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 蕊,王文文,卢 彬,曹雪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菌落总数是食品的卫生指标之一,反应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菌落总数的测定看似简单,但由于食品基质复杂,微生物受损伤程度不一,恢复能力不同,所需要的营养要素不同等,要在同等条件下把所有的细菌都培养出来,实属不易[1]。目前,我国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检测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16)、 《进出口食品中菌落总数计数方法》(SN/T 0168—2015)、 《出口饮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计数方法 疏水栅格滤膜法》(SN/T 1607—2017)以及《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 方法一》(SN/T 4544.1—2016)。
国际上,美国AOAC 标准中关于菌落总数比较多,主要有《食品化妆品细菌总数螺旋平板法》(AOAC 977.27—1981)、《食品细菌总数滤膜法》(AOAC 986.32—1987)、《食品中细菌总数的Redigel 果胶法》(AOAC 988.18—1990)及《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再水化干膜法》(AOAC 990.12—1994);加拿大食药局采用的是《食品菌落总数3M 法》;英国菌落总数等同采用了ISO 4833—2013;我国的标准也是以ISO4833—2013 为基础,修订完成的。
大肠菌群是一群革兰氏阴性、杆状、无芽孢、兼性厌氧及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细菌的总称。它并非细菌分类学上的命名,也不代表某一种或某一属的细菌,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用语,特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和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一群细菌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又叫产气肠杆菌属,包括阴沟肠杆菌和产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一部分和沙门菌属的第Ⅲ亚属(能发酵乳糖)的细菌。它们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但都来自粪便,且与肠道病原菌的生活能力接近,故可作为食品、饮水等被粪便污染的间接指标[2]。
大肠埃希氏菌是大肠菌群中的典型种,除大肠埃希氏菌外,大肠菌群的主要成员是产气肠杆菌和若干柠檬酸杆菌等。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1即可检出大肠菌群[3]。在具体鉴定时,一般规定产酸、产气的条件是37 ℃下48 h;美国标准规定产气的条件是35 ℃下48 h;英国的细菌学家进一步规定氧化酶为阴性,在胆盐或其他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能进行好氧或厌氧性生长;而英国乳品微生物学家则除上述要求外,还规定乳糖发酵的温度为30 ~35 ℃[4]。我国大肠菌群检测GB 4789.3—2016 是参考ISO 4832—2006 和BAM:Enumer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Coliform Bacteria(2002)的内容修订完成,分为MPN 法和平板计数法。
样品来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 质控样:FTQC-03-02 乳粉中的大肠菌群,FTQC-02-02 乳粉中的菌落总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CAIQ质控样:QC-FD-004 乳粉中的大肠菌群,QC-FD-002 乳粉中的菌落总数)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能力验证样品:20-A030 乳粉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20-E690 乳粉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和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均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钠,购自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3MPetrifilmTM 试纸片,购自美国3M 公司。
IGS400 恒温培养箱(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LDZM-80KCS-2-01-00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操作步骤:无菌开启西林瓶,立即(1 min 内)加入少量(2 ~4 mL)稀释液(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液)进行再水化,稀释液合计40 mL,待溶解后,吸出放入无菌瓶中,反复用余下的稀释液清洗西林瓶内壁,回收清洗液放入上述的无菌瓶中,此溶液即是待测样品原液(针对定量检测项目,该40 mL 液体即为待测原液,即100),再按照无菌操作稀释至10-6。全过程20 min 内完成。将上述制备的40 mL 待测原液按照标准方法GB 4789.2—2016 和GB 4789.3—2016 进行后续试验。
将CICC 和CAIQ 的质控样品,按GB 4789.2—2016 标准方法检测菌落总数,观察不同培养时间对两种质控样品菌落计数结果的影响。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能力验证样品,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和3M 试纸法测定菌落总数,每个样品做6 个平行,取平均值,同时用质控样作为参照。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能力验证样品,参照GB 4789.3—2016,分别采用MPN 法、平板计数法和3M 试纸法进行测定大肠菌群,每个样品做双平行试验,每组试验各设2 个空白对照,同时用质控样作为参照。
样品分别来自CICC 和CAIQ 质控样品,按 GB 4789.2-2016 标准方法检测,观察不同培养时间对两种质控样品菌落计数结果的区别,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时间对菌落总数计数结果的影响表 (单位:CFU·g-1)
如表1 结果所示,CICC 的样品培养24 h 和培养48 h 计数结果差别不大,24 h 时有少量的菌落较小,计数时可能会有遗漏,造成结果偏小。CAIQ 的样品培养24 h 计数结果与标准值差别不大,培养48 h 后由于平板上有大量的片状菌,直径为1 ~2 cm,大量的片状菌将24 h可以明显观察到的菌落形态较小的菌(直径为0.5 ~1 mm)全部覆盖,基本不能计数[5]。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除水产品外,菌落总数的计数时间为48 h,不同的样品培养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培养24 h时应对菌落先进行一次预计数,培养48 h 时再对其进行一次计数,若48 h 计数时没有片状菌落的计数干扰以48 h 计数结果为准。若48 h 时菌落形态依然很小,肉眼难以计数,说明样品中的菌落有可能属于休眠或受损状态,应延长培养时间至72 h 再计数。
如表2 所示,使用3M 试纸检测结果值总体上要比使用平板计数法得到的值低,但结果值与质控值接近,说明3M 试纸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检验结果比较可靠。
表2 菌落总数2 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表(单位:CFU·g-1)
样品为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能力验证样品,试验空白对照大肠菌群数均为零,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大肠菌群3 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表
如表3 所示,3 种检测方法对比之后,MPN 法结果值与质控标准值接近,说明MPN 法选择性高,与平板计数法之间无明显差异,相比较而言,3M 试纸片法方便快捷,可在检测实验中作为对照或参考。
菌落总数在进行能力验证时,应充分考虑样品中可能会添加的蔓延菌和生长迟缓细菌,因此在培养时间和观察上应该注意,必要的时候加入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或覆盖一层培养基来有效抑制菌体蔓延[6]。培养基中若要加TTC,计数平板不得超过 300 CFU·g-1,否则平板上的菌落会呈色减弱或不呈色[7]。有时为了区分样品和菌落可采用冷培养平板作为对照。另外,培养基倾注的温度与厚度是实验正确与否的关键,温度过高会造成已受损伤的菌细胞死亡,若培养基太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水分蒸发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应注意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另换一支吸管,以保证样品稀释倍数的准确性。
大肠菌群MPN 法初发酵实验,对于产酸未产气的发酵管,可以用手轻轻拍打试管,如果有气泡沿着管壁上升,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这种情况在初发酵时,容易产生,此时可能会受到试管内小倒管管口完整性、小倒管外是否有沉渣等影响,应进一步做验证实验[8]。大肠菌群中典型菌落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建议检验人员初次实验时取这4 种细菌进行阳性对照试验,注意观察并记录典型大肠菌群形态,区分出典型菌落和可疑菌落。
此外,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计数时,还可能出现高稀释倍数培养皿细菌数与低稀释倍不成10 倍关系,或高稀释倍数培养皿细菌数高于低稀释倍数[9-10],这可能是检验过程操作有误或者样品中还含有防腐剂,此时的计数结果不应作为检测报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