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琴
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每年有20 余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肝炎病名是西医命名的,顾名思义,就是肝的炎症,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中医则认为肝炎本身是肝胆运行失常引起,又与脾胃运化受损、肾阳不足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属木,其性温,主升发藏血,人体的阴血要向上升发有赖于肝温升的作用,这是肝的基本功能。由于湿热、寒湿、疫毒等外邪侵袭,加上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肝气升发功能失常,肝气郁结不疏,胆汁排泄不畅,典型表现为胁肋疼痛、口苦、黄疸等;肝气郁结日久导致淤血内停,可见面色黯黑、黄褐无华、唇色暗紫、脾大、肝掌、蜘蛛痣等,肝气不能正常升发,阴血上升就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不足等;再者,五行中肝木克脾土,当肝气过强时容易克伤脾胃土气,出现食欲不振、四肢萎软、恶心厌油腻、腹满腹胀等症状。
那么如何使肝病患者恢复健康呢?首先要恢复肝温升的功能。肝喜温恶寒,喜润恶燥,喜升恶降,因此,凡是温性的、滋润的、上升的食材和药材,以及积极向上舒畅的情绪都是肝所喜欢的,也是对肝炎的治疗有利的。推荐食疗方如下:
原料:泥鳅500 克,豆腐250克。
做法:泥鳅洗净去肠,煎熟后炖豆腐,每周1~2 次,佐餐食用。
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有利小便、壮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
原料:红小豆、红衣花生各30克,紅枣10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红小豆、红衣花生洗净入锅,加水约500 毫升,用小火慢炖15~20分钟,加入红枣、红糖熬至熟烂,每日1剂,早晚服用1次。
功效:具有利水消肿、温养肝血的作用。
肝病属于难治性疾病,在中医认为,肝炎在发展过程中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当肝气克脾,脾胃受损而生湿生痰,反过来又阻碍肝胆气机的疏泄,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切疾病皆源于正气的不足。正气之根在肾,因此肾阳虚损也是肝炎(尤其是慢性乙肝)病程中的根本,而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必须依赖先天肾阳的温煦,单纯地追求指标的正常只是治标之策,扶正气、温肾阳才是治疗肝炎的根本大法。切不可滥投苦寒之品,伤及根本,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艾灸可扶阳,改善阳虚体质。肝炎患者可以经常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中脘等,能扶助正气,防病于未然。不可过食生冷之品,如苦瓜、鱼腥草、绿茶等食物,以及茵陈汤、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等苦寒之品中伤脾胃;经常按摩肝经诸穴,如太冲、阴包、期门等穴位,疏通肝经气血。肝炎患者不需要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气血顺畅,肝气疏泄,脾胃调和,大大有利于肝病的恢复。
(摘自《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