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珍
(秦安县图书馆,甘肃 秦安 741600)
为了推动县图书馆服务发展,县图书馆运营者应该充分了解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在图书馆管理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建立科学的图书管理体系和结构,以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满足读者需求为服务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大力推动县图书馆服务发展。
“互联网+”是指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以优化传统行业服务要素、更新业务结构、重构运营模式等途径完成图书馆等传统行业的升级和转型。“互联网+”与图书馆结合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融入在图书馆的运行中,以此提升图书馆的经济生产力和影响力,最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互联网通过将互动、平等、开放等特性在图书馆等传统行业中的运用,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梳理图书馆服务人群的需求和图书馆的服务方向,改变图书馆的结构、服务方式等,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图书馆是收藏、整理图书资料供人阅读的机构,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参与社会职能、开发信息资源等职能。图书馆不仅要担负着保存人类历史文献的职能,其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教育,图书馆是一个县城、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当地传播信息资源和文化的重要枢纽,图书馆的建设能够帮助和引导当地图书馆服务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政治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图书馆丰富的文献馆藏,能够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以及较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1],图书馆在多个场所的建立有不同的意义,尤其在偏远地区图书馆对于当地的社会教育和文化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图书馆还能够丰富阅读者的文化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还能够让读者通过更便捷的方式进行查阅。
根据上文对“互联网+”和图书馆的概念概述,图书馆不只是一个文献收藏的机构,还是对阅读群众进行社会教育和文明传播的重要场所,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优质服务。“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革管理理念和模式。将“互联网+”融入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相比数字化图书馆的效率更高。在数据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推动公共服务设施、传统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形势,促进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和结构,能够有效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服务和驱动,打破图书馆的固定思维,使图使馆能够更好地发展。
(2)满足现代化要求。“互联网+”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数据资源整合,在这一特性的影响下,对图书馆内大量的文献、书籍的管理也能够更加准确,提高对读者的服务质量。“互联网+”的融入使图书馆管理者更加注重阅读群众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使读者不仅能够准确查找信息,还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知识信息,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互联网+”能够更好地保存书籍,延长信息、书籍的保存,并且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读者在互联网上浏览图书馆文献和知识信息时能够更加便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图书馆的服务群众一般是幼儿、青年,中年人群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阅读书籍的需求减少。在部分县城中幼儿和青年的阅读意识不强,部分人群除必要的学习需求和信息查阅需求外很少进入图书馆。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人群在查阅信息和资料时更喜欢使用手机等终端进行查阅。同时在偏远县城中,当地居民以工作、务农为主,对掌握知识和文化的意识不强,阅读兴趣不高。
在部分县级图书馆的建设中,由于当地对图书馆的需求较少,一般在县城较多的设施是书店,以售卖书籍和资料等资源为主要运营目的,其设施建设和环境并没有达到图书馆的级别,没有给读者创建一个好的阅读环境[2]。其中阅览桌、阅览室、藏书馆等图书馆建设必要条件很多县级图书馆并没有达到。部分县级图书馆每年更新书籍的数量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中现代文化知识的书籍更新较少,导致对读者的社会教育和文化影响降低。
(1)缺乏规章制度。图书馆一般分为公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目前,大部分县级图书馆属于政府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较少。虽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很少有人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不到位,很多人不了解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阅读方式,比如图书馆的阅读室使用时间和规则,读书卡的使用方式等。这些方面的因素导致人们在查阅信息时选择书店和手机的形式较多。
(2)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县级图书馆创新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中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图书馆本就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目前虽然有很多图书馆为了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图书馆建设中加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设备和管理,但是有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工作。同时图书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要对图书摆放、图书入馆、图书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管理,而图书馆缺乏引进专业人才和培养专业人才的意识。
投入资金不足是限制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将图书馆发展为数字化图书馆,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图书馆智能化设备、建设图书馆环境、增加藏书种类等方面进行升级和改革。由于资金投入较少,宣传推广不到位导致图书馆的使用率低,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1)加大资金投入。图书馆是进行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要想图书馆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有持续不断地大量资金投入,将智能化设备投入在图书馆建设中,使图书馆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政府应该重点关注县图书馆的建设,为图书馆建设建立相关政策将公共图书馆加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县图书馆也应该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创办多种活动,吸引阅读者为图书馆增加投资路径。比如,图书馆可以在学校举办读书交流会,邀请学生到图书馆参观,了解图书馆中的各种设施和丰富的藏书,吸引读者加大图书馆的使用率。
(2)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素质。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图书馆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所以县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馆人才培养和引进,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比如定期进行培训[3],并建立合理的工作晋升机制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自主学习图书管理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比如数据库与知识库、分布式数据库、咨询与信息服务等。并建立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提升自我的意识。同时图书馆应该引进图书管理专业人才,目前在各大高校与图书管理相关的专业学习中不仅有图书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具有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于互联网+相关的课程,为的就是能够改革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使图书馆能够发展为数字化、现代化图书馆。
(3)创新管理方式。在县图书馆建设中要提高人流量,图书馆设施和管理就要与时代共同进步。县图书馆的扩建或改建投资有难度时应该设置分期实施的方式和政策,县图书馆的扩建应该以服务人口数量和相应的人均藏书量,为基本依据兼顾文献资源数量、服务功能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县图书馆应该完善图书馆借阅、藏书、咨询服务、技术设备、公共活动、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加强图书馆技术设备,引进网络设备、电子计算机、文献数字化复制与加工设备、文献消毒设备以及自助借还设备、书架、阅览桌椅等数字化设备。
(1)图书馆服务泛在化。在“互联网+”思维下县图书馆服务应该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使读者能够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获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也就是县图书馆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服务群体提供任何格式、类型的信息资源。
(2)图书馆工作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到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的越来越少,更多人选择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载体上查阅信息。而县图书馆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在图书馆建设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共享资源。图书馆不再只是线下进行信息与资源服务,而是随着网络化的应用发展为线上线下一体的资源服务机构。
(3)图书馆资源数据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有资源都能够实现数字化储存,在传统的图书馆中以纸质资源为主,但是很多珍贵的文献和数据,因为纸质本身所以难以长久保存原稿,经过时间的洗礼,很多文献资源都会丢失或损坏。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纸质资源储存问题,不仅是储存文献资源,还能够使图书馆文献资源更为结构化、便捷化,通过信息的关联性读者能够检索、查阅大量相关信息,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能力。
(4)图书馆读者自主化。以服务群体和读者为中心是县图书馆发展与生存的基础,也是县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作为公共服务性机构,县图书馆必须将读者的需求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在传统图书馆的运营中[4],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由图书馆单方面决定,读者没有选择权,也就是传统县图书馆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但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县图书馆需要改变管理观念和创新意识,增加图书馆藏书,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尊重读者意愿和需求,从而实现县图书馆现代化发展。
(5)县图书馆特色发展。随着地区和城市的服务中心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县图书馆服务未来的发展需要与县城或城市的特色相结合。这是县图书馆服务发展最大的竞争力和低成本的资源。所以县图书馆未来发展应与当地特色资源建设结合从而提高图书馆使用率、人流量。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思维下促进县图书馆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其次,针对当地的特色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现代化发展,以读者或用户为图书馆服务主体,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服务,最终达到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