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萍
【摘要】当下小学教师几乎达成共识,儿童的道德教育如果只停留在“美妙驯化”,收效甚微,其反弹现象会愈加严重。但是“美妙驯化”又是惯用的方式,教师该如何转变管理角色,让“美妙驯化”化成学生成长的动力,把“人”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让每个孩子在心灵深处涌起悲悯的情怀,这才是我们育人的根本。
【关键词】审视 道德教育 美妙驯化 儿童在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8-0061-02
几年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记忆犹新。当时市场大白菜特别廉价,瞧着百万斤上好的大白菜立在初冬的菜地无人问津,眼看寒风将终结它们的笑脸,菜农心急如焚。有位心善的菜农忍痛割爱,与其让这么新鲜的大白菜烂在田里,还不如拱手送人。于是打出一则告示:无偿奉献大白菜。一瞬间,菜地挤满前来“援助”的村民,篮子、编织袋、筐子满载而归,留下的是菜农含泪的微笑:原来,这些不速之客放倒大白菜,“顺手牵羊”把他种下的几亩红薯一并挖走。看到这则新闻,无语!人的道德何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如果道德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那就是道德伦丧。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德育,也并不让人乐观,该给当下儿童的道德教育把脉。
一、化“美妙驯化”为内隐行为
道德教育即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道德教育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的整个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即所谓“白板”学说)的基础上的,因此,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主导作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处于迷惘期,迷惘是认知上一个永在的深渊,需要教师正确引领。教师并不是要教学生道德和知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们的思想产生谬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唤起学生的人的尊严感,谁就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最深刻的痕迹。
有一位班主任是这样处理突发班务的:
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个男生A由于紧张站在队外,破坏了队形的整体美,班级分数被扣了很多,名次不理想。全班同学就把罪过算在他的头上,有的冷言冷语,有的挤眉弄眼,所有的指责潮水般涌向他,他委屈地哭了。老师得知情况后,先批评了那些恶作剧的同学:有集体荣誉感是对的,但是方式不对,A同学不是有意的,他也想做到最好,只是紧张才出错的。结果并不重要,只要每个人都努力了,我们就赢了。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献你一束花》中写到:“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掌声也应该送给这些更需要的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信这份感动远远胜过比赛本身带给学生的震撼。学生本来是迷茫的,面对“一枝独秀”的尴尬,随波逐流地把A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把自己送到了“缺德”的边缘。这时候,教师不能责备“弱者”,也不能纵容“强势”,既要为这位学生找回尊严,也要让其他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做到“风过而竹不留声”是最好的教学境界。教师不做学生道德认识上的“布道者”,只需轻轻推开一条缝,让一米阳光透出来。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为:“真正的教育”“好的教育”只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一次活动,一节班会课,留给学生一生的回味。原来,失败同样需要掌声和鲜花!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往往忽略了童年悲悯情感的教育与熏陶。培养悲悯情怀的路径不仅在课堂上、书本中,更重要的是内隐在儿童生活细节,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通过亲身践履逐渐用悲悯铸成道德自觉和心灵责任,化美德为日用常行。
二、化“美妙驯化”为成长动力
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实践,主张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养成美德,拥有美德才能化为向上的动力。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学会爱、学会同情、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与理解是当下小学生缺失的美德。优越的生活条件,复杂的社会影响,家长的异化教育,孩子们不知所措。
H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呕吐,溅得满桌子都是,四周同学像躲“瘟疫”一样跑开了,其他同学也跟没事一样,漠然面对。H学生满脸苍白,没精打彩。课间,她清扫污物,默默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同学们还是玩得很尽兴,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向她伸出手,觉得跟他们没关系。老师走过去,清扫了污物,给她端了一杯热水。“同学们,地上的污物不管怎么脏,老师都可以把它擦干净,可是有一样东西无法擦亮。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到家的温暖。当别人生病时,我们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一张洁净的纸巾,对她来说,都是一份力量,一个鼓励。”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走向她……
人性本善,生命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正是周遭环境的影响,家长告诫或者媒体传播“另类”思想之后,深深植根于童心之中,变成了隐形的行为原则。当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本会触动心灵的悲情后,内心深处可能会有另外一个声音提醒他:这个现象不能去同情、不值得同情。于是,冷漠逐渐在孩子的心中养成习惯了。
我们不能像过去任何时候一样,把这种德性的养成当成一种教育形式或运动在校园中推广,也不能把它作为粉饰自己人生的口号在学生中提倡,而要带着孩子走进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去发现、感受生命的艰难,氤氲一腔博爱情怀。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抬头向上看,多看看天上的阳光和彩虹,多感受生活的温馨和希望,用人世的温暖给自己的未来人生垫底。这些潜在的东西需要激发,需要唤醒,唯有真切打动学生的行为感化,才能看到那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美妙场景。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里写到: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三、化“美妙驯化”为儿童在场
如果从哲学层面审视教育,教育的本原其实是简洁和明确的,从孔子、苏格拉底到杜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已经用他们的智慧、思想和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回归原点,即指向人的教育。
新课程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尊重学生,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日益凸显,意味着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意味着教师课堂独霸天下的局面渐成昨日黄花。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什么?是确立人本立场,不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不对学生的生命充满敬畏,都不能算真正的教育。
C学校为规范学生行为,强行入轨,不让学生在教学楼附近做游戏,不许跑跳,不许高声,上厕所要一一排好队,由小组长组织统一时间如厕,原来儿童的生理需求都可以烙上“規范”的痕迹。太多的不许把学生禁锢在教室,校园安静了,校园的生机不见了。那些在“强权”下的孩子们默默地接纳着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文明”,他们内心渴望游戏,向往和小伙伴们心灵的交流,可这些都被“文明”剥夺了。校园里听不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也看不到孩子们活泼的身影,难道“文明”需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校规无可厚非,是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抓手”。如果抓“过”了,就会适得其反,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是缪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阐释了“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整齐划一”、表面的“文明礼让”就扼杀了孩子们玩的权利。
立,并不一定要建立在破的基础上。
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备,不能因为成年而否定童年,童年有其固有的价值,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所以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们渴望游戏、渴望课堂以外的自由。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痛惜地指出:“当我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遭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的呢?”也许我们成人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知道对孩子稚弱的心灵进行所谓的“美妙驯化”。
真正的人文精神这个概念是来自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即人性的、人道的,以人为衡量万物尺度的,表现、肯定和尊重个体人的价值、尊严和优越性的那样一种精神。几百年过去了,这样的理念已经渗透到西方教师的骨子里。他们老师在组织学生站队活动时,都是面向着学生一步一步退着走,做到每一步都面对着孩子,这才是人文主义教育下的行为外露。
时代在更新,社会在发展,一些“跟风就上”和功利已经悄无声息地浸染校园,危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童年这块绿洲在日益沙化,童年的边缘在日益缩小。但只要坚守道德教育这堵“墙”,把美德的种子“植根”于学生心田,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教育怎么发展,始终让“儿童在场”,道德教育就会“润物无声”地释放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思佳.让爱滋润孩子的心田——班主任工作教育叙事[J].文渊(高中版),2018(11):431.
[2]林蕾.教育叙事:荻荻的进步——一个完全不适应中国式教育的孩子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7(39):190-191.
[3]黄耀强.教育叙事:让我快乐的“熊孩子”们[J].华夏教师,2019(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