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紧抓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全省唯一的“农联”改革试点机遇,结合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七大主导产业布局,立足将小农户引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方向定位,聚焦家庭农场土地要素、建设资金和社会化服务三大发展难题,制定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在推动罗江区家庭农场取得快速高效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罗江经验。截止2020年底,全区纳入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达1 149户,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204户;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达5 800.00 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4%;家庭农场产值达3.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0%。
一是健全土地规范流转制度。出台《德阳市罗江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确权登记档案管理,推进确权档案管理电子化,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动态化、信息化,实现确权登记成果共享。积极探索建立承包合同网签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
二是搭建土地规范流转平台。依托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建立德阳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罗江交易中心,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站,村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点,搭建起区、镇、村三级交易平台。有土地流转意愿的农户,将土地委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管理,联合社将土地整治后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中招商流转。对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在积极协商自愿的前提下,采取流转土地兑换、机动地置换等方式,联合社将对外招商流转的土地进行聚集,实现了土地相对集中成片、规模适度、长期稳定,提升了土地吸引力,激发了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截至2020 年底,全区家庭农场规范流转土地5 800.00 hm2,占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的82%。
三是激发土地规范流转动力。通过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激发流转农户、村集体和家庭农场三方的流转动力。流转农户方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联合社,可以获取土地流转固定收益;村集体方面,通过对外流转土地,每年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纳入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也可以壮大发展;家庭农场方面,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不仅可以快速获取相对集中成片的经营土地,土地经营权益也能得到充分保障,为家庭农场持续稳定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符合政策条件还可以获取资金补助。如对规范流转土地6.67 hm2以上的家庭农场,经审核认定后可享受5 250 元/hm 的补助政策。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项目时,将土地规范流转作为前置条件,优先给予项目支持。
一是建立金融保险机制。建立家庭农场免抵押信贷融资平台。成立1 000万元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基金,采取“政银担”运作模式,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根据授信等级可在金融机构贷款4 万~200 万元。建立家庭农场信贷融资贴息制度。按照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50%给予贴息,贴息期最长不超过3 年。完善政府补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家庭农场保险体系,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满足家庭农场风险需求的保险产品。家庭农场主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按规定给予70%以上的保费补助,购买特色农业保险给予50%保费补助。截至2019 年底,罗江区累计为家庭农场担保贷款1.06 亿元,给予农业保险保费补助65.95万元。
二是建立资金统筹机制。统筹都江堰灌区现代化试点、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试点等11 个重点项目资金,统一配套完善农业产业园区联网道路、水利设施、土地整治、农业休闲观光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9 个。引导649 家家庭农场向产业园区聚集,依托园区资源优势加快自身发展。目前,建成白马关万佛宝峰山贵妃枣、蟠龙合圣青花椒、新盛木桥晚熟柑橘等16 个家庭农场集中成片发展区。同时,充分发挥中央、省级家庭农场专项扶持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家庭农场加大自身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达到示范家庭农场标准水平。2019年,投入中央、省级家庭农场专项扶持资金900万元,培育家庭农场90户,新增区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0户。
三是建立社保、学历补贴机制。出台《德阳市罗江区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支持引导家庭农场主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场主的后顾之忧,为持续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实保障。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主可享受3 200 元/年、4 800 元/年、6 000 元/年不同等级的社保补贴。支持家庭农场主积极参与学历提升教育,对参加农科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给予大专1 200 元、本科2 000 元学历提升补助。2019 年,累计为110 名家庭农场主发放社保补贴39 万元;14 名家庭农场主就读农科类中职院校,6 名家庭农场主通过高职扩招就读农科类大专院校。
一是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区级农技推广中心,每年初组织农业专家审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根据农事季节召开家庭农场技术培训会议。乡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落实科技奖补项目,建设家庭农场科技示范基地。截至2019 年底,创建科技示范家庭农场90户、科技示范基地5个,引进农业新品种5个,推广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水稻直播技术等适用技术,新技术应用率达到95%。
二是强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全省唯一的“农联”试点改革,在蟠龙镇、略坪镇成立两个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为家庭农场和小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农机服务、农资配送、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和资金信贷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家庭农场技术难、融资难、销售难等系列问题,帮助家庭农场获得相对稳定收益,坚定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目前,联合社共有社员4 266户,其中,家庭农场和小农户3 786户。2019年,为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服务395 次,配送农资469 t,销售农产品430万元,提供贷款132万元。
三是强化行业服务组织建设。2019 年,支持组建德阳市首个家庭农场协会,入会会员达200余户。借力天府网络公司,在淘宝、京东、顺风大当家等商务平台建立“罗江特色馆”,上线销售10 余个罗江特色农产品。注册成立星桥粮油、御康粮油、柑橘种植等家庭农场联合体,同类型家庭农场抱团开展订单生产、初加工联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小生产”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协会发挥组织优势,挖掘会员中的“销售能手”,通过线上直播、网络平台、线下团购等方式,帮助家庭农场会员销售水果、蔬菜4 万kg,销售额约30 万元;发动会员43 人积极参与基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会员和政府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