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登峰
摘 要:当今社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过于理论化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及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课堂氛围,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等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0-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75
初中階段,是每一个学生从孩子走向成人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不再局限于语文、数学、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思政课教育的本体课程,在初中教学阶段中发挥着它的强大效用: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传统教育观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面对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立足当下的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相关策略。
一、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教育的必然产物
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再发展为今日的核心素养教育,教育已经不仅包括单一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德”为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成为拥有正确三观的人,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这与现在社会中许多负面例子的出现息息相关:个别人因错误观念导致犯罪行为等,均反映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警醒着教育者:育人先育德。这些客观因素使得在初中教育阶段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错误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教学过于理论化的问题,面对当前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对学生的全面提升意义
在培养中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最大的推动因素是学生的主观需要。在传统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只是简单的识记,对其中蕴含的深层精神则知之甚少,而教师也注重学生如何运用书本知识回答各种问题,为学生制订规范的答题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学习不仅是枯燥的,更是无意义的,学生从书本中学习到的只是相对肤浅的层面,学习与生活呈现出脱轨现象。如果教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化转变为生活化教学导向,则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学生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广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健康生活,明确自己的角色,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等。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的贯彻落实,不仅是时代要求、学生需求,更是解决目前诸多问题的最佳途径。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部分教师的立足点依然停留在书本上、题目中,课堂教学注重系统化、理论化,课堂成为教学的唯一战场,课后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程度较高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改变现状,提升学生兴趣,改变教学导向,必须走生活化教学路线。
基于以上因素,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是必然发展趋势,身为教师,我们应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寻求适合本班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二、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全新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运用能力。
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改变。教师的改变应从教学目标开始,良好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明确的教学路线以及教学思想。当前教学目标设置中主要分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每堂课的备课环节中,首先要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识记书中知识点,而是将知识点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学完每一课都能有所得,能够运用书中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困惑,使思想政治内容成为学生改变生活的理论指导,有效结合实际生活与政治教学,帮助学生走进学习,在学习中成为自己的主人。
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的立足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以书本为导向,以自身为导向,忽略了学生感受,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培养学生全面核心素养的大目标下,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整合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与生活中的联系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成为积极乐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后,教师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教师作为教育者,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核心素养逐渐被重视,教师也应该改变自身因循守旧的各种教学观念,积极参与定期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学习并吸收各种生活化教学理论,积极学习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最终结合本校实际,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氛围
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拿着书本念,学生拿着笔记,教师与学生虽然在一个教室中,但是距离却很远,教师自顾自讲,学生的接受能力却存在天壤之别,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致力于创设生活化情境,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开课堂导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许多案例虽然典型、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失去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转变教学思路,从生活入手,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亲身感受的实例作为导入素材,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书本上大量的文字知识“活起来”,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深度还原生活场景;还可以创设讨论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等。另外,还有多媒体、微课等现代教学方式,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
再次,改变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贯彻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从领导者变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多表扬、鼓励、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拉近师生关系,亲近学生。
最后,利用好小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方式是多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师可以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于生活化教学中。在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也是一门学问,良好的班级课堂氛围不仅能带动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内部消化”,利用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为活跃的课堂氛围打好基础。
(三)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成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所以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后续环节。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各种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在活动中,书本中的知识已经化为无形力量,成为学生的指导思想。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初中开始树立家国观念,关注时事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导致了学生个人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轨。教师要定期为学生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仅仅停留于书中的理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每日积累国家新闻等时政信息,有助于培养其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在每月进行一次时事新闻大比拼等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状况,帮助学生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些活动中,思想政治对生活的理论指导意义不言自明。
(四)打造生活化评价体系
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即教师要从时间、方法、主体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长期评价,在评价中令学生明白自己是发展中的人,体会到学习的别样乐趣。
首先,教师从时间上要将终结性评价改为发展性评价。传统教学中,考试成绩决定了一切,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每天都有一些进步,每天的一点进步能为学生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所以从时间上来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长期评价,在学生每一次进步的时候给予肯定与表扬,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排查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要在方法上从严厉改为温和。教师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倾诉者。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将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是否在学习上、与朋友相处以及与家人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找到學生学习状态差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最后,教师要从评价主体上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即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主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助关系,学生敢于评教师,教师客观评价学生;生生互评则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的良好途径,学生多了解自己在其他同学眼中的形象,有助于其尽快改正自身缺点,发扬自身优点。教师与学生都是生活中的人,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放低姿态也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5).
[2]杜军仁.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8).
[3]沈正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在内地西藏班思品课的策略探究——以《学会合理消费》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