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蔚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新闻媒体网络博文对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反映、影视作品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细致刻画,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也在不断研究防范该类事件的对策,即使这样,校园欺凌事件仍然时有发生,不少学生都认为解决彼此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靠拳脚和压迫,“以大欺小”的校园欺凌潜规则油然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4 亿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每65000 名儿童中,至少会有一个10~14岁的孩子,因校园欺凌而自杀,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共性问题[1]。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如果学校、教师、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尊重并珍爱生命,就能从根源上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此外通过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发现和排查有可能存在校园欺凌的情况,正面教育引导,侧面排摸跟踪,全社会共同努力,就能从各个方面为青少年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以施害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对被害方实施肢体、语言、关系等欺负与侮辱行为,造成被害方在身体与心理上的侵害以及财产损失的恶性事件。而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恶性升级,更直接地表现在暴力的方式,能对受害方产生更大的身心、财产损害。在校园欺凌的形式界定上,校园暴力虽是最为恶劣性质的表现形式,但还不构成校园欺凌种类的全部。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同义词,校园暴力本身是严重的校园欺凌,是校园欺凌中的肢体欺凌,在伴随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上呈现团伙化、预谋化、低幼化,是性质最为恶劣的校园欺凌外显形式。而校园欺凌则伤害性相对略小,有轻重、强弱之分,也有身体性伤害欺凌与精神心理性伤害欺凌之分。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容易被人混淆的关键在于两者概念的确立,多数学者认为校园欺凌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作为校园暴力的一部分形式表现种类,校园欺凌对于校园暴力在关系范围定义上属于从属关系[2]。校园欺凌作为校园暴力的一部分,会以弹性的侵害形式、弹性的侵害程度,持久地对校园欺凌的被害者形成伤害。
根据校园欺凌的关系作用于受害者的渠道、形式,校园欺凌行为分为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网络欺凌。虽然欺凌形式可以分类,但就实际欺凌的手段而言,校园欺凌的形式往往是多因素的、多重合性的综合欺凌方式。
首先,肢体欺凌是欺凌的施害者通过肢体行为的撞击、敲打、撕扯、踢踹、撕挠等肢体性的暴力行为对被欺凌的受害者进行人身安全与健康侵害,过程之中往往会伴随抢夺财物、群体性侮辱等行为共同发生;其二,言语欺凌的施害者会通过语言的形式对被欺凌者进行言语上的羞辱、谩骂、讽刺、威胁、嘲讽,对被欺凌者进行精神打压与残害,或者以言语的社交破坏性对受害者进行人际关系孤立;其三,关系欺凌中的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集体性团体情感等),欺凌的形式通常表现为侵害者对被侵害的社交关系进行散布谣言来达到使被害者心理、名誉、社交关系受到挫伤性破坏的目的;其四,性欺凌主要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采取性别、性征器官的侮辱、歧视、取笑、恶意评判等行为;其五,网络欺凌是现时代网络信息化的欺凌方式,欺凌方通过网络渠道的社交平台等媒介对被欺凌者进行网络信息的不实发布、散播谣言,进行网络暴力形式的语言、图文辱骂、诋毁,本质是关系欺凌形式的升级,区别在于网络信息传播本身的技术优势会成为欺凌方作为施害工具的助推器,网络欺凌的侵害目的仍在于对被害者进行人际关系的破坏,以达到重伤受害者的心理、精神与名誉等目的。总体来讲,这种按照校园欺凌的行为方式来对校园欺凌进行分类的方法有普遍的代表性、实用性与价值性[3]。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受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对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与心态畸形产生的最核心影响因素[4]。而社会因素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成长所在的社会环境、区域环境、恶劣社交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总的来说,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闭塞的空间、薄弱疏离的人际关系等所造成的个人主义、同理心差、残虐思想、自私自利等思想行为都是校园欺凌产生的诱因。此外,青春期叛逆也是造成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家庭与学校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不力、学校德育教育的缺位、学校学生道德行为约束的奖惩制度执行不力,网络社交信息的黄暴因素、同伴群体消极影响、个体三观差异等都是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从宏观角度讲,每一个诱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诱因的综合性影响是造成校园欺凌行为频发的关键。
校园欺凌的影响应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两个角度分析,两方在这个侵害过程之中年龄上都属于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属于被塑造的阶段。所以,应从青少年群体的发育特殊性上,区别看待欺凌行为过程对施害者与被害者两方之间的影响。
调查显示,欺凌的施害者多数为成绩不好、自控能力弱、身体素质好(或拥有某项武力威胁技能)的学生,但不排除成绩优良却品质低劣的学生为校园欺凌的施害者。从欺凌者角度来看,校园欺凌对其的影响主要在于不利于其学业、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欺凌的过程很可能会导致其成为潜在的暴力犯罪者,欺凌者性格的好勇斗狠、反叛、拒绝心理、攻击性会滋生其暴力倾向,助长其欺凌弱小的行为习惯,进而给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危害[5]。
从被欺凌者的视角看,校园欺凌对其影响更为深刻、久远且恶劣、严重。被欺凌者遭受到的欺凌侮辱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更大的心理风险,常常使得被严重迫害者产生焦虑、恐慌、抑郁、自杀等精神疾病行为倾向。在被欺凌者的学业阶段,受校园欺凌行为的迫害性影响,被欺凌者往往会出现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厌学、成绩下滑、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业、恐惧、悲观、交流障碍等消极影响。
历年的校园欺凌调查数据显示,多数(80%以上)中小学生参与了校园欺凌或者被他人校园欺凌,可见校园欺凌对中小学生的危害范围与程度之深。针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进行干预,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个人层面的校园欺凌干预策略在于区分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两方不同的干预措施。由于双方都属于青春发育期,个人自制力差、社会认知能力低、思想幼稚、冲动心理强,行为动机或单纯或荒唐等因素都是个人层面的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诱因。在欺凌者一方,一要强化欺凌者的校园欺凌认知,让其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及危害。二是让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人际交往观。三是培养其理性思维与同理心。对于被欺凌者的干预措施,学校作为教育方、教师作为教育者要提升被欺凌者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让其选择科学的、能够保护自身的适宜策略,或寻求外界(老师、同学、家长等)的帮助,避免矛盾升级与自身受到伤害。
