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的学校,学校中的田

2021-04-12 13:07顾明远
中国教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顾先生大楼教育部

编者按:

顾明远先生1949年入学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簡称“北师大”),1956年留苏回国入职北师大任教至今,参与、见证了北师大的发展。我国的许多教育政策、北师大的许多创新都有顾先生的智慧贡献与亲身实践。新冠疫情期间,顾先生整理旧照片,写成回忆录。我们荣幸地得到顾先生授权,选择部分内容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我们北师大新校是1954年才开始启用的。原来这里是北京城北面城外的一块荒地,地名就叫铁狮子坟。据说北到太平庄,西到明光桥,南到索家坟都是北师大圈的地。但1958年盖起八大学院,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就在我校西面一块地上建起来了,南面索家坟盖起了住宅楼,北师大就被压缩到现在一块不满千亩的校园。

1956年我从苏联回来,学校刚建不久,教学用房仅有教一楼、教二楼、数学楼、物理楼,现在的四合院是行政楼和单人宿舍,学生宿舍有中南楼(女生宿舍)、西楼、西北楼、西南楼(男生宿舍),职工宿舍只有工一、二、三、四楼。学校周围都很荒凉。据说那时还有野狼出没,所以西楼西面墙上还画有红色圆圈,为的是防狼。我还看到过这些红圈。

学校里有许多荒地,所以有些地就种起庄稼来。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家规定,征的土地如果不建房,就要种上庄稼。于是教二楼与教一楼之间,也就是原出版社前面的一块地、数学楼北面一块地,还有小学西面一块地方、海淀四季青公社都用来种上了小麦。困难时期各系都利用空地种菜。现在京师大厦那块地就是教育系的菜地,主要种胡萝卜,到10月左右全体教职工收胡萝卜,分胡萝卜,相当热闹。

生物系原来有一块很大的生物园,就在现在西门宿舍的地方,有二三十亩。园里除麦田外,种有果树,桃树、李树、苹果树都有,还养有兔子、狗等动物,供生物系师生做实验用。20世纪90年代盖起了地理楼、化学楼和职工宿舍塔楼,生物园也就没有了。生物系原来在小汤山附近有十几亩试验田。

南院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物理系办起机电厂,化学系办了化工厂;1958年为建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开始基础建设,1979年正式成立。两个工厂20世纪80年代中才停办。原来生物园西北角几间平房是教育部的仓库。21世纪初盖塔楼时,教育部就在南院盖了中国教育报刊社的楼。

气候逐渐在变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比现在冷得多。当时电子楼还没有盖起来,数学楼后面这块地夏天种小麦,一到12月就铺上冰场,学生可以在这里溜冰。

改革开放前,学生也少,全校也就四五千人,学校的建设也还没有完成,所以校园还不显得拥挤。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高等学校扩招以后,学生达到2万人以上,校园就觉得十分拥挤了。

北师大的校舍因为一直缺乏经费,到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建完。现在的教九楼和英东教育楼的地方只挖了地下一层就停下了,成了烂尾楼,冬天成了存放白菜的地下室。有一年教育部副部长彭佩云来视察。我告诉她,师大基建至今没有完成。她很同情,但当时国家资金很困难。教育部也在想办法筹集资金。1986年,香港企业家邵逸夫给内地10所大学各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建逸夫楼。教育部就把北师大列在其中。1986年,我和基建处处长到昆明云南大学开会,10所学校和教育部港澳台办共同讨论建楼的方案。我校决定把它用来建图书馆楼。1988年盖成,就是现在主楼后面的五层楼。当时是学校最漂亮的楼,好像还得到鲁班奖。

1987年,霍英东为内地发展教育捐赠500万美元,国家教委就安排到咱们学校,盖一幢教育大楼。开始,学校有些领导想盖科技大楼。我坚持要盖教育大楼。国家教委领导也支持我的意见,认为霍英东是给教育捐款不是给科技捐款。总算把盖教育大楼定了下来。原来教育大楼里设计了学前教育实验室、观察室、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后来都被挤作他用了。教育大楼还附建一个学术会堂。当时全校没有一个像样的会议厅。学术会堂中最主要的是报告厅,开始设计成阶梯式,我力主设计成功能厅,可以做多种用途,最后采纳了我的意见。就是现在的英东学术会堂学术报告厅,可以开大会,坐400人,也可以开三四十人的小会。英东教育楼1992年建成,教育系、心理系、教科所和比较教育研究所都搬了进去。这楼在当时是学校最好的楼,至今也不落后,学术会堂的利用率很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顾先生大楼教育部
男子冒充“美女”诈骗登徒子
顾先生的孤独简史
岂曰无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顾颉刚与中华书局
未来已来8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大楼
教育部直属高校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