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2021-04-09 03:33宋宝香加瑞芳
科技和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准则权重效应

田 娟,宋宝香,加瑞芳,乔 木

(1.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泰州已成立29家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发展的速度较快,虽已取得一定成效,有必要对整体运行绩效进行评价。梳理现有联盟运行绩效评价的文献,建立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州某产业联盟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旨在为泰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良好发展提供对策及建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相关研究主要涵盖以下3个方面:①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如杨旺军[1]认为行为态度、过程以及结果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罗雪英等[2]提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受内部外环境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包括产业融资金额、科技中介机构数、研发人员比重;冷雄辉等[3]调研了江西省10家省级联盟,提出服务产业、创新活动、运行管理以及创新绩效是主要影响因素;赫蕾等[4]认为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收益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的提升会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张晓梅等[5]研究玉米深加工产业联盟,指出联盟能力、联盟环境、联盟管理、联盟合作是联盟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很多文献都是采用多维度评价指标。如李海燕[6]建立了以创新能力、效益能力等五大联盟能力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吕欧[7]认为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竞争力实力、研究成果水平、实际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3个方面。③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8]、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平衡积分卡[9]、DEA法[10]、灰色综合评价方法[3]、Choquet模糊积分评价方法[11]。以上均属于主客观联合评价法,相对更完善。综上,本文在评价指标选择上综合考虑泰州产业联盟特点进行整合和优化,评价方法上选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考虑以下原则:

1)科学性。构建指标体系既要能反映真实性,又要避免指标间重复、累赘。由于运行绩效涉及的内容较多,受时间和人力限制不能对所有指标进行考量,因此指标选取需认真斟酌,要突出关键性、重要性,尽量提供针对不同类型联盟的评价指标,真实反映联盟实际运作情况。

2)系统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联盟组建到联盟运行,再到联盟运行的实际效应,是一体化的,既要考虑每个环节的具体因素,也要考虑主要环节对实际效应的影响,做到由部分到整体;既要考虑可量化的因素,也要考虑不可量化的定性因素,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

3)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尽可能简单化、易操作、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应尽可能使所有指标定量化,方便计算联盟运行的绩效。

1.2 指标选择

联盟发展经历联盟组建、联盟运行、联盟效应3个阶段,建立由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和三级指标34个组成的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联盟组建包括外部支持、自身条件、成员选择,联盟运行主要有联盟管理、成员关系、知识学习,联盟效应主要指经济效应、集成效应和产业效应。

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1 确立因素集

假设目标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为A,准则层为B,包含联盟组建、联盟运行、联盟效应3个因素,子准则层为C,包括外部支持、自身条件、成员选择、联盟管理、成员关系、知识学习、经济效应、集成效应、产业效应9个因素,指标层为D,包括34个因素。B={B1,B2,…,Bm};C={C1,C2,…,Cn};C={C1,C2,…,Ci},其中m、n、i分别为每层指标因素的个数。

2.2 确定权重集

对于因素集B、C、D上的每一个评价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B层m个元素对目标层A的指标权重为W,C层n个元素对准则层B的指标权重设为Wm,D层i个元素对子准则层C的指标权重设为Win。

2.3 确定评价集

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的评价集V={v1v2v3v4v5},一般设V={v1v2v3v4v5}={优 良 中 差 很差},可进一步量化为V=[9 7 5 3 1]T,其数值越大,绩效越高。

2.4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则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Cm=Wi1·Ri1=(bi1,bi2,…,bin)。其中,bin表示第i个因素的所有等级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对象对评价集中第k个元素的隶属度。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Wm·R=(b1,b2,…,bm)。其中bm表示按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对象对评价集中第k个元素的隶属度。

2.5 计算综合评价数值

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绩效为A=B·V,一般来说,A值越大绩效越好。

3 评价实证

以泰州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邀请该联盟内对联盟充分了解的各成员单位中高层管理者、技术人员等,共计20名成员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以确定各指标权重。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1-9标度法分别对同一层次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后打分,并利用AHP法计算各层次的权重。

