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中职计算机教学展开探究,分析探讨分层教学法在此方面的应用。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能够降低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的影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应用的意义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分层施教的具体策略,围绕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活动分层以及教学评价与考核分层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以全面提升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因材施教
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十分发达,计算机已成为大部分人会使用的重要设备。中职学生作为职业化人才的接班人,需具备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这也就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完善和优化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完成相关任务。但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意识等多方面参差不齐,计算机教学效果不强,难以达到中职教育的相关目标。这其中,“因材施教”未得到有效落实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此,文章提出分层教学法,力求改善中职计算机的教学现状。
1 分层教学法应用意义分析
分层教学法建立在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针对每一个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使用不同的评级与考核标准,能够有效避免班级“马太效应”,助推“因材施教”的全面落实。通过分层施教能够有效调动全员参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意义重大,是当下教育所推崇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将其应用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前景乐观。另外,通过分层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 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分析
2.1 学生方面
目前,虽然职业教育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但其仍未被一些师生、家长所认可,所以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在学习方面过于被动,学习意愿不强[1],再加上个别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相对松散,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呈现自由散漫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玩游戏、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整体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方面容易“随波逐流”,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
2.2 考评机制方面
中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及考核机制仍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未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不仅难以有效发挥教学考评的作用,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从多个方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激励学生向前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可想而知。另外,部分中职院校在考评机制方面形式主义盛行,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不利于计算机教学的高效开展。
2.3 教学方式方面
理论上讲,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侧重于实用性,以实践操作為主。但从一些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来看,并非如此。个别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应试教育所使用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部分学生,这样的教学会严重影响其对计算机的学习欲望,学生会逐渐变得“麻木”,难以有效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在学习方面也更多地依赖教师,使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教师教学疲惫不堪,学生学习苦不堪言,整体教学效果停滞不前[2]。
3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上述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相关院校应意识到教学问题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以下介绍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院校学生分层,科学合理
分层教学法应用的首要工作便是分层,分层要做到精准、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层有利于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这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性格、兴趣等基础上进行分层。对此,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班级学生,如调查问卷、课堂互动等,对学生计算机功底、兴趣、性格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储备量及能力,掌握班级学生兴趣分布情况,据此对班级内或是跨班级进行科学分层,为后续分层施教做足准备。如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扎实,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思维的学生;B层是有一定基础,能够简单应用计算机的学生;C层则是计算机学习的“小白”,属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当然,在分层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等多重因素,确保学生分层科学合理,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
3.2 教学内容分层,精准配置
教学内容分层是落实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需要依据上述学生分层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分层,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科学分层,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配置,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分层教学。如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进阶性内容、拓展性内容。对于零基础的学生主要以基础性内容学习为主,为其计算机的学习夯实基础;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在基础性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进阶性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计算机基础扎实、具备一定应用能力的学生便可学习拓展性内容,培养其计算机应用思维及能力[3]。另外,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分布,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分层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升分层施教的整体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需求,有效应对班级“马太效应”,使得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3.3 教学活动分层,一视同仁
教学活动分层是进行分层施教的关键,需要基于学生分层与教学内容分层,并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不分层次高低,一视同仁,为学生创设一个公平、公正的课堂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至关重要。如基于学生分层与教学内容分层合理选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保证教学活动分层得以顺利实施。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采用合作教学法,以达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弥补,夯实基础,提升自我。当然,小组内安排高层次的学生引导小组学习、实践,这样既能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又能对高层次学生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值得推广。对于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与同伴讨论、与教师交流,培养学习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情境中学习、实践,强化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其计算机思维。
3.4 教学考评分层,灵活科学
教学评价与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弥补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又能为学生的学习指点迷津,是分层施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与考核工作的分层与优化,在传统“统一式”评价与考核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增设“分层式”评价与考核,并设置分层目标,以契合分层施教工作。教学评价方面,具体如下:第一,评价言辞。要以委婉温和的言辞进行评价,避免直戳要害,以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师生感情;第二,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将二者综合起来,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评价,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第三,评价时机。评价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选好时机能够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面,具体如下:第一,考核方式。应将纸质试卷考核与上机操作考核两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合理划分占比,更全面地考查学生[4]。第二,考核时机。教师要明确考核目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查漏补缺,因此教师要合理管控时机,灵活考核、科学考核。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中职教育的一大进步,其能够加快“因材施教”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分层施教的优势,优化教学、改进教学、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个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评价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层,全面落实分层施教,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以满足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现状,遏制班级“马太效应”,提升中职教育的整体水准,为社会输出高质量职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娟.基于“加分制”的分层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20(7).
[2]叶宁.探讨分层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4).
[3]程铭瑾.复式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7).
[4]李寿鳌.试析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6(23).
【作者简介】
魏彩琴(1973~),女,甘肃定西人,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