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丽,梁 超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频繁爆发,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风险高发阶段[1]。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及2020年伊始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无一不在警示着人类:我们正在面临着各类突发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应急救援系统响应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国实力的重要指标[2]。政府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导力量,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然而,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在组织体系方面,还是资源分配调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美国红十字会国际服务部高级副总裁大卫·梅尔泽指出“当灾难发生时,志愿者能够迅速被调动起来,以帮助他人和社区是至关重要的[3]。”志愿者作为政府救援和民众自救的中间力量,不仅可以弥补政府救援力量的不足,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4]。应急志愿服务在危机中产生,更在危机中得以发展[5]。很多西方国家已将志愿服务纳入到了国家应急救援系统中[6],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招募、培训、保护、奖励等机制[7],应急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的应急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8],而对于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则是在近年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才得到重视。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应急志愿服务相关内涵和研究方向及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1突发事件的内涵 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突发事件”的英文是“Public Emergency”,欧洲人权法院从法律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对公民乃至整个社会构成威胁的一种特别而又紧迫的危险局势”[9]。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突发事件”明确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0]。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严重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其类型主要涵盖了四大类:第一类,自然灾害,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第二类,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井矿事故等各类安全事故;第三类,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动物疫情、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等事件;第四类,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
1.2应急志愿服务的内涵 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志愿服务”定义为“为社区或社会贡献自己的善心、资源、技能和时间来提供非营利性的援助”[4]。我国学者丁元竹认为“志愿服务是以不计报酬为前提,个人或组织自愿奉献其时间和能力而提供的服务,这一行为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11]。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内涵的界定应以突发事件为背景,建立在“志愿服务”涵义的基础之上。因此,基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将“应急志愿服务”定义为“志愿者个人或组织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过程中,自愿并无偿贡献其时间和能力,为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
根据志愿者的来源及专业程度的不同,应急志愿服务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来源于社区的志愿者,提供非专业技术的应急救援服务,如宣传教育、维持秩序、物资供给等;另一类是来源于专业机构的具备特定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性的应急救援服务,如急救、护理、心理支持、灾难搜救等。
国外志愿服务的起源相对较早,发展程度也相对较高,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起步于理论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发展至20世纪,国外学者已开始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作用,开始由理论探索深入到实证研究。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志愿服务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聚焦点。
国外关于应急志愿服务的实证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对象多以大学生为主,尤其是医学生,倾向于探究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行为动机和影响因素。特鲁多和德夫林从动机、性别、性格以及对社会的焦虑感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原因,研究指出女性有更强烈的兴趣和动机成为志愿者,此外,较强的社会焦虑感是促成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12]。胡里奥等人以秘鲁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学生在面对流感爆发时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技能,并从道德观和行为倾向两方面探讨了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态度[13]。同样,奥利弗等人也在流感大流行的背景下,针对护理学院的学生开展了调查研究,从态度、设备、风险补偿、招募、权利和义务、道德观等方面描述了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将志愿服务纳入到护理课程教育的建议[14]。朗达等人探讨了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指出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潜力提供应急服务,在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应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成为具备熟练技能的志愿者[15]。
此外,国外学者还对应急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彼得等人提出了应急志愿服务促进管理模型,该模型包括领导力、资源投入、整合过程和相对自主权四部分,指出有效的领导可以吸引志愿者,政府和社区合作,构建透明的表彰制度,并提供教育和培训资源,可以促进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16]。马里特认为无组织志愿者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宝贵且可靠的资源,建议构建整合无组织志愿者的平台,通过应急规划和培训将他们纳入正式的应急管理机制中,同时借鉴挪威经验,通过立法来规范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行为[17]。沃里斯指出志愿者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初期的灾难应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出应该在应急预案中设立对普通公众的应急培训和协调指挥等机制[26]。安妮等人认为紧急医疗救援志愿服务的作用在于解决专业卫生人员与社区之间距离差的问题,从而在关键时刻增加个体生存的机会,提出以社区为单位构建应急志愿者系统,并由社区提供资金和设备[18]。
较国外而言,我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成立引起了学术界对于志愿服务领域的关注,而当时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青年志愿者。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青年志愿者以外更为广泛的志愿者群体,并将焦点转移到了应急救援方面。2008年汶川地震的爆发则进一步激发了学术界对应急志愿服务的高度关注。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无数“逆行者”奋战在抗疫一线,促使应急志愿服务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我国关于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多以突发事件爆发为背景。谭建光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志愿服务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灾区志愿服务中暴露出了能力欠缺、素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认为建立应急志愿服务专家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19]。莫于川和梁爽在对国外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汶川地震应急救援暴露出了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存在法律保障缺陷等问题,并对应急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进行了逻辑梳理,提出了就近就便、专业高效、统一有序的立法原则[1]。杨旭辉以雅安地震为背景,从反应速度、参与途径和物资准备等方面分析了雅安地震中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指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目前尚存在无组织化、缺乏专业技能、保障缺失、协调不统一等问题[20]。牟糖醇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医护志愿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指出我国尚未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志愿者立法,存在侵权责任主体不明确、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21]。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还对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索,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凌学武在对德国的应急管理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之后,撰写了一篇名为《德国应急救援中的志愿者体系特点与启示》的文章,他在文中对德国的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组织体系、法律建设、奖励保障机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借鉴德国经验对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社会化和组织化建设、完善法律保障制度等[22]。宋劲松和王宏伟对美国的应急志愿者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指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与美国相比,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建议规范法律和财税制度以保护和鼓励应急志愿服务行为,同时建议完善应急救援认证和许可制度,并依托政府组建稳定的应急志愿者管理队伍[23]。宋云超指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存在志愿者身份“尴尬”、分布不均衡和志愿服务立法缺失等问题,主张借鉴日本经验,以建立救灾志愿者中心为前提,以法律制度为保障,在完善招募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志愿者组织和个体的协调与管理[24]。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应急志愿服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国外应急志愿服务起步早,已形成较为健全的发展机制和运行体系,而我国的应急志愿服务起步较晚,近年来突发事件频频爆发才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志愿服务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因此,相较而言,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历史要早于我国,研究体系也相对成熟。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外对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总体上均倾向于从单一视角切入,不同的是国外学者对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视角较广泛,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我国学者则侧重于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来探讨应急志愿服务的运行与发展。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对于应急志愿服务的探索从宏观层面的制度研究逐渐深入到了实证研究,其中实证研究中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倾向于探讨大学生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行为动机和影响因素。我国关于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则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其一,多偏向于个案研究,主要表现为以具体事件为背景来探索应急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二,多倾向于探究国外经验,在剖析国外应急志愿服务体系优越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指出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存在的弊端,这类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制度层面上,大多缺乏实证性探索。
综上所述,应急志愿服务已成为实现应急救援效益最大化的支撑性力量,而良性运作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则是保障应急志愿服务发挥正向效应的关键,但应急志愿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机制,因此,对于应急志愿服务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体制层面的因素,同时要深入到微观个体层面,理论研究结合实证探索,全方位、系统地探究应急志愿服务的运行现状、发展瓶颈及改善策略,为推进应急志愿服务事业高效、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