问题探究。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包含了几个部分?”“建立坐标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使学生在教师提供的问题空间内,进行问题探究,帮助学生产生更清晰的解题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类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践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解题思路和方式也越来越清晰,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开展问题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加强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过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之前,教师应该要进行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进行活动设计。并且在参与活动,学生会自主提出问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这部分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之前,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火柴棒作为辅助用具,指导学生摆放三角形,让学生通过活动,思考三角形和火柴棒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用整式表达出其中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顺利完成问题教学。
(六)实施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反思实践
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过程就是分析、思考,继而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解题思维、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时候,并不能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所以数学问题解答评价环节是很重要的,能够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并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促进双边互动的开展。还可以针对解题过程进行“二次实践”,公正合理地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缺点,促进学生进行积极反思,使评价过程变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实践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发展的必然需求,而问题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亲身参与的过程,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并积极总结经验,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通过问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必勇.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9):106.
[2]吕晓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以“优差互补”为例[J].新课程,2021.
[3]莫永华.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
[4]胡典顺,朱展霖,张萍.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对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