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桂生 肖功勋
新化县祥星煤业有限公司(原新化县温塘镇祥星煤矿)创办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强培训、学技术、提素质、保安全”的安全理念,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不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了全员安全素质和技术素质,连续16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消灭了重伤及四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搞煤矿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安全作保障,工人安心,社会放心,煤矿才能发展。”新化县祥星煤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领华是原祥星煤矿1984年开始用“送出去”培训模式培养的最早一批技术人员,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在他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跟吴领华一样,当时送出去培训的年青人,而今已多是年过半百之人,相继成了矿里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送出去——请进来——再送去——再请进来”的多循环安全技术人才培训模式也跟着他们这一代人传承了下来,成为了该公司积淀下来的安全管理文化。
“煤矿的安全管理千头万绪,总结起来就是管理上来不得半点松懈、安全上不得超越红线毫厘、安全技术上必须零误差,归结到一点,最终还是人的安全。”吴领华认为,“只有把工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这是吴领华在煤矿工作多年的深切体会。原祥星煤矿曾发生过一次顶板事故,吴领华看着受伤的工人五味杂陈:“这次事故如果伤亡的是自己的亲人,该是怎样的感受?”自1994年担任矿长后,吴领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培训地点不论远近,天南地北,只要有名额,祥星煤业有限公司都会派员参加,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湖南职工技术学院(原湘潭煤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成为了该公司培训学习的“打卡地”,湖南职业技术学院仍保留着“祥星班”的美誉。
“煤矿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让整个系统高速有效地运转,就得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来掌控。”吴领华认为。
为适应煤矿新的安全要求和发展要求,该公司今年还选派3人到广州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智能化培训;选派19人参加了娄底市应急管理局举办的煤矿辅助救护队员培训班,成立了两支救护小分队,为保障安全生产、实现煤矿智能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长期努力,该公司通过“送出去”模式培训学习的有180余批次,500多人次;通过“请进来”方式的培训有30多批次,1000多人次参加;而今,该公司采、掘、机、运、通、综合、变频等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技术人员基本可快速安全有效地处理和排除。
为更好地开展安全技术培训,该公司加大安全培训硬件投入和资金投入,成立了矿长负责制领导下的培训中心,新建了办公大楼,将其中一层专门作为安全培训室,投影及音响设备也全部更新,可一次容纳200多人进行集中培训,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小伙子已经是矿里的技术骨干了,现在完全有能力自己带徒弟了。”祥星煤业有限公司机运副总工程师刘书光指着机电部维修骨干刘雄说。两人在“以老带新”培训模式中结成“对子”后,拥有丰富经验的刘书光对刘雄在工作中专门进行指导帮扶。
煤矿一线工人文化程度相差较大、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些差异给安全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祥星煤业有限公司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了安全培训(普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特培)、“以老带新”、“一对一培训”等多元化培训模式。
坚持“岗前+岗位培训+补训”模式。该公司加强新工人岗前培训,强化“三违”人员的“靶向式”培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电化教学,通过播放事故案例,让员工更直观地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三违’人员还必须现身说法、举一反三,充分汲取教训,不再重犯。同时,把自己的经历、认识向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工人深刻讲述,提升大家的认识。”吴领华介绍,“只有清楚地知道在煤矿井下什么是危险的、哪些事不能做、懂得怎么做,才能真正保障安全。”
开展班组长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补训中,该公司紧密结合近期事故案例、季节性灾害的防治,引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干标准活、干放心活”的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了一批批单项管理能手和安全模范。
“人人学。”凡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该公司组织全体员工“成篇学”,按照弄清搞懂的要求把每一条的节点处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安全灌输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安全。
“网络学。”为加强“碎片化”学习,该公司建立了网上培训学习平台,及时转发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通过影像、进班会“反复学”。通过平台教学、考试,网络培训模式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做到了安全培训不中断。
“比中学。”该公司每半年举行一次全员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抢答赛,由矿长任竞赛组委会组长,安培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专(兼)职教师为成员,机、运、采、掘、通、矿部综合各组成一个队参与比赛,搭建了巩固安全知识、提升全员意识的平台。
“事故警示中学。”该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列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每年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开展警示教育,平时利用班前会、专项培训、现身说法和亲情教育加强警示,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通过长期的坚持,强培训、学技能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该公司在今年6月的全国煤矿安全普法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中,还获得了全省同行业个人得分第一名、企业总分第一名、团体参赛人数第一名的好成绩。
“通过脱产学习对采煤、地测、通风、防突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期间公司还承担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杨尊彦到岗工作后不久,就被公司选送到湖南职工技术学院脱产进修1年,此后又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脱产学习3年,目前已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杨尊彦,只是祥星煤业有限公司通过“送出去”模式培养起来的代表之一。这些年来,该公司坚持对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人员的“工资待遇不变、差旅费全报、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和增加工资”方式,引导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这两年我们有11名员工正在参加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矿里有希望再增加五六个注册安全工程师。”吴领华介绍,“为激励引导、营造学安全的浓厚氛围,只要他们通过了考试,矿里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每月工资增加500元!”
吴领华说,随着煤矿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装备广泛被采用,这就必须要求员工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新技术、新设备有了,不懂得安全操作,这本身就是安全隐患”。
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该公司培训中心建成后,每年列出100万元用于安全培训,由专人负责,建立了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培训队伍,认真编写安全培训教材,承担全矿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个课时均有相应的补助,提高了教师队伍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矿里的安全培训每月有3—6次,鼓励每一个员工报名当老师,只要课件通过了审核,就可以走上讲台为大家授课,讲一堂课补助500—800元。教会了别人,自己就是更好地学习!”培训中心主任杨支华介绍,近十年来该公司各项培训费用总计达1000万元以上。
该公司每次培训还实行签名考勤制度,课前、课后点名,迟到、早退、旷课,严格处罚;培训完后全部实行闭卷考试,考试成绩80分为及格,按成绩计发培训工资,成绩在60分以下的在不计发培训工资的同时,还要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的不能上岗作业。
“这是我们公司的奖优罚劣的‘潜规则’,考试成绩汇总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和企业安全培训档案,三次以上培训成绩特优的可以晋升为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或提拔到管理岗位,培训不及格的则面临着的是离岗。”杨支华表示。
“成功的企业首先是所学校。”长期坚持下来的培训模式,为祥星煤业有限公司培养了自己的技术骨干,同时探索出了留住人才、稳住队伍的新路子,形成了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老中青”结合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结构。
新化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杨建平表示,祥星煤业有限公司依法办矿意识强,安全方面肯投入,主动想、坚持干,探索出了安全技术培训的模式,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