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行为学概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2021-04-13 10:37陆化杰陈新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陆化杰 陈新军

【摘要】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根据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复合应用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特点,介绍了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以期能够为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海洋渔业人才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的课程,加強海渔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鱼类行为学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fish behavior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and it is a course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ompound applied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training, this paper enriches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combin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fish behavior, to provide a solid basic cour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applied marine fishery talen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fishery specialty.

【Keywords】fish behavior;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39-02

一、引言

《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上海市的精品课程。该课程是研究鱼类行为的能力和鱼类行为的规律的课程,涉及到鱼类生态学、鱼类生理学以及渔具渔法学等,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课程内容变得丰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研究鱼类行为学的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鱼类的感觉系统、鱼类行为的类型、鱼类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鱼类的游泳行为、鱼类的集群行为、鱼类的声光电行为、鱼类行为的节律性特点和鱼类行为与渔具设计的关系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讲解、视频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鱼类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鱼类行为采用的主要方法,理解并且掌握鱼类行为产生的科学意义和科学机制,为今后从事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课程教学和专业知识拓展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并初步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知识学习、大学生科创活动兴趣培养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2.通过学习理解鱼类行为的感觉机制和表现形式等,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观、与自然和谐的人文保意识,引导学生用正面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3.理解和掌握研究鱼类行为的主要方法、鱼类行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鱼类集群行为等,使学生正确了解鱼类行为及其实验设计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4.通过课堂讨论和综述汇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交流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采用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业内同行以及普通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按照一流专业建设和复合应用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九章,每章教学内容的设计均包括主要知识点、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

第一章为概述,主要知识点:鱼类行为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史和意义;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类行为、现场观察的方法、渔获试验法、水槽实验法、鱼类行为的研究对象和鱼类行为的发展史。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能够使学生认识到鱼类行为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鱼类行为研究的发展简史,了解鱼类行为的主要研究方法和鱼类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为鱼类的感觉,主要知识点:鱼类感觉的分类和感觉机制;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类的光感觉、鱼类的机械感觉、鱼类的化学感觉、鱼类的电磁感觉和鱼类的温度感觉。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鱼类的各种感觉系统、理解鱼类光感觉系统和机械感觉系统的构造和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为鱼类行为的类型,主要知识点:鱼类行为的分类、鱼类的非条件反射、鱼类的本能和鱼类的学习能力;学习要求:了解和熟悉鱼类的趋光性、鱼类的趋动性、鱼类的趋音性、鱼类的趋流性、鱼类的趋化性、鱼类的趋电性、鱼类的趋触性、鱼类的趋地性、鱼类的非条件反射、鱼类学习的能力和鱼类的本能行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鱼类的各种趋性,理解鱼类非条件反射产生的机理,掌握鱼类趋光性、趋音性和趋流性产生的条件和现实意义。

第四章为鱼类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主要知识点:外界环境因素、生物性环境因素和鱼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类的行为和水温变化之间的关系、鱼类的行为和盐度之间的关系、鱼类的行为和溶解气体之间的关系、鱼类的行为和水团海流之间的关系、潮汐潮流对鱼类行为的影响、鱼类行为产生的气象因素、底质水深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和饵料敌害对魚类行为的影响。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理解鱼类与环境因素的各种基本关系,学会应用鱼类行为与外界环境的相关原理分析实际的现象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五章为鱼类的游泳行为,主要知识点:鱼类游泳速度、鱼类游泳方法、鱼类游泳行为的水力学分析、鱼类游泳行为的内在生物化学因素和鱼类的垂直游泳行为;学习要求:理解和科学分析判别鱼类游泳速度、鱼类游泳方法、鱼类游泳行为的水力学分析、鱼类的垂直游泳行为和鱼类游泳的内在生物和化学的因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能够理解游泳速度的类型和概念,了解游泳速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鱼类垂直游泳行为产生的机理。

