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生活

2021-04-08 03:23韩永明
芳草·文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巴尔扎克信赖细节

韩永明

有人把作家分成兩种类型:靠才华写作和靠生活写作。这种划分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一些作家,并不依赖许多生活,或者说他只有很少一点生活,却有持续不断的创作力,而另有一些作家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没有了生活也就无法创作。

我便是靠生活写作的那一种。回想了一下,我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我的生活和我身边人的生活,甚至有不少人物、故事和细节也都有生活的来源,有些甚至是采访中所得。《滑坡》《移民风波》,就是采写报告文学后的副产品,这有点像是应了那句话:新闻结束的地方便是文学开始的地方。

我说信赖生活,除了对于自身才华的怀疑,也有其他原因,譬如说,我固执地认为,表现生活是文学的天职。也正是因为表现了火热的、沸腾的、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生活,文学才显得迷人,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恩格斯说的也是生活,是巴尔扎克的作品呈现了当时法国人全部的生活。

同时,我还觉得,一部作品的好坏,与作品的生活气息有很大关联。一部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读者阅读的在场感会明显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也会大大增强。读《金瓶梅》,我觉得最让我折服的是里面的生活。里面各色人物,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衣服是什么料子,绣的什么花,饼是怎么做的,花是怎么绣的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生活的魅力是作品魅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又譬如赵树理“像驴粪蛋上下了霜”的比喻,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里陈奂生拿招待所的沙发出气这些源于生活的细节,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正因为如此,“有生活”也被看作评价作品的标准之一。

更重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比作家的想象更富创造力。刘勰说作家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现实生活远比作家的想象力要强大得多。特别是在当下,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社会的变化和人的心理变化,生活的诡异、现实的怪诞,常常会突破想象的边界,让人始料未及。

除开现实令人着迷的创造力,对生活的熟悉也是信赖的来源。近几年,我写得最多的是农村题材。其原因就是我熟悉农村生活。被关注的作品,也大多是农村题材。譬如,《爸爸》《望烟》《看天的女人》《春天里来》《大事》等等,可以这样说吧,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几乎都有原型,很多细节直接来自于我的耳闻目睹。这令许多了解我的朋友羡慕。一次,一位作家朋友便这样说,你老家那个地方好,偏僻,常常出些稀奇古怪的事,随便挑一两件事写一写就成了小说。我不认为他是在贬低我的小说,相反,我承认他的话有道理。如果我不是住在那里,我不熟悉他们的生活,我是写不出来这些东西的。

这里就要说到《我们结婚》了。这篇小说中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我之所以写他们,把他们写成文学人物,不是因为故事的离奇,是我觉得他们的身上,携带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痛点和亮点,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在现代化、城市化、乡村振兴的进程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表现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人的精神图谱。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乡下人”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我感到,当下中国,无论是在一个怎样的乡村,可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雨村只是乡村中国的一个小小的点,而这些乡村也正好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呈现这种变化,尤其是在文化嬗变的过程中,平凡人精神的变化,我认为是有价值的,也是很重要的。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信赖生活,我能够感到平静里的沸腾,也能听到沉默中的呐喊。相信从生活中来的东西,比从观念中来的东西更有质感,也更符合逻辑。生活像列车一样轰轰烈烈向前,我们都是乘客。作为乘客的我们,除了紧随列车向前,最好的姿态便是信赖生活。像农民信赖土地一般质朴,也相信土地里终会生长出庄稼、花朵和树木。

猜你喜欢
巴尔扎克信赖细节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简析信赖保护原则
在云水谣收笼一个雨季
巴尔扎克答学生问
时尚细节
巴尔扎克的爱好
巴尔扎克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