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 戴丹苗 杨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机构与个人财富的迅速积累,资产管理行业在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居民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整体规模已达51.97万亿元。虽然资管行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与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全球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叠加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各大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在迎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资产管理行业生态链的构成、发展历程与趋势
资产管理行业生态链的构成
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其资产托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约定的方式、条件对被委托的资产进行运作与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生态链由上游投资人、中游资管机构、下游投资标的三者构成(见图1)。投资人自行承担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资产管理机构收取约定的管理费,最终目标是实现投资人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中,中游资管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根据“收益-风险”特征,下游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低风险(货币工具、利率债、信用债、非标债权)、中风险(股票、房地产)、高风险(收藏品、大宗商品、PE/VC、衍生品)三类。依托上游、中游、下游三大生态结构,资产管理行业可以有效地实现投融资需求的对接,一方面满足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动员社会富余资金投入生产,从而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生力量。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历程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起步较晚,经历了萌芽期(1998~2008年)、发展期(2008~2012年)、壮大期(2012~2017年)、调整期(2018年至今)四个阶段:
萌芽期:以1998年3月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的设立为起点,到2003年中国银行推出外币理财产品“汇聚宝”,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资产管理的行业格局基本形成,但此时的投资标的以权益类产品为主,资产管理行业基本上被公募基金主导。
发展期: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迫使投资者改变传统个人投资理念,居民存款陆续向理财产品“搬家”,银行与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在此期间吸收了大量投资者资金,公募基金“一家独大”的资产管理行业格局被打破,各类资管机构得到长足发展。
壮大期:2012年以来,得益于监管层“放松管制、放宽限制、防控风险”的政策环境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快速推动,传统资管的分业经营壁垒逐渐被打破,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开始涌向同一片红海。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4~2017年间呈现稳定上升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3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24万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业务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5.1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57.2万亿元;保险资管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0.3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0.6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14.0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2.7万亿元;券商资管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9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9万亿元。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调整期:粗放野蛮的行业发展方式促使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之前积累的众多问题(如刚性兑付、影子银行、期限错配、杠杆放大风险等)在此阶段集中爆发。在此背景下,“资管新规”出台并强调“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与此同时,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速,国内资管正式接轨国际竞争,资管行业面临全新发展格局,这些变化将推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一轮新的洗牌与转型。受相关政策与环境的影响,2018年后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调整阶段,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有序竞争的态势。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资金端和融资端的双重驱动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从资金端来看,得益于过去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逐渐进入私人享有一定量财富的社会发展阶段。根据瑞士信贷银行报告,2019年我国总财富达到64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2%提升至17.7%。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增长的财富催生了居民投资理财与资产保值需求,将使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大有可为。
从融资端来看,由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直接融资、股权融资的服务。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企业的融资有专业门槛,需要专业机构投资者来开展具体投资,因此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资产管理服务。随着资产管理机构可管理的资产范围逐渐放开,市场空间将有所扩容。具体到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银行业资金和渠道优势明显,未来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将趋于多样化。不论是净值需要较为稳定的要求,还是对理财收益的预期要求,都使得大类资产配置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的主流。随着多元化资管产品体系的壮大,信托、保险、券商、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和净值型资产的占比有望提升,并叠加FICC(即固定收益Fixed Income、外汇Currency和大宗商品Commodities)业务和衍生品的创新发展,将为资产管理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体系。
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比较
中游的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构成了资产管理行业生态链的主体,不同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与竞争力具有一定差异。从资产管理业务来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保本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非保本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计划、企业年金业务、养老保障、公募业务、第三方保险资产管理、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信托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财产权信托、组合信托;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集合计划、单一计划、专项计划、私募股权、创投类基金、收益凭证、代销基金;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私募基金資产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由于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与发展历程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在资金端、投研能力、客服资源、销售渠道、资产端、产品发行、人才团队、业务协同、对外依赖度等方面的优劣态势。