(1)提升欺凌者的认知能力。校园欺凌往往发生在青少年成长中最为叛逆的青春期,这个时期青少年同家长处于一种趋向于对立的阶段,青少年往往会想摆脱父母的管教,凭借个人的认知处理身边的大小事情,而个人认知能力又相对较弱,在处理琐事时容易走向偏激的一面,甚至极端,所以欺凌者应当提升个人认知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应变处事能力,防止个人行为不当。
(2)感知周边环境中的正能量。青少年在做出出格的事情时,大多是一时的冲动或者哥们义气的过激倾向,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时期,应当多接触社会正能量,使自己受到感化的同时,与自身进行对照,查摆出个人存在的不良思维模式和处事习惯。正能量的引导,有助于纠正错误认识,防止过激行为发生,在自己情绪激动时能够对照正能量所传递出的积极信息,转变个人思想认知,从而防止错误应对反应。
(3)学会换位思考,平复对立情绪。个人应当在自我剖析时,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对方的痛苦和打击,改变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不良情绪表露行为模式,杜绝情绪化过激表现。
(4)建立被欺凌者的自信心。被欺凌者往往是缺少自信的群体,因为没有自信心,所以经常感觉到自卑,在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立面群体时,不敢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总认为己不如人,此时不但会让对方更加感觉到势力强大,还会让对方增强实施侵害行为的勇气。要引导被欺凌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强化自我认同,建立自信心,理性应对校园欺凌。
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丰富家庭生活、创新家庭教育的方法。既要注意在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上进行言传身教,又要懂得采用适当的方法与孩子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业与生活状况,给孩子良好的思想与行为教育。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还在孩子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方面。家庭的氛围应当是轻松愉悦、幸福美满的,这样可以给孩子内心建立更多的自信心,防止过于防备的心理产生。
(2)树立良好的榜样。暴力倾向往往是孩子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中逐渐形成的。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学生,往往也具有暴力倾向或者有过于弱势的表现。具有暴力倾向是受到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影响,过于弱势则是深受暴力恐吓或者暴力施压后内心产生了恐惧。
(3)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急于求成或者以自身的社会认知来错误引导孩子。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不应将自身的社会诉求强加于孩子身上。
(4)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家长应当主动了解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的认知。当孩子有欺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后,一定要直言不讳的批评指正,要让孩子认识到该行为的错误。反之,当孩子受到欺凌后,家长应当给予鼓励、安慰和保护,让孩子学会向老师和家人求助,而不是忍气吞声、深埋内心。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应当发挥积极效应,不断净化学生学习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优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1)健全基础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采取德育教育、法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策略。构建完善的校园欺凌行为处理机制,对校园欺凌采取零容忍的处理态度,注意事发前的预防,事发中的及时制止,事发后的教育与处罚。
(2)提升教职员工管理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定期对教师进行行为管理能力提升与思想道德培训。发挥教师校园欺凌防控一线作用,锻炼教师沟通技巧与处理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的教务管理能力。在处置方法上,应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双方都要进行教育,实现发展、成长的教育目的,不可因欺凌者的恶劣行径而放弃对其进行健康思想、行为教育。适度增加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和辖区派出所、辖区街道建立联系,利用社会治安力量,壮大防控人员队伍。
(3)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欺凌往往发生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中,校园除安排专人在重点时间段进行巡查,还应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一是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架设方面,在楼宇和校园操场的边缘死角补充安装摄像头,做到校园无死角监控系统全覆盖,对校园周边的巷道胡同也加设视频摄像头,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和上下学期间的安全监控,即使发生欺凌事件,也应做到取证有利,视角清晰。二是校园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注重校园网站、校园社交平台、校内网站等舆情搜索,发现与校园欺凌有关舆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相关调查核实,控制舆情传播。
(4)科学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改变陈旧德育教育理念,在注重文化课程成绩提升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提升,课程开设应当客观全面,德育课程内容应当丰富多彩,在学生心理、生命教育方面多重开展,增强课程开设的科学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社会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大环境,既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也包括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和社区综合治理部门,还包括各类人群不同因素的影响。
(1)增强国家法治化建设背景下的制度建设。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国家立法机关与校园安全制度建设者要不断完善校园欺凌行为相关法律法规与校园安全的管控措施,从制度建设上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机关、公益组织、社区组织等共同开展校园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民众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完善防御与应对措施,坚决抵制校园欺凌行为,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净化互联网环境。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给每个人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有着许多不可预估的复杂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传媒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而信息是否能发挥积极作用,有待学生自己筛查,学生处于一个好奇和叛逆的年龄,缺乏清醒的判断力,往往会对互联网上的暴力产品感兴趣,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净化互联网环境,架设起学生和不良信息之间的防护屏障,引导学生正确获取有益信息,防范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产生校园欺凌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