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载体。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學中应注意对其开发和利用。笔者所处的陇南市宕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适时地开发和利用本地丰富的乡土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相关专家对乡土资源的研究,分别从时间精力的合理安排、历史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参与开发以及结合历史教材等方面,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乡土历史资源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乡土资源;初中历史;开发利用;宕昌县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124-0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尤其是乡土历史资源,充分发挥乡土历史的教育功能。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挖掘所在区域内的乡土资源,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养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笔者所处的陇南市宕昌县(下文简称“该地区”)来看,其气候温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而这些乡土资源经过历史教师的挖掘开发,能够极大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如该地区有被称为“小九寨沟”的国家森林公园官鹅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的的遗址;还有三国时期邓艾伐蜀时的古栈道,西晋时期羌人建立的古老宕昌国的遗址及当地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融合后延续至今的服饰、民居、民俗等;此外宕昌境内还有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作为该地区的历史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情及教材内容,积极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并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在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为此,笔者结合当地资源和个人教学实践与思考,进行了如下具体分析。
一、合理安排时间,注重挖掘开发乡土资源
在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开发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课程资源理念外,还要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笔者所在学校来看,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各方面的压力,还面临着诸如课时量多、期中期末考核、中考升学等方面的压力,此外,日常的班级管理、职称晋升事宜、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也不容忽视,这让一些教师难以有时间和精力去潜心挖掘开发本地区的乡土资源,但乡土资源的开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又势在
必行。
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尝试了如下方式:一是尽可能合理安排个人时间,除了教学之外,平时的生活中注重通过文字记录、摄影或者音像录制等方式搜集宕昌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并注意做好归类整理以备后用。二是邀请同行共同参与或者组建团队,除了邀请历史学科组的教师外,还积极邀请熟悉本地区历史和人文资源的其他学科教师参与,同时也与部分对宕昌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研究的社会人士进行交流沟通,群策群力,集中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以弥补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乡土资源。
二、积极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开发乡土资源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素养,以提升开发乡土资源的能力。结合该地区情况,笔者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该地区很多教师来自宕昌县以外的其他地区,并非宕昌本地人,在参加工作之初,对宕昌县境内的风土人情及乡土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很难将乡土资源融入教学之中,为此,教师需要在虚心向本地教师请教的同时,注重实地考察、寻访及记录整理,以尽快了解和熟悉宕昌县区域内的各种乡土资源,弥补自己对本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等了解较少的不足。二是历史教师应厚植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历史学科、人文知识及其他知识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索精神,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视野,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挖掘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好本地乡土资源。三是钻研教材,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实现教材内容与乡土资源的结合[1]。
三、激发学生兴趣,多途径引导学生参与开发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的主导,但也离不开学生参与,正是因为参与其中,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宕昌县悠久的人文历史,产生历史学习兴趣。如就历史遗址来说,笔者所在学校及周边拥有很多丰富的历史遗址,如宕昌镇旧城便有马家窑文化遗址之一的大坪遗址,周边还有秋秋咀、辛沟、高庙山、县城、半山、玉地山、庄禾地等齐家文化遗址以及皮透山、斜坡等寺洼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红陶及各种骨器和石器。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生活的区域基本在这些遗址的范围之中。为此,笔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注重对这些遗址的观察和了解,借助网络或与熟悉上述遗址的老人进行交流等方式加深对遗址历史的了解,还可以撰写心得体会或以小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并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分享,使学生也参与到乡土资源的开发之中。此外,在征得学校和家长的同意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去宕昌县境内的牛头寺森林公园领略千年古刹之风姿,或在残存的古城墙下感受宕昌国古城的沧桑,或赴官鹅沟风景区聆听阴坪羌寨的古老历史和传说。作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哈达铺会议旧址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是不可或缺的访查之地。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本地区乡土资源相关的知识竞赛、绘画或者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知和理解。
四、紧密结合教材,有效整合利用乡土资源
(一)整理与教材对应的本地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需结合历史教材的具体内容,在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的同时,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穿越”历史的时空,更真切地认知和理解历史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2]。为此,历史教师需要对本地区的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内容进行对应整理,以便在教学中更恰当地灵活运用。如宕昌县境内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古墓葬遗址等可在讲解“史前时代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时进行介绍;在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该地的宕昌国古城遗址、邓艾伐蜀时的古栈道、关帝庙等也是极好的乡土素材;在讲述清代文化时,可以介绍沙湾镇的文昌帝君庙,由于其始建于元,明代重建,现存的建筑为清代所建,因此对讲解清代的建筑制度和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再如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哈达铺会议旧址及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则是讲解红军长征波澜壮阔历史时的重要素材。当然,该地区还有很多重要的乡土资源,需要教师在搜索整理的基础上与教材知识进行有效衔接。
(二)教学中灵活运用乡土资源
提高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笔者结合实践探索,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导入环节的运用。在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中选择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在讲述红军长征历史时,笔者先展示了几张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哈达铺会议旧址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上述地方的了解及自己参观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分享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红军为什么会经过哈达铺?为什么会在此召开会议?”等系列问题,引出了本课关于长征历史的教学内容[1]。二是在教学中灵活穿插部分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4]。如在讲解改革开发后的科技文化成就时,笔者既展示了富有羌族特征的本地藏族文化习俗及服装等人文景观,又介绍了以官鹅沟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景区,并结合近些年宕昌县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本地区在文化经济等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之,对于宕昌地区的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仅做了一个初步探索,在后期的教学中,还需要与各位同仁进行积极交流,以进一步完善和升华笔者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罗钰惺.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求知导刊,2020(5).
[2]魏金珠.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8).
[3]谢晓薇.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研究[J].基础
教育研究,2019(18).
[4]范磊.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中
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8).
【作者简介】
曾利荣(1982~),男,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历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