第六章为鱼类的集群行为,主要知识点:鱼类集群的定义、鱼类的内外部结构、鱼类集群行为的生物学意义、视觉、侧线和嗅觉在鱼类集群行为中的作用;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群的概念、鱼群结构、集群机制和鱼类集群的意义。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能够理解鱼类集群行为的意义,了解感觉系统在鱼类集群中的作用和掌握鱼类集群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七章为鱼类的声光电行为,主要知识点:鱼类发光现象和发光器官、鱼类发声行为、鱼类放电行为和生物学意义、鱼类体色和变色行为的适应性;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类的发声行为、发光器官、放电行为和变色行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理解鱼类的变色行为和机理;了解鱼类的放电行为和意义;掌握鱼类发光行为和发声行为产生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第八章为鱼类行为的节律性,主要知识点:鱼类洄游、鱼类的索饵、产卵和集群行为的昼夜节律性、鱼类游泳的昼夜节律性、鱼类的昼夜垂直移动、鱼类发声行为的昼夜节律性;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鱼类的昼夜节律性、鱼类的洄游和鱼类的昼夜垂直移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们理解鱼类行为节律性的几种主要表现;了解鱼类昼夜垂直移动的特点;掌握鱼类洄游的类别和机制。

第九章为鱼类对渔具的行为,主要知识点:鱼类对纲索和网片的行为、鱼类对刺网、定置网、拖网和围网等主要渔具的行为、鱼类在渔具作业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性渔具和鱼类行为、海洋牧场与鱼类行为。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刺网渔业中的鱼类行为、拖网渔业中的鱼类行为、海洋牧场建设与鱼类行为的关系。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理解渔具设计与捕捞对象行为研究的意义;了解各种主要的渔具结构和基本原理;了解海洋牧场的意义。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根据《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的特点,需要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采用了包括教材和学习指导书在内的文字教材、视频教材(包括录像等)、PPT课件(主要包括课程的系统性的授课、重要内容的书面提示等)、包括各种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的网上答疑和辅导。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的知识体系框架分为9个模块及9章,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特点,自主地选择理论形式的授课、案例的分析、研究探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地参观、实地调查和模拟等不同的方式组成。本课程为非双语教学,布置习题的形式以上课布置为准,习题量根据章节内容而异,习题批改每2周一次,习题答题情况作为期末成绩参考。

五、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评判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于平时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书面作业的成绩占15%、课堂交流表现及课堂提问回答表现占15%、出勤占10%。对于期末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60%,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覆盖课堂讲述的知识点和自学的相关内容;通过考试试题的内容,期望能够非常客观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对于《鱼类行为学概论》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详细程度,以及对于课程主要理论的综合理解分析运用的能力。

六、课程的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本门课程的参考教材选用了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鱼类行为学》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鱼类行为学》,其中《应用鱼类行为学》能够详细地介绍鱼类各种行为反应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重点突出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学建模,体现了生态工程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和鱼类行为的交叉研究成果,拓展了鱼类行为学的研究。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给出了一系列的阅读书目,例如《鱼类鱼类趋光生理》《鱼类行动与捕鱼技术》《鱼类的行动》《捕捞新技术——声光电与捕鱼》和《新型水下航行器——仿生机器鱼的设计与制作》等等。

参考文献:

[1]田涛,邢彬彬,于晓明,殷雷明,吴忠鑫,杨军,刘永虎,张明燡,张国胜.《鱼类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11):190-191+193.

[2]王庆,赵会宏,范兰芬,陈华谱.基于实验设计提升《鱼类行为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55-56.

[3]李忠炉,杨红业,白秀娟,颜云榕. 微视频资源创建及其对传统课程架构的分解——以“鱼类行为学”课程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98-101.

[4]钱卫国,邵帼瑛,张硕,曹道梅. 以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15(21):10-10.

[5]许忠能, 林小涛, 孙军. 鱼类行为学的本科实践教学[J].生态科学, 2017,36(3):175-179.

作者简介:

陆化杰(1983年-),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开发和资源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陈新军(1967年-),男,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开发和资源评估等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