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龙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神话是人因危难而在异常精神状态中借助神的智慧和力量排除危难,进而产生的集体性故事[1]。武术神话是人因武术危难而在异常精神状态中借助神(师父)的智慧和力量排除危难,进而产生的集体性(门派)故事。而当类似危难再次来袭,人们也会根据异常状态下排除危难的经验来处理眼下的危难,这就是仪式。神话学家坎贝尔指出“仪式是神话的执行”,参与仪式就是在直接参与神话[2]。举行仪式的目的就是用神话中神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现实的危难。当然,仪式中的危难解决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也是积极的应对,结果如何为未可知(我们看来如此,而仪式中的人们则深信,他们别无他法)。如将童男童女祭祀给河神,之后下不下雨,什么时候下雨未为可知。但是结果上,仪式性的危难排除,让深处恐惧之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得以安慰、宣泄,因为仪式中的反常的行为,释放了人们紧张压抑的心理压力。其中异常的行为就有专门针对想象中的危难的动作。当然,这些专门针对想象中的魔鬼的行为,包括一系列的威慑、驱赶、杀死魔鬼的动作。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武术动作。胡小明先生的体育人类学团队为此提供了证据,如少数民族纳西族东巴跳驱瘟疫仪式、侗族“抬棺人”中,巫师威慑、驱赶、杀死魔鬼的动作,与当地流传下来的武术动作高度相似[3-6]。
可见,因为无法排除危难而处于深度恐惧中的人们,会用祖辈流传下来的仪式来积极应对,以象征性地威慑、驱赶、杀死引起危难的魔鬼,从而至少使人群中弥漫的恐惧得以缓解和消除。之后再以全新的精神状态继续生活。这就是仪式的重要作用之一:排除恐惧。人类学家也有调查发现,吸毒上瘾的瘾君子通过仪式的洗礼也能够对心理上顽固的毒瘾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7-11]。
仪式之所以对恐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因为有认同,是认同在仪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认同被认为是宗教体验之内核,也是使神圣得以制度化的核心所在[12]。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认同的共性,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13],是人们行为和动力的持久源泉,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14]。因而,认同也是一个心理范畴,体现在行动中[15-16]。那么,认同是对仪式,包括对仪式中的神、神的智慧和力量的承认、接受、皈依,这就是仪式认同,也即神话认同,属于文化认同[17]。而由一系列动作威慑、驱赶、杀死魔鬼的动作的仪式认同(神话认同)就是传统武术神话认同。
那么,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就是接受、认可、皈依并积极采用武术神话中的序列行为来排除因危难产生恐惧的自觉力量,深信自己皈依(信仰)的神的智慧和力量已经附体。需要强调的是,当前的危难是难以排除甚至无法排除的,此时的人们处于深度恐惧之中,认为一种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正在威胁着自己,即神话里被认为的魔鬼。同时,此时深处恐惧的民众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根据祖辈流传的经验,采用执行仪式,积极地、象征性地来排除危难。这样,他们因危难产生的恐惧在仪式中得以慢慢缓解、消除。
2020 年初,中国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截至2020年10月10日,已经致使全球37 168 618 人确诊(中国91 284 例,海外37 077 334例),死亡1 073 644人。新冠疫苗尚未全民接种。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简没有应对的特效药,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众的恐惧,尤其是体现在患者身上。在抵抗新冠肺炎的全民战役初期,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民众通过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武术,激活了上文说到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也就是说,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这种心理力量促使陷入新冠疫情恐惧中的民众摆脱恐惧,在他们内心灌注了威慑、驱赶、杀死新冠病毒的力量。
那么,新冠疫情期间习练太极拳、八段锦中蕴含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被激活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根据对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四个标准:神的智慧、危难、异常精神状态、积极性动作。首先是习练太极拳、八段锦里蕴含的神的智慧。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1929)中记载[18]:“陈奏庭,名王廷,明庠生,清入武庠,精太极拳。往山西访友,见两童子扳跌,旁有二老叟观,公亦观之。老者曰:客欲扳跌乎。曰:然。老人命一童子与之扳跌。童子遂搂公腰,亮起用膝膝公,气海者三,将公放下,忽老幼皆不见。”显然,这是一则神话,里面蕴含着太极拳的基因,描述膝关节、丹田的重要性以及忽不见的重要性(见图1)。