2)子准则层权重的确定。子准则层权重的计算结果为W1=[0.388 0.396 0.215],W2=[0.623 0.239 0.137];W3=[0.164 0.539 0.297]。

3)指标层各权重的确定.与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法一样,计算结果为W11=[0.315 0.129 0.121 0.223 0.154 0.058],W21=[0.073 0.529 0.225 0.172],W31=[0.525 0.141 0.334],W41=[0.106 0.435 0.309 0.150],W51=[0.164 0.539 0.297],W61=[0.120 0.272 0.608],W71=[0.525 0.141 0.334],W81=[0.133 0.082 0.499 0.285],W91=[0.355 0.165 0.201 0.278]。

3.2 评价集的确定

表2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3.3 综合评价结果的确定

将指标层各因素权重与各因素的评价矩阵作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可得

C1=W11R11=

[0.315 0.129 0.121 0.223 0.154 0.058]×

[0.3294 0.2371 0.3215 0.0781 0.0339],依次,可得

C2=W21R21=

[0.245 4 0.329 5 0.3897 0.034 4 0.000 0];

C3=W31R31=

[0.352 5 0.285 9 0.309 1 0.052 5 0.000 0];

C4=W41R41=

[0.169 1 0.215 0 0.255 6 0.211 5 0.148 8];

C5=W51R51=

[0.270 3 0.216 4 0.337 5 0.175 8 0.000 0];

C6=W61R61=

[0.235 0 0.342 0 0.302 1 0.127 9 0.000 0];

C7=W71R71=

[0.185 9 0.233 4 0.314 1 0.200 0 0.066 6];

C8=W81R81=

[0.213 1 0.249 7 0.213 1 0.286 4 0.036 7];

C9=W91R91=

[0.155 5 0.227 6 0.355 3 0.260 6 0.000 0]。

由C1、C2、C3、C4、C5、C6、C7、C8、C9,可计算子准则层的评价矩阵Ri为

同理,可得

R2=[0.202 1 0.232 5 0.281 3 0.191 3 0.092 7];

R3=[0.191 4 0.240 5 0.271 9 0.264 6 0.030 7]。

则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

最后,对评价等级中的评级进行赋值,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值,判断运行绩效的高低。根据评价集V={优 良 中 差 很差},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的评价集V的加权系数设置为V=[9 7 5 3 1]T,其数值越大,绩效越高。

A=BV=

[0.231 2 0.252 0 0.299 3 0.170 2 0.045 5]×

3.4 评价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准则层联盟组建、联盟运行、联盟效应三方面的权重均为0.333,而子准则层方面权重不同。联盟组建主要包括外部支持(0.388)、自身条件(0.396)、成员选择(0.215),联盟运行主要包括联盟管理(0.623)、成员关系(0.239)、知识学习(0.137)。其中对联盟运行绩效影响最大的是联盟管理、外部支持和自身条件,说明这三方面对联盟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联盟效应主要包括经济效应(0.164)、集成效应(0.539)、产业效应(0.297),其中集成效应超过0.5,可见联盟发展注重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且有显著成果。综合来看,联盟研发经费比例不断增加D8、联盟制定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D15、联盟制定了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D16、新产品项目开发数量增加D29、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增加D30占总权重分别为7%、9%、6.4%、9%、5.1%,均超过了5%,意味着这5个指标对运行绩效也有较大影响。其次,政府引导联盟制定发展规划D1、联盟成员有良好的历史合作经验D11、联盟成员之间经常性交流沟通D19、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数量D31、培养产业相关人才D34这几个指标占总权重的比例在3%~4%,对运行绩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4 发展对策分析

4.1 引导联盟发展规划制定

政府应发挥第三方宏观调控作用,引导联盟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和引导联盟各成员开展合作,完成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克、完善产业技术标准、延伸产业链条等。同时政府还应制定联盟合作的优惠政策,以增强联盟成员间的协作。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充当监管者的角色,设置专人处理联盟管理有关事务,以防联盟中管理权责不清,管理混乱,从而提高联盟的运行效率。

