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累
近日,与同事李老师闲谈,他说他们班上的女生普遍有拖拉的毛病:整理东西慢,体育课踩着铃声到达;放学离开教室慢,需要班主任各种催促;进入学习状态慢,作业经常做到深夜。这些拖拉女生因习惯相近,课间总爱凑在一起。李老师因此很苦闷,问我该怎么引导教育。
我觉得,拖拉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拖拉的“潜质”,它的放纵程度取决于内在自制力和外在约束力。李老师班级出现的这种现象有很多细节值得关注。
首先,这一群体是女生。这就提醒我们是否需要考虑性别与行動力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做事的细腻程度和条理性普遍比男性更胜一筹,但她们的肌肉结构、思维方式等和男性不同,也就意味着有时候完成相同的事情,女性可能需要耗费更多时间。
其次,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上体育课的慢、离开教室的慢、学习状态的慢……这些“慢”的背后的原因可能各异,这些信息都需要李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掌握,才能对症下药。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首先应该理解她们,在肯定她们办事认真、整理细致、学习细心的基础上,再对她们提出提高效率的要求。为了让她们体验“连锁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妨先给她们一个“缓冲期”,允许她们比别人慢,但要在老师、家长或同伴的督促下把任务前置,即比别人早一些行动,这样就可以与别人同时完成。几次之后,她们会发现,如果每件任务都前置,就会出现时间冲突和节奏混乱的情况,只有提高效率才是解决问题之道。有了这样的深刻体验,班主任就可以顺水推舟,根据她们的需求,指导她们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在掌握不同孩子、不同“事件”拖拉的原因后,还需要进行价值观引领。比如,安排班上办事、学习效率特别高的同学现身说法,呈现高效带来的高回报,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内驱力。
最后,班主任还要多管齐下,与科任老师、家长、同伴交流,提出有效建议,形成合力,帮助她们克服拖拉的毛病。
班主任还可以为她们导读《刻意学习》这本书,让她们懂得,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是成长的双翼,行动力是可以被训练的,持续的行动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对她们提出具体的行动要求,引领她们走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改变现状。
关于非正式团体的引导问题,我认为“组团”是个体抵制孤独和恐惧的选择,这种恐惧包含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所以,这些有拖拉特质的“慢女孩”形成一个“联盟”是必然的。我们知道,团队本身没有优劣,决定团队性质的是领导核心和行动纲领。
所以,李老师应该积极寻找契机,为团队树立榜样,注入正能量。寻找一位有潜质,可以带动这个团队不断进步的“灵魂人物”,进行重点培养和训练,然后通过她,把老师的期望或要求“渗入”团队。同时,为每个孩子制订不同的目标,激励她们抱团共进,学习上相互帮助,行动上相互督促,慢慢提高效率。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