图1 陈王廷练功图Figure 1 Chen Wangting’s exercises
八段锦的神话,则在北宋时期洪迈的神怪小说《夷坚志》中有记载。大意是有名叫李似矩的起居郎(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效仿方士熊经鸟申之术。常常夜半时分习练八段锦,也就是嘘吸按摩,能够安乐长身。嵩山王真人化身为他的亲事官,指导他习练八段锦,之后再也不见。其中八段锦的至要妙处,则是不可知的——“吾所能及也”[19]。太极拳、八段锦中神话的智慧,相信能赢,相信能安乐长生,这是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力量的核心所在,而且是潜意识的存在。
其次,民众习练太极拳、八段锦抵御的新冠病毒的所知是有限的,没有特效药。在仪式(神话)中这就是所谓的无法解决的危难,使得民众措手不及。专家认为新冠病毒非常狡猾是因为它需要经过反复核酸检测才会发现,感染消化道,患者的很多接触者无症状但是可能传染给他人,深度潜伏可躲过一般流行病学观察期[20]。2020 年2 月24 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组长梁万年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用现有知识是无法应对新冠病毒的,因为这个“病毒不简单,很狡猾”[21]。2020 年2 月29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与世卫组织的新冠肺炎联合考察报告指出,“传染源、致病机理与病毒毒力、传播动力学、感染风险因素、检测与监控、实验室检测与诊断”等方面仍然存知识局限。
再次,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的民众处于异常精神状态。正因为对新冠病毒的所知有限,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特别是因为新冠疫情钻石公主号上的游客们被隔离在无垠的海洋上漂泊了20 多天,被称为“病毒监狱”“漂浮的监狱”[22]“恐怖游轮”“人间地狱”,到处弥漫着恐慌。一名英国乘客在Facebook 发布自拍视频说,“很多乘客都遭到了幽闭恐惧症的侵袭,抑郁症开始在船上蔓延”;一名华人女乘客的情绪崩溃,“我必须痛哭,才能稍微消解焦虑和恐惧”;加拿大乘客表示,“我感觉四面的墙壁正在向我迫近”。2020 年2 月11 日,从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出院的三位患者谈到他们在隔离病房治疗期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些恐惧、不安。2020 年2 月12 日,清华大学心理学博士张英俊认为新冠疫情患者会产生死亡焦虑,以及愤怒与抑郁情绪[23]。2020 年2 月14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张忠德发现,患者们通常表现出焦虑、失眠、腹胀、没有胃口[24]。这样的表现,在神话里就是异常精神状态(生理心理学称之为应激状态)。
最后,民众通过习练太极拳、八段锦来积极地应对新冠疫情,而不是坐以待毙,虽然没有立即威慑、驱赶、杀死新冠肺炎病毒(象征性地应对,一次或几次太极拳、八段锦最多是心理上的作用)。在被隔离的“病毒监狱”钻石公主号邮轮里,在恐怖氛围蔓延全船之际,已被隔离6天的中国老大爷,在几平米的小房间里习练太极拳。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合肥人民医院、苏北人民医院等隔离区的患者,都习练太极拳、八段锦。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认为,面对新冠疫情里的恐惧,可以用正念、瑜伽、太极拳等积极的认知来应对[25]。
可见,新冠疫情里人们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被激活的过程:先是人们有打太极拳、八段锦能赢、安乐长生——不死的潜意识;当未为可知的新冠病毒凶猛来袭;接着形成了恐惧——进入异常精神状态;再接着是恐惧促发潜意识,不自觉地、积极地打起太极拳、八段锦;最后象征性地威慑、驱赶和杀死未为可知的凶猛的新冠病毒。也即新冠疫情中的人们在潜意识里承认、接受和皈依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八段锦,危难来袭而积极地打太极拳和八段锦,以排除因疫情而产生的恐惧。
认同的主体即谁在认同这个心理力量(潜意识)下有了积极的行动。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主体,就是谁在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这个心理力量下有了积极的行动。在新冠疫情期间,首先是老年人打太极拳来积极应对为未可知的病毒带来的危难。比如“恐怖游轮”里的老大爷在几平米的小房间里习练太极拳。在武汉方舱医院隔离区习练太极拳,其带头的是一位患者老大爷。说明老大爷平日里就有对传统武术太极拳的承认、接受和切实的行动,太极拳在老年人的潜意识里是一种应对难以解决的危难的动力源泉。其次是医生普遍性地习练太极拳和八段锦,特别是中医医生。这就是群体性的认同主体了。武汉中西结合医院里医生给隔离区人们的防疫手段里有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的习练步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中医传承中一直有对太极拳、八段锦的认同,尤其是对八段锦。钟南山院士早在2008年经过研究发现,打太极拳对慢阻肺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钟南山院士关于打太极拳对慢阻肺有疗效的视频在各大网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再次是体育部门的教师主体。体育部门教师是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主体,也是群体性主体。