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云,蒋 韵,顾帮朝,花长松,周 辉,章 衡,吴 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在省、市卫生健康委强有力的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急救中心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牢民生项目平台,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产业体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和培训体系,探索“以产养研,以研促产,以研、产、训促学,以产、研、学促训”的“产、学、研、训”一体化模式。实践以来,建成全国领先的“江苏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1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3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认证基地4个,自救互救“微急救室”11个,急救志愿者队伍132支共3032人,培养导师973人,救护师资36632人,参观体验61453人次。被授予“国家健康促进与教育优秀实践基地”“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镇江市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等称号,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自救互救素养水平,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健康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救援将趋向于“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1],因此,自救互救知识向社会公众普及[2]是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和能力的大势所趋[3]。
1.1“产、学、研、训”的内涵 “产”就是产业,“学”就是理论与实践学习,“研”就是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训”就是社会技能普及与认证课程培训。
1.1.1产即生产和产品 充分利用现有急救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和专业技术优势,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和公众自救互救的行为,以及服务于公众的体验场馆,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水平或自救互救能力,实现基地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学即教学 运用急救培训基地多元化优势,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条件和丰富的学习课程,并以“自救互救体验馆”为载体,融参观、体验、互动、培训、展览、科普于一体,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解说添互动,辅以视频、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相结合,让群众了解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增强急救健康教育和全方位全周期认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让导师把所讲授的认证课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员面前,充分调动学员的视、听觉和思维能力,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5]。
1.1.3研即科研 与科研院所联合,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推广,引入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认证课程,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科研究能力,为急救医疗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2016年承担的原国家卫计委应急办委托起草的《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建设标准》的课题。
1.1.4训即培训 培训包括继续教育、认证课程和社会普及培训,将急诊急救理念、专业技能和认证课程或院前实践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培训给有需求的公众及国内同行,以便解决实践与生活中的问题。
1.2“一体化模式”的概念界定 即“以产养研,以研促产,以研、产、训促学,以产、研、学促训”。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性单位,通过良好运行,能够将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范围延伸和拓宽,既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赋予的健康促进义务,增强急救职业教育能力,又提高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贡献力,也夯实了公众普及教育的培训机构、教材和素养水平提升的基础力。
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是江苏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并推动公众卫生应急素养提升的有益尝试,是“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2.1策划构建自救互救体验馆 利用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纳入民生改善项目并斥资750万元立项建设之契机,中心采用情景再现、现场互动、案例演说和“医工结合、贴进百姓、深入生活”的设计理念,场馆建设启动于2015-6,竣工于2017-12,提升于2018~2019年,总面积约2800 m2,系我国第一个以“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为题材建设的体验场馆,拓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产业的发展。全馆展现出“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个层面、四‘兵’服务”为主题,引入“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以及3D仿真等技术,内含: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家居安全、科学转运、自然灾害、野外求生、交通常识、空中救援、车祸自救、全生命周期展示等,增设踏步电压、溺水、虫蛇咬伤、电梯困坠、群体踩踏、火灾、地震等自救他救元素,实景临摹、空间体验、声光电效应与互动设施[6]并存,另设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与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nternational Trauma Life Support,ITLS)技术[7]、国家灾难生命支持(National Disaster Life Supprot,NDLS)和应急救护志愿者课程等培训功能[4]。
2.2争创普及与提高的专业国际认定资质基地 通过与人社、教育、街道等部门和地区合作,成立“农民急救培训学校、社区急救培训学校、中小学急救培训学校、市民急救培训学校”等普及学校基础上,2015年始先后创建AHA省内第四家“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国内第16家ITLS和NDLS“课程培训认定资质基地”,以及“应急救护志愿者规范化培训基地”;共培养专业化导师973人(其中基地师资库含:AHA资质BLS导师63人,ACLS导师12人,主任导师1人;ITLS导师15人,NDLS导师7人,初级普及师875人),使社会普及与专业提升的培训成为常态,迄今为止,开设各类认证课程学员/导师班198期共4128人,生源分布于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云南、江苏、河北、贵州、重庆、新疆学员量名列前茅。
2.3开展公众自救互救“六进”普及活动 五年来,基地相继推出“全民自救互救覆盖式系列培训”、“市直校园应急救护安全工程”、“‘双百讲堂’进社区走万家”、“红细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自救互救“十百千万工程”、“‘红细胞’镇有爱——应急救护志愿者规培工程”等系列品牌,全市卫生应急知识培训93776人次,进社区667694人次,进学校59200人次,进企业10817人次,进农村6039人次,进机关4819人次,进家庭2896人次;开发一套依托互联网的“在线培训及数据统计系统”,公共场所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54台,组建“红细胞‘救’在您身边”——急救生命呵护志愿队132支共3032人,各类宣传1279场,惠及民众达84.34万人次。
2.4推进课题研究和学术会议 “十三·五”期间,承担市局级以上课题18项(省市级10项),临床应用性研究项目5项,期刊论文38篇(SCI期刊收录3篇,其他统计源20篇),市级二等奖2项;举办市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5期(省级以上8期)。
3.1构建了自救互救基地“产、学、研、训”一体化运作模式 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学”为核心,“产”为动能,“研”为引领,“训”为拓展,围绕专业定位与基地发展形成一体化运行模式,促进单位功能和职业延伸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和成才规律。
3.2提升了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学员认证课程的专业水平 “产、学、研、训”一体化运行下的模式中,要以教学为中心,而体验式教学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法,让体验者亲身经历、体验、感受、交流、分享、提高的学习方式,通过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在导师指导下提升认识的培训方法[9,10],通过规范培训师资、规范培训教材、规范课程设置,统一考核标准,建立系统、规范的专业岗前急救培训,是一种从体验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10-12]。
3.3创新了基地导师培养机制和“产、学、研、训”人才培养模式 急救医师除了院前急救医疗专业岗位外,还有机会晋升成为导师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既提升专业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的空间,又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空间;既有提升专业科研能力的机会,又有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职称的双提升。
3.4拓宽了培训基地的功能和“产、学、研、训”的内涵 “产、学、研、训”一体化运行以来,结合基地充裕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拓展了基地师资库向外地援派的教学任务,也增加了专业培训认证课程项目的基地“菜单”,可依据服务对象实际需求,自由组合课程项目,不仅提升了服务对象的做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同时,基地师资库也不断“扩容”,吸纳一批有实战经验的导师加盟,拓宽了对外交流的沟通渠道和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
实践证明,自救互救基地“产学研训”一体化模式,能够促进基地发展,资源利用最大化,“产学研训”的实践,不仅扩大基地服务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更能够实现基地效益、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等多方的互助共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