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具体来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资金端。与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券商相比,银行具有庞大的储蓄客户来源,资金端优势非常明显。二是投研能力。银行资产管理的投研优势主要集中在固收类资产领域,且在非标资产投资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三是客户资源。银行凭借其传统经营的存贷业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银行更容易挖掘出这批客户的理财需求,将其转换为优质的理财客户。四是销售渠道。银行资产管理依托银行网点建立了覆盖度广、渠道下沉的线下销售渠道,客服获取更为便捷。五是人才团队。银行资产管理部在渠道、风控管理等岗位的人才储备具有比较优势。六是资产端,首先,银行在债权类资产的开发、投资、管理上形成了绝对优势,非标债权是大型银行最擅长的资产类型。其次,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机构,可以使用账上的充裕现金用于自营投资,利用自身具备的投资管理技能,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
同时,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劣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投研能力。由于队伍配备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时难以形成很强的投研能力。二是资产端。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标准化资产(如债券、现金、存款),银行资产管理在权益类资产、高风险另类资产方面的投研能力相对不足、投资策略相对保守、产品收益率不高。三是自有渠道建设。银行理财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母行的信用背书以及分支行网点,一旦理财子公司业务脱离银行母体,其短期之内将面临较大压力。
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投研能力。保险资产管理在权益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及非上市股权投资等长期限投资领域优势明显,保险资产管理目前为大资管市场投资范围最为广泛的机构投资者。二是产品发行。保险资产管理具备债权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独有产品发行资质,相对其他资管机构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三是人才团队。保险资产管理在中长期债券、股权和组合投资方面的人才储备具有比较优势。
保险资产管理的劣势主要体现为在以下三点:一是投资风格。因对资金安全性具有更高要求,保险资产管理过于保守、弱势、产品收益率相对偏低。二是资金端。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集团资产,中小险企的资金占比不高。三是市场竞争力。首先,保险资管公司的品牌认可度、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其次,在委托资金总量收缩和各类资管机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保险资管公司获取业内外委托资金的难度加大。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与劣势
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是投资领域。信托公司投资领域较为丰富,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等领域。二是投资品种,信托公司投资资产种类较多,可以覆盖标准化资产、非标准化资产和其他资管产品。三是销售渠道。信托公司着力采用直销模式且业务成功率较高。四是人才团队。信托公司在非标业务、债券投资信托领域的人才储备具有比较优势。五是产品发行。信托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全方位满足家族信托客户需求。
信托公司的劣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客户资源。由于信托投资的门槛较高,客户受众群体较小,信托拥有一定的个人与对公客户资源,但客户关系不如银行紧密。二是投研能力。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本是通道角色,业务利润较低,对证券市场涉足较少,相应的投研能力也不强。三是资金端。信托产品以中风险的非标准化资金信托为主,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同时,相比于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筹集资金的成本更高。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投研能力。由于长期涉足债权及股权市场,证券公司在固收与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投研经验,投研团队一般较为完整。二是业务协同。证券公司拥有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牌照,投融资两端均可对接,通过利用各项牌照业务优势,实现不同业务线之间的资源整合。三是客户资源。大中型证券公司通常有遍布国内及海外的网点渠道,是其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基础。
券商资产管理的劣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品种。与银行资产管理产品相比,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大部分投资需求。二是人才团队。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才主要集中于投研、交易、销售和运营等岗位,金融科技人才的配置相对不足。三是对外依赖度。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業务缺少较高技术含量的通道业务,主要依赖银行渠道,难以形成持续竞争力。
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四点:一是投研能力。拥有成熟的投研体系,擅长固收、权益、衍生品方面的研究,与证券公司在投资研究中的卖方地位不同,公募基金的投资研究主要服务于内部的投资决策,内生需求更有利于提升投资研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二是考核机制。具备良好的考核、晋升与薪酬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三是合规风控。公募基金制度健全、运作规范且建立了完善的监管、自律和合规风控体系。四是自有渠道建设。一方面,通过在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建立线下联系网络;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给予了基金公司自有渠道建设较大的帮助,从互联网金融的人才投入、自有App更新迭代来看,公募基金在和其他资管公司的竞争中已经有一定的优势。
公募基金的劣势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对外依赖度。公募基金代销模式较为依赖银行和证券公司,渠道费用和销售成本较高。由于渠道、网点等制约,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能力不如银行、券商,对外部代销渠道的依赖度仍然较大。二是投资品种。投资品种相对狭窄,主要聚焦于标准化资产,产品设计同质性较强,过于追求相对收益。
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劣势
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投研能力。私募股权、创投类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的专业调研、预判,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管理中对资质适当下沉的投资标的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人才团队。私募基金在固收、权益等类别投研和交易方面的人才储备具有比较优势。三是产品发行。私募基金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能为客户度身定做投资服务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私募基金的劣势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对外依赖度。私募基金直销模式较为被动且成本较高,代销模式过于依赖银行、券商以及第三方理财公司。二是合规风控。小型私募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三是投研能力。不同类别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差别较大。四是客户资源。私募基金只能为特定的合规投资者筹集资金,目标客户群体较少。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竞合关系
在当前金融机构“大资管”背景下,各资管机构均与其他金融机构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不同资管机构相互之间虽然在重叠的领域竞争角逐,但在互补的领域也存在合作。这种竞合关系会形成未來较长一段时期内“大资管”行业的格局。鉴于不同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行业的优劣态势,我们建议各类金融机构牢牢把控自身优势,尤其是其他类型机构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并以此为出发点,抓住“大资管”业务的核心。
对于银行而言,需要牢牢把持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对于投资管理业务、非债权类资产领域的业务可以继续委外,比如银行理财可以借助公募基金或者基金专户来开展部分固收、权益类投资。
对于保险而言,保险资管公司一方面可通过万能账户投资于银行理财子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与券商以及公募基金开展投研交流。
对于信托而言,首先,信托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由银行提供高净值客户来源,自身负责设计信托法律架构,实现信托账户管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其次,通过寻找优质的私募机构合作,做大业务规模,形成良好的品牌信用。最后,信托公司的托管、运营系统的响应程度直接决定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信托公司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有效地与中小私募机构的信息系统形成无缝对接。
对于券商而言,由于在固收与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本市场投研能力且地位目前难以撼动,券商可服务客户或协助银行等其他机构的客户进行权益类投融资业务。
对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而言,尽管二者擅长处理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证券,但财富管理业务不强且代销模式过于依赖其他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可在营销、客户等方面与银行、券商、第三方销售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