如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居家健身”号召,助力全民战“疫”,中国武术协会推出了太极拳(八法五步)视频[25]。众多大学的武术系都推出了太极拳、八段锦练习的视频,如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世界冠军教练贺天津示范)、华南师范大学体科院(国家级运动健将林俊良示范)、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研究中心主任黄康辉示范)、上海体育学院(太极拳队教练谢业雷示范)、武汉体育学院(石爱桥、谢传德示范)、河南大学武术学院(洪浩院长示范)、华东师范大(李富刚博士示范)、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常州大学、沧州师范学院、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等。武术培训机构也推出了太极拳视频。另外,还有中医药相关的单位也推出太极拳视频。最后是国家主体。在2019 年10 月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中华民族博大的智慧。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工作者奔赴前线,取得了可喜成绩。2020年2 月11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医力量》一文,介绍了中医药在疫情期间对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恢复期康复发挥的重要作用。2020 年2 月13 日,中央应对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2020年2月14日医疗救治专家组,召开了第2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取得的重大成绩。
可见,在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这个心理力量促使下(潜意识)有积极行动的主体,是由老年人个体的主体到医生、教师等群体性主体,最后出现了国家主体。可以说,新冠疫情的恐惧,使得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内在凝聚力。
凶猛狡猾、未可知、不确定的新冠病毒来袭,激活了国民个体、群体以及国家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为不同层面的主体释放出了多样性的价值。第一,传统武术神话认同明显改善了新冠病毒造成的被攻击死亡的恐惧。“恐怖游轮”钻石公主号里几平米房间里的老大爷习练太极拳来“修炼耐性”,相信自己可以坚持到下船那天。武汉方舱医院、苏北人民医院、安徽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等医患打太极拳、八段锦排除心里的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焦虑,而习练太极拳、八段锦配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指出,打太极拳、八段锦序贯疗法(邓铁涛、张敏州、郭力恒)对隔离区患者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腹胀有明显改善。而这正是传统武术神话里蕴含的智慧使然,如陈王廷太极拳神话里的讲到的“二老叟”“两童子”“公”是神、阴阳二极的隐喻(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幼皆不见”是指处在忘我的异常精神状态中。太极拳的智慧就是敬仰祖师、松腰、膝肘合、意守丹田,进入忘我的武术最高的本能攻击状态,哪还有什么恐惧。李似矩八段锦神话中则有“方士熊经鸟申之术”“嘘吸按摩”“嵩山王真人”“至要妙处,非吾所能及也”“不见”,是讲八段锦悠久的历史来源五禽戏(仿生虎鹿熊猿鸟)、导引术,练习方法,至要处妙不可言(道可道非常道),达到一种“无”的状态,当然无恐惧。再次强调,明显改善紧张、焦虑、失眠等恐惧表现,不是说对身体就没有其他好处,实际上太极拳、八段锦的运动配合腹式呼吸,对保持身体康健也有良好作用。
第二,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尚武养生记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的太极拳、八段锦挺身而出,强化了中华民族心理深处那面对天灾、攻击、生死的危难而积极应对的历史记忆。陈王廷太极拳神话的“访友—遇老叟童子—气海者三—不见”的故事情节,是神话学家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总结的“离开—磨难—奇遇—归来”的英雄故事情节的中国化。这种故事情节的神话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如近代的八卦掌神话《董海川深山仙授神力天下无敌》、形意拳的神话《姬际可黄河滩遇异变神枪小将》、唐朝的少林武术神话《僧稠抱金刚飞檐走壁锡杖解虎》、春秋时期的神话《越女与白灵猿对剑悟手战之道》,等等。这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遇到异己力量攻击的危难时的智慧和力量。八段锦神话中的“方士熊经鸟申之术”“嵩山王真人”“长生不老”等元素,更是将中华民族的战国时代的行气、汉代的导引术和五禽戏、道家追求长生不死的养生健身远古智慧代代相传。这种传统武术神话中攻击斗争意识、崇力尚武的精神在新冠疫情新闻报道中可见一斑。《众志成城:战“疫”,中国必胜》(人民网)、《战“疫”的一天》(环球网)、《战“疫”观察》(大众网)、《战“疫”,我们在行动》(中国军网)、《战“疫”:请你选择信任》(中青在线),视频《人民战“疫”》(新华网),纪录片《“疫”战》(优酷视频官方)等。而传统武术神话中的养生、健身智慧在各大媒体的宣传中也是铺天盖地。特别要说的还是在被称为“病毒监狱”的钻石公主号上英国70多岁的老人Abel先生,每天在社交账号上的直播有上万人观看,其中他的妻子就经常习练太极拳[27]。可以看出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不但强化了民族尚武养生记忆,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正如德国哲学家谢林说,“一个民族,只有当它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时,才成其为民族。”[28]
