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故事让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

2021-04-13 10:37严廷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严廷霞

【摘要】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的阶段,导致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小学数学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不容忽视,并且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小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而在故事化的教学中交织着情境和意境,催生着量变到质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故事运用在课堂中,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动力,最终体现数学课程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尝试提出了趣味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优势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故事  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趣味小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958 。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02-03

数学是以学生实际解决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的学科,只有深入理解数学的精神内涵才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但是,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依然独揽大权,将学生的学习地位抛掷一边,并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教学形式。如此,导致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对数学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到,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学习情感和学习活力。而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方式之一就是让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小学生对故事向来不排斥,在故事的世界里学生的想象力之门被打开,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由此,数学教师可以将一些充满趣味的小故事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与数学共生、共长。

一、小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古老的话语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是人们要坚信的真理。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没有兴趣这把钥匙,只有空想与幻想是无法通向成功之门的。对于学生而言,兴趣自然也是帮助他们提升成绩的必然首选。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由来已久,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定的趣味小故事,可以将数学的相關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味蕾,然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大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思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学生学习时期必然要经过的两个时期,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先从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大多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面对纷繁多样的数学知识,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等方法,显然无法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为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通过提供趣味小故事的形式,可以让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饱和并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自然让学生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三)提升综合能力

以人为本是当今教师教学过程更应注意的教育主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视线停留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不仅让自己的教学缺乏针对性,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往往不懂得周转和举一反三,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不足,加上学习内容中缺乏足够的生活元素。而通过提供一定的趣味化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数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生活气息,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综合发展素质。

二、趣味小故事在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绘本故事的应用

1.营造学习情境

绘本故事是小学生从小就接触过的读物,其中不仅集合了相关的文字,还有丰富的绘图和插画,让人一看就有过目不忘之效。正因为绘本的生动性,很多小学生百看不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的观察可以看出,很多小学生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注意力很集中,但是过了十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现象与他们的生长规律是分不开的,但是这种现象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教师善于用一定的手段吸引学生,依然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高的集中状态。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数学教师就应当善用绘本故事。

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时候,因为经过上节课所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对数字已经有了相对的经验和积累,如果这节课依然采用上节课的教学形式,学生就会觉得课堂环境的单调。为此,在教学中,我将绘本《三只小猪》的故事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懂得三只小猪的盖房子经历。之后,我将故事进行了改编,并组织学生参与到角色表演中。我自己扮演大灰狼,然后让十个以内的学生为一组,让学生扮演小猪。当大灰狼吃掉了几只小猪后,让小组的成员数一数自己的家族还剩多少只小猪。如此,“小猪”们一个个都集中注意力保持足够的警惕心,生怕被大灰狼吃掉。当自己家族成员被吃掉后,他们赶紧数一数还剩多少成员。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不仅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了集中,还让他们在娱乐与轻松中学会了计算6~10的加减法。

2.激励自主探究

小学生除了自身的思维不够成熟外,生活经验的不足也是影响他们数学能力的基本因素。因为不充足的生活经验,在一些数学内容中,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内涵,也无法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为此,数学教师一方面要降低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与经验积累。绘本中的很多故事就是生活的基本体现,是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的故事呈现,将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故事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互形成合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故事对于自己生活的帮助,进而激发他们遇到数学问题进行自发探究的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知识时,我结合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分享,让学生懂得阿力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探究精神的形象。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得知小阿力的研究方式是否可取。在故事中,因为小阿力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化身,小学生都对这个形象充满了好奇。为此,我鼓励学生学生仿照绘本故事中小阿力的样子测量自己的学校操场面积有多大。如此,在下课后,学生们都投入到具体的尝试中,他们用自己的步伐开始丈量学校操场的大小。因为小学生的模仿心理很重,在他们听到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的故事后,都对小阿力的做法感到好奇,从而带动了他们进行探索的决心。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探究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

3.创造能力培养

绘本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不用单独拘泥于故事的本身,因为故事的呈现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在运用绘本故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运用故事的度,不可为了故事而故事,也不可讲述了故事而丢失了数学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故事本身而进行相关的思考,让学生寻找故事与所学数学的关系,并允许学生有参与创新的机会。如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量一量 比一比”这类测量方面的知识时,我将绘本《多多少少,谈测量》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让学生说说什么叫测量。问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到实际的讨论中,期间,有的学生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尺子开始测量起来。看到如此情景,我让部分学生回答了“测量”的含义,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具体操作和呈现什么是测量。听到这样的“特赦”口令,学生们兴奋极了,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指丈量自己的桌子长度,有的甚至用尺子测量自己的书本宽度。在这个环节中,我给予了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进行创新和施展,真正将学生主权放在了重要位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

(二)数字故事的应用

1.用数字故事讲解知识

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抽象,小学生难以理解,但是这一问题依然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改善。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极强,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数字故事。数字故事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生活主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升。

例如在教授“比例”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一些,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上班的路上,我遇到了这样的现象,发现有的路口没有很多的客流量,但是依然要等红灯很久。在讲述了故事后,我让学生讨论并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法,让人们出行更加畅通和便捷。在提出问题后,学生们马上与自己的同桌交流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学生们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建议:在十字路口车流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车辆比较多的一边绿灯时间长一些。我看到学生们这么好的建议,我及时给予了学生夸奖,并给他们讲述了这样的知识就是比例的划分,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通过数字的故事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理解了数学的重点知识。

2.用数字故事引导体验

充分利用数字故事的优势之一就是让原本生硬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但是,在故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显然是不够的,无法将故事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为此,在相关的故事呈现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故事中,并让学生谈谈对故事的看法。在充足的体验中,学生就会更加感知到数学的意义,加速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一内容时,我利用数学故事和电子白板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首先,通过电子白板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具体的操场,然后继续呈现了一些小动物,有小猫、小花狗、小兔、小羊、乌龟等,这些小动物可以在画面上随着教师的拖动而活动。其次,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场景创编故事,他们在创编故事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动物进行挪动,并看着画面给大家讲述故事情节。如此,班级不同的学生讲述了不同的版本,但是主旨都是围绕小动物开展运动会创编的。在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后,我问他们:“在你们的故事中,谁是最后的冠军?”“你们是怎么判断出谁是冠军的?”引出对周长的话题,然后我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和针对性讲解。如此,在学生参与的故事中,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加深了他们的参与体验。

3.用数字故事进行总结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还要为学生呈现一定的名人故事。小学生的模仿心理很重,当他们听到自己崇拜的对象的故事时,他们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甚至产生模仿名人举动的动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从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入手,在课堂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呈现。在名人的故事中,学生会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数学教师注意,在呈现名人故事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思考将故事与当天所学的数学重点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印象,并達到总结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加法”内容时,因为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是很多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依然出错。为此,在课堂的后半场,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学生计算出1到10的和是多少。这下,学生们感到了压力,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拿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只见他们纷纷拿出笔一个数加一个数地计算起来。虽然最后有一部分学生算出了正确的得数,但是他们用的时间太久,并且方法也很陈旧。为此,我将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讲给学生听,高斯用了一种更为简单的做法,很快地算出了1到10的和是多少。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被高斯的做法征服了,他们再次用高斯用过的方法进行了计算,果然发现数学家的方法更快捷。由此,通过名人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模仿心理,还进行了课堂知识的总结,加速了课堂效果的形成。

三、结语

趣味化故事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形象性、简洁性等特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口味,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数学教师要沉住气,并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将趣味化故事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静.童话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8(35):50-51.

[2]周建华.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32):97.

[3]刘溪坤.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5.

[4]洪瑶琪,周秋华.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3):115-117.

[5]王代芬.数学史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75-80.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