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凯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438300)
目前在饮食结构的变化下、老龄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临床肢体血管病变,双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1]。双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进展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早期阶段,准确、科学的检出下肢动脉狭窄、侧肢体循环对于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干预,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2]检查是诊断双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是考虑到DSA 检查形式具有一定的侵入性特征,所以不仅要求医师具有高操作能力,还需要医师经验丰富,且DSA 检查可能引发血管损伤[3]。在CT 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下,320 排螺旋CT 以高准确性,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强大的功能性不断深入于临床中。针对于此,文章将以接收的,疑似双下肢动脉闭塞性患者共计96 例作为研究对象,评定CTA 和DSA 检查价值。
在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本院接收疑似双下肢动脉闭塞性患者96 例。96 例患者中,男女比58:38,年龄区间45-90 岁,平均(62.42±5.48)岁。
纳入标准:①主要临床反应:下肢体疼痛、跛行、肿胀、皮肤温度改变。②无碘对比剂过敏反应。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甲状腺功能禁忌。
96 例患者均行320 排螺旋CT 检查,保持仰卧位,选取足先进床位置,双手保持伸直的状态朝上举到头顶处,将零点定位线放置在脐上3 厘米水平区域,扫描区间从腹主动脉段的L3 水平位置到双脚的脚尖,首先进行平扫而后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应用优维显(国药准字H20000494【生产企业】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370mgI/mL。经患者肘静脉穿刺放置18G 静脉留置针后,连接高压注射器。每秒4.0mL/s 流率注入18 毫升生理盐水中,延迟3 秒后,每秒4.0mL 流率注入10 毫升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处理。
参数设定:120KV 管电压;管电流进行自动调控,区间在90~300mA;层厚/ 层间距设定:5mm/5mm;球管转速:每转0.35s。
扫描完成后在工作站应用Volume[4]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再现技术处理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再现技术处理以及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均采用SD 形式记录。CTA、DSA 检查记录的58 例下肢动脉患者纳入8 个解剖段落中,分别为髂总动脉(common iliac artery)[5]、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6]、髂外动脉、股动脉、 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70 条下肢血管共计560 段血管。
所有数据纳入SPSS17.0 软件中,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达,执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执行卡方检验。P<0.05 证实有差异性。
96 例下肢动脉CT 血管成像检查,读取的图像质量均较佳。CT 血管成像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评定的58 例(70 条下肢动脉),共计560 段血管狭窄等级分布,详情见表1。
将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70 条下肢动脉共计560 段血管狭窄程度分析中,两种检查形式得出相符结果:528 段血管段,准确度94.29%(528/560)。
4 段中度狭窄血管经过CTA 检查,判定为轻度狭窄;2段重度狭窄血管经过CTA 检查,判定为中度狭窄;14 段中度狭窄血管经过CTA 检查,判定为重度狭窄,有6 段重度狭窄血管经过CTA 检查,判定为闭塞。CTA 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00%) 灵敏度记录92.53%(322/348),特异度记录97.17%(206/212)。证实下肢血管狭窄和DSA 结果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发生于股动脉— 动脉中的危害性极大的病症。多发生于年龄>50 岁的男性[7],在老龄化人口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此病症发病率逐渐提升。双下肢体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清楚记录病变的位置、范围、程度、侧肢体以及闭塞远端动脉主干,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8]。
表1 CTA 和DSA 评定70 条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级别分布分析(段)
320 层螺旋CT 扫描速度快,球管旋转的速率在最快速的情况下可每圈0.33 秒,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下肢动脉成像。但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因可能同时并发心血管疾病,从而导致心排血量降低,且远端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总动脉因近端血管出现显著狭窄或者闭塞情况,因此仅仅能够通过侧肢体循环进行再通畅,导致检查过程较为缓慢。所以科学合适的对比剂浓度、用量、注射速率,择取最为合适的准直器宽度、螺距以及球管转速等,使其保持在符合的状态,从而保证CTA 成像成功。如果扫描的速度较快,则可能造成图像采集的速度相比对比剂在下肢动脉内的通过速度更快,从而引发肢体远端血管显像不清楚,从而产生假阳性状态,如果图像采集过慢,下肢静脉已经出现显影状态,则会导致下肢动脉显示不清楚。CTA 评定下肢动脉成像的成功关键是记录下肢体中远端小血管的记录。
本次研究中,96 例下肢动脉CT 血管成像检查,读取的图像质量均较佳。CT 血管成像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评定的58 例(70 条下肢动脉);70 条下肢动脉共计560 段血管狭窄程度分析中,两种检查形式得出相符结果:528 段血管,准确度94.29%;CTA 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00%)灵敏度记录92.53%,特异度记录97.17%。在桂广华、吴发银、史恒峰等专家研究中也证实,以DSA 为金标准,CTA 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5%以及97.1%。和本文研究相符,证实CTA 诊断的有效性。和常规DSA 检查形式比较,CTA 具有无创性特征,仅仅需要在体表浅静脉内部注射对比剂即可,且双下肢动脉一次图像,没有痛苦,患者更容易接受。320排螺旋CT 血管成像几乎适用所有的患者,加之管电流设定属于自动化调控,能够降低辐射剂量,造影剂能够直接的充盈到双下肢深静脉,呈现立体图像质量。相较于DSA 检查而言,320 排螺旋CT 血管成像应用更具有直观和立体性。
综上所述,320 层螺旋CT 在双下肢动脉闭塞性病症诊断中,准确度高,且具有无创性特征,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