第三,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排除危难的向心力。神话本身对民族、国家就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刘锡诚,2003;叶舒宪,2006;)。新冠疫情一暴发,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被激活,就迅速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排除危难的向心力。即使是处在未为可知、不确定的病毒攻击的恐惧之中,但是内心已经在柔缓的太极拳动作和八段锦平静的呼吸导引之下,与面对危难攻击、生死考验的古老智慧合二为一。面对危难攻击、生死考验的智慧核心将千千万万深处危难攻击中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共同排除危难而形成了向心力。
被新冠病毒激活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在迅速传播的过程中结合了现代科学。第一,融入了体育科学。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在用传统知识如言传身教、重在体悟的方法传承着太极拳、八段锦。现代社会,从客观、实证的角度认识太极拳、八段锦在生理学、教育学、行为学、医学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体育科学知识,和民间传统知识结合起来了。新冠疫情一暴发,体育科学帮助人们提高了对太极拳、八段锦在民族历史文化、锻炼效果上的认识,从而激活了更多的人的认同。比如钟南山院士团队关于太极拳对慢阻肺疗效研究成果,对太极拳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更是激励了民众习练太极拳。再就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发起的抗击疫情居家健身行动中,各武术协会、各高等院校以及众多的中小学的武术教练、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普及、加深了人们对太极拳、八段锦关于民族历史文化、锻炼效果的认识。还有各武术培训馆校也为太极拳、八段锦的传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第二,融合了中医内容。国家提倡的“武医结合”在恐惧之中自然融合在一起了。这里的医主要指中医(据统计全国有4 900 余名中医医务人员支援武汉),也即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融合了中医。新冠疫情下打太极拳、八段锦的最大作用在于心理调节,宣泄紧张、恐惧带来的压力,效果如何,可以在中医治疗患者身上得到明显体现。用事实向大家证明打太极拳、八段锦对缓解患者的焦虑、失眠有明显改善,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武医融合”不是突然插入,只是回归、再现或者强调、凸显。第三,利用了科技手段。习练太极拳、八段锦蕴含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精神力、自信力、凝聚力被新冠疫情激活后,传播的载体、渠道是现代科技的。最为明显的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响应国家号召居家抗疫健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组织发起的网络教学直播课程,由历届世界、全国等级别太极拳比赛冠军示范的视频(配乐、灯光、色彩),将包括宣泄压力和展示艺术魅力的太极拳、八段锦带进了更多人的实际练习之中。
我们发现,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主体已经从个体性的老年人扩展到了群体性的医生、教师,再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主体了。但是这些不同层次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主体,其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属于完全主动性的认同(是对未可知、不确定病毒的下意识地积极应对)之外,群体性主体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主动性是不完全的、不足的。医生群体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中,中医医生的主动性要比西医医生强,老中医的认同的主动性最强。诸如邓铁涛老先生对非典疫情期间的中医应对疫情效果总结了“四个零”(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而其中医疗法中就有传承悠久的八段锦序贯疗法。再如路志正老先生也有传承创新的路氏八段锦。教师群体中武术院系的教师要比其他院系的主动性要强,其中太极拳正宗传人的认同性最强,诸如孙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93岁的老奶奶孙婉容(孙禄堂嫡孙女,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担忧新冠疫情传播,亲自在家录制孙氏太极拳响应“抗击疫情,全民健身”号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主动性要比其他部门要强。
