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 孟宪庆|文
由于油田开采环境较为特殊,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风险较多,因此对于采油单位来说,有必要通过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避免事故的发生。
基于工作前安全分析在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工作前安全分析在采油班组现场运用效果的对策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讨论两方面。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进入现场进行观察,全面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其次,在观察之后,需要进行集体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更加准确地识别、控制风险。目前,采油班组在运用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实践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未识别所有风险。由于开采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较多,采油班组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识别出所有风险。例如,部分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由于采油班组人员长期使用相关设备,很容易忽视对于设备风险的识别。
第二,工作缺乏重点。与很多工作一样,采油工作过程中,也是有部分工作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较多,而部分环节则相对较为安全。但很多采油班组并未对工作重点环节进行划分,而是对所有环节不分重点地分析,这一方面,会导致分配给“一般性”作业的“力量”过多,分散、浪费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分配给分析“重点、危险”环节的“力量”不足。
第三,缺乏控制措施。在观察工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分析、识别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但在实践中,很多采油班组仅仅重视分析过程,而对防控过程重视不足,制定的措施不够完善,难以保障生产过程安全。
第一,由于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包括多个工作环节。因此,采油班组在运用安全分析工作之前,应首先将工作人员分组,并确定组长人选,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之后,组长要将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实施过程进行细分,确定每位工作人员负责的具体环节。最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以便于当出现问题时,查找问题源头。
第二,由于采油班组的每位成员都是“分析人员”,如果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势必会影响工作前安全分析的运用效果。因此,油田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采油班组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对于油田企业来说,首先应提高招聘门槛,在招聘时重点考核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从源头把好关;其次,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尤其应结合真实案例,以让员工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对员工起到警醒作用,促进其安全意识的提升。
第三,针对生产设备,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全面观察、了解所涉及的各类设备,既要了解其使用时长,还要了解其既往故障,以便于后续分析。其次,还应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当设备老化问题较为严重时,要及时更换设备;当操作人员对设备了解较少时,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操作要求,并确保所有人员掌握相关操作后,才能开展工作。最后,在分析完成后,需要让操作人员了解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造成的伤害等,并确保他们了解解决措施。
第四,目前,在运用工作前安全分析时,虽然很多采油班组都根据观察和分析,制定了完善的防控措施,但往往缺乏落实。这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及时间,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油田企业、采油班组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管理,使其了解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同时应从油田企业层面加大监督力度,以便全面了解采油班组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确保工作前安全分析的运用效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