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婷
(东莞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000)
部分孕妇妊娠期的血压可能升高,临床称其为妊娠高血压病,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在2016年有较大的改变,全面放开了二孩的生育,因此部分女性尽管年龄已超过40 岁依然还有生育意愿。人的血压本来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加之现代社会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来自职场与家庭的巨大压力,都可能造成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病,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这种疾病随着胎儿的生长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妊娠20周及更大的周龄,且妊娠高血压有着与普通高血压相似的表现,除了可测量的血压增高外,肾脏也同样是主要受累的器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出现蛋白尿,进而因为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发生浮肿等。患者的脑部同样受到威胁,可能出现抽搐,更严重甚至发生昏迷等情况,不仅影响妊娠结局还危及孕妇生命[1]。与原发性高血压一样,目前临床还未对其发病机制达成一致意见,有待更多深入研究,但目前比较主流的意见是患者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后,无法正常进行自我修复,特别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变化被接受程度最为广泛,有研究认为一旦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失调,就有可能出现血压升高[2]。妊娠期间,孕妇的激素分泌自与非妊娠时期不同,基础代谢率更高,多种激素分泌发生改变[3]。而激素又通过复杂的网络影响到机体各个系统,例如免疫系统等[4]。而免疫系统的指标又相对于激素更加容易进行检测,因此本研究选用了炎性因子与补体,来分析它们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关系。
研究对象选取自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所有产妇,均为回顾性样本,将产妇病历按照是否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分类,随机抽取80 份病历资料以作对照,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 份病历资料以作为正式研究,在这200 例患者中按照程度不同,进行更详细的划分。其中轻症组共148 例,涵盖了从轻度到中度子痫前期;重症组共52 例,这部分尚为子痫前期但已到重度。病历记录体现出的三组患者年龄与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研究依据人卫第7 版《妇产科学》[5]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确诊与分类。排除标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先天心功能不全;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有样本的检测都为患者入院时采集,全部按照日常采样标准进行,空腹时间、抽血时间与未参与研究的患者一致。采集到的样本送检验科,水浴箱中析出血清,离心充分沉淀血细胞与纤维蛋白丝以后,取血清上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的所有项目,必须依照说明书按时滴加终止液,并严格使用酶标仪进行比色,将比色结果用酶标仪进行计算后输出。
1.3.1 ELISA 检测项目 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患者外周血中间白细胞介素(IL)-12和IL-4 水平。
1.3.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项目 患者外周血中补体中的C3、C4 水平,免疫球蛋白(Ig)G、A、M 所有样本均由有资质的检验师进行操作,并且在检验后进行过复核才发出报告。
采用SAS 18.0 统计软件处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用Spearman 检验分析相关性,精确Fisher 检验来分析率之间的差异,三组之间均数的差异用ANOVA 检验,若三组之间不完全相同,则进行SNK-t检验进一步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ANOVA 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所有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变化,其中从对照组到重症组依次升高的为TNF-α、IL-12 及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次降低的为:IL-4、IgG、IgA、IgM、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炎性因子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别(±s)
表1 炎性因子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别(±s)
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探讨孕妇不同程度的血压水平是否与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相关,结果显示相关性在±0.7 以上的项目为TNF-α(r=0.746,P=0.037)、IL-12(r=0.709,P=0.021)与C3(r=-0.723,P=0.004)。
随着人们对孕期健康越来越重视以及生育年龄的延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临床上不仅常见,且受到医患双方都高度重视的疾病,在产前检查中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项目。目前暂时没有发现具体的发生机制,但可见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孕妇的全身小动脉可发生持续的痉挛收缩,这种收缩又将造成血管内皮受损[6]。有研究指出炎症因子也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整个病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研究进行了多种因子检测。
结果显示所有项目的分布在三个组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因此我们对相邻的二组之间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对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变化,其中从对照组到重症组依次升高的为TNF-α、IL-12 及C3,依次降低的为:IL-4、IgG、IgA、IgM、C4。可见这些项目在患者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中,一定是受到了某种程度的调节,或者可能本身就在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就所有项目,与患者的血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但最终有较为显著关系的指标只有三项,分别为TNF-α(r=0.746)、IL-12(r=0.709)与C3(r=-0.723)。由此看出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相关最紧密的项目是TNF-α、IL-12 与补体中最丰富的成分C3。TNF-α本身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细胞因子,一般其水平在血液中相对较低,主要作用是起到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IL-12 在细胞免疫方面,是一种发挥了广泛作用,非常重要的白细胞介素,由淋巴细胞产生,并且诱导淋巴细胞向Th1 方向分化。现在关于IL-12 的研究多关于炎症与肿瘤,本研究显示在妊娠高血压病中,机体免疫系统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种具体影响可能通过多种分子通道起到作用,本研究未涉及信号通路,但各项数据已经显示出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普通孕妇之间的差异。
从补体结果可见,重症妊娠高血压患者比轻症者和对照者的免疫水平有非常明显的降低。补体系统在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为非特异性的,它并不直接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而是诱导细胞破坏。一旦机体处于病理状态,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时,或者微生物甘露糖激活补体,则可以诱发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从而诱发一系列级联反应,起到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但真正在临床上能够监测的为C3 与C4,通过本研究发现,与妊娠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关联程度较高的补体为C3,另外两种分别为IL-12及TNF-α 水平。而值得注意的是C3 与妊娠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
综上所述,临床上除了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外,还需要定期关注C3、IL-12 与TNF-α 的水平,因为这三者可以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动态监测这三项,比直接监测血压更为稳定,更有利于在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情况下,及时了解病情变动,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