这就是说,新冠疫情来袭,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方式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被动认同。被动性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是不长久的,很可能是暂时性的。新冠疫情一旦解除,被动性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就可能慢慢地消退以至消失。有些被动性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其认同对象是传统武术神话中技术性的内容,追求表面性的效果如力量增强的技击效果。真正完全性主动的传统武术神话认同所认可的对象,是传统武术神话中的核心的智慧层面的内容,气海喻指二极的中间(丹田)有平衡的意思,忽不见喻指太极拳练习要不断反复练习,进入一种空无的境界或者本能境界。
要转变传统武术神话被动认同的方式,那就得重估传统武术神话的价值,即提高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对象的合法性。第一,加深对传统武术神话价值的认知。目前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是新的时代课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武汉建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也是典型的传统医术神话认同。田兆元教授认为,两所战“疫”医院名字“雷神、火神”,就是借助楚国的神话传统、民俗传统,中国的医学传统、创世神话传统,用很强大的精神力量,振奋民众精神,激活古老的文化传统,以面对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28-30]。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传统医术神话认同相比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前者更深厚更强大,后者则显隐晦和薄弱。这就要求传统武术神话对自己价值的认识要重估、加强。
第二,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要心存敬畏。我们已经知道传统武术神话的价值体现了精神资源。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实则为一种精神资源。认同这种精神资源在于对神(祖先)要心存敬畏。敬畏神,神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传给你。太极拳神话中,遇到的两老叟的隐喻是祖先,要得到祖先的智慧和力量,就要听命于老叟,才能掌握扳跌的诀窍,了解膝、气海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进入异常状态的“忽不见”。
第一,对传统武术神话的认同不等于迷信。“雷公太极拳”的博主面对新冠疫情在楼道里打太极拳不戴口罩,声称“有人问我太极拳能不能消灭病毒。确切地说不会消灭,而是与病毒和睦相处,加快身体循环,让身体最快地适应病毒带给身体的不良反应,使身体不出现恶性病变。雷公太极拳所谓的雷神,是身外之神,异己之神,没有通过反复身体运动和意识改变到某一极点而故意想象出来的神。用传统武术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上身,没有功夫。说出来的神,可能就是邱丕相教授所批判的那种有害的神秘主义[31]。第二,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不排斥其他力量。时代在变,科技在发展,传统武术神话认同是人们面对新冠疫情恐惧的首要的精神力量。但是新冠病毒尚且存在很多未知因素,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手段来抵御这个病毒。习近平同志2020年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所强调的:“通过这场硬仗,掌握更多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32]第三,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不能独善其身。新冠病毒攻击的是整个世界的全人类。新冠疫情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了。首先,在全球已经有中医的国家和地区积极采取中国国内一样的措施,在治疗方案里自然而然融入习练太极拳、八段锦,在这些国家的孔子学院像国内一样聘请该国世界太极拳优秀选手示范、宣传、带动、激发这些国家本民族传统武术神话认同。其次,传统武术神话认同的对象不仅仅是太极拳、八段锦,不同人、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历史上都有战胜危难求得安乐长生的传统武术神话。在面对未可知、不确定、狡猾的新冠疫情暴发形成的恐惧时,首先要由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这种精神力量来唤起他们意识中本民族英雄的尚武健身养生记忆,凝聚他们对抗恐惧、战胜恐惧的向心力。
新冠疫情来袭,人们通过习练太极拳、八段锦来驱除病毒带来的恐惧,明显改善了病毒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心理,唤醒了民众心底那种民族英雄尚武、健身养生的历史记忆,凝聚了民众驱除危难、战胜病毒的向心力。但是,我们也发现传统武术神话认同这种精神之力还是比较薄弱,相较医术神话认同,带有很大的隐含性、被动性。这是因为从五四以来人们就对传统武术神话产生了偏见,缺乏对传统武术神话核心价值公正的评价。在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文化自信战略下,我们应该首先要有神话自信,从神话自信中寻找战胜危难的精神力量,心存敬畏,探索科技,反复习练传统武术,使得传统武术神话认同从被动变主动,从薄弱变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