4.2 构建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联盟成员合作的基础,能使联盟成员最大化共享知识资源以及获得应有的自身利益,从而使联盟更趋于稳定。一旦分配不合理,将会引发各成员间的利益冲突,甚至终止合作。因此,联盟需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联盟良性发展。利益的分配不仅包括合作产品及其利润的分配,还包括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分配,如专利权、品牌、商标、顾客群、顶尖的技术资源等。具体分配应注意:首先,要成立联盟管理委员会,并由其来确定正当公平的分配机制。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利益分配的考量因素,综合考虑各成员投入产出情况,对具体成员进行评定其利益价值,保证各方利益相对公平合理。再次,要考虑不同的联盟发展模式中,重要成员的主导作用,如政府主导的产业联盟中,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需由专门的评估小组,持续地跟踪检查,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各成员的权益和相应的分配比例。而由企业主导的联盟,可由第三方来核定各成员的投入、产出、各类资产的归属、项目的完成情况等,最终确定分配比例。最后,借鉴南京、苏州等地成功的联盟运行经验,参照其利益分配机制,保障联盟成员切身利益,使其满意度较高。

4.3 健全联盟风险共担机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建、运作都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联盟运营不畅,甚至对联盟发展构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健全联盟风险共担机制,尽量使风险最低化,影响最小化。这就要求不仅对联盟风险具有识别、预警防范的能力,还能对已识别的风险做到各成员共担、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联盟存在的风险包括内外部风险,如合作伙伴选择失误、联盟缺乏长期规划、联盟协调能力不足;市场需求波动、扶持政策发生变化、经济不景气、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等。针对合作伙伴选择失误这类风险,需要在对方申请加入联盟前进行全面考核,筛选后确定合适的合作伙伴。针对联盟缺乏长期规划,要求联盟在创建初期提交联盟发展规划,并由政府或第三方评估其可行性。针对联盟协调能力不足,增强联盟成员间沟通交流,或由政府出面来协调跟进。针对市场需求波动、扶持政策发生变化、经济不景气、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等风险,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提升联盟竞争力,随时准备应对各种不可控力,化危机为机会,将此类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4.4 加强联盟成员交流沟通

联盟成员间保持交流沟通有助于实现联盟合作目标,提高成员间合作效率与效果。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能够提升成员联盟组织认同感,加深各自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会使得成员之间的共享知识、资源等意愿更强烈,从而使联盟合作效率更高。首先,善于利用平台,借助互联网、共享数据库等相互了解合作伙伴的发展情况、技术资源、研发能力,增加了解。其次,利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进行沟通协调,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推动联盟项目顺利进行。再次,各成员之间也要加强宣传,加深彼此了解,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可以到大学和科研院所推广最新的产品,或寻求科研技术方面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院企合作,运用最新理论指导实践的开展;大学和科研院所也可走进企业,带去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新产品研制成功,发挥带动作用。

4.5 培养联盟产业相关人才

联盟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在于吸引人才、提升人才学习能力、拓宽交流沟通渠道、允许人才流动。首先,出台人才吸引专项政策,提高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入比例,吸引其参与联盟建设。其次,联盟内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各类资源下载,供成员免费学习,同时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研讨会等,帮助内部成员交流、解答疑惑。对外,通过组织跨联盟的学习交流会帮助成员与外界交流学习,借助外部资源获取联盟发展需要的数据资料,获取更多知识和经验。再次,建立成员培训制度,使内部人员接受培训变成常规化工作,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讲座和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定期考核,将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以促进工作人员自觉学习。最后,联盟内部制定相应的人才流动激励政策,允许成员之间人才流动。比如从企业中挑选技术骨干或高管到大学任教,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邀请科研院所或大学专家学者到企业开讲座,与企业员工交流最新科研创新成果。建立校政企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围绕企业实际的研发问题展开课题或项目研究,加强产业技术攻关。

猜你喜欢
准则权重效应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懒马效应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