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的冲击与商业银行的应对

2021-04-07 08:37裴鸣岐王军
银行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民币数字

裴鸣岐 王军

编者按: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其官方App“i深圳”上发布了“2020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促销活动的信息,这是数字人民币的首次公开测试。自此,数字人民币的正式发行指日可待。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必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加大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力度,我国的数字人民币(DC/EP)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将对商业银行现有业务模式与内外部竞合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既有机遇,又含挑战。商业银行应从战略、组织、布局、技术等多方面做好应对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数字人民币发行为商业银行带来机遇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2016年9月,《中国金融》杂志第17期刊发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探讨”专题,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主要负责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的三家机构——数字货币研究所、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申请了130项与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覆盖了数字货币发行、流通、应用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技术储备逐渐成熟的同时,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多地区、多场景进入了测试阶段。

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即数字化的M0,属于央行负债,具有法偿性,不计息。数字人民币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所有商业银行皆可面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相关服务。央行先将数字人民币兑换给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100%全额准备金),再由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在厘清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服务。展望未来,数字人民币推出后将对商业银行各个领域的业务产生不同的影响。

C端:个人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将直接成为流量入口。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新变化。流量和数据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生产要素,蕴含着巨大商机,新的流量获取途径就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谁占据流量,谁就有数据;谁有数据,谁就有客户,彼此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正所谓“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则意味着分量;用户聚焦之处,金钱必将随之”。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发生质变,从而带来价值或商机。可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传统渠道获取新流量变得日益困难,而一个新的流量获取途径就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机遇。

在微信、支付宝主导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中,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提供支付服务获得流量并据此“开疆拓土”,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而商业银行在这种模式中扮演的角色只是资金通道而已。在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机制中,商业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等一系列相关服务的提供者,将直接成为流量的入口。这对于当下商业银行传统的线下获客模式以及有限的依靠外部合作引流的线上获客模式将形成强有力的补充,也是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的契机。

未来,商业银行通过运营数字人民币而直接获得流量的具体规模大小,将取决于数字人民币支付市场的发展状况。从目前数字人民币公开测试的情况看,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扫码支付的形式绕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直接进行支付,未来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市场份额一大部分将来源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现有的电子支付市场,另外一小部分将来源于替代纸币,填补目前现金支付市场中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空白。

以数字钱包为原点构建客户生态圈。数字钱包作为承载数字人民币运行的客户终端,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数字人民币相关服务的载体。在商业银行端,从内测情况来看,出于技术层面成本与系统稳定性的考虑,数字钱包大概率将以内嵌于现有手机银行App的虚拟形式存在。由于承载的金融服务和场景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生态,现有各家银行的App活跃度并不高。商业银行还须在使用场景、市场营销、市场培育等方面下工夫,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一旦推出,商业银行将有望通过数字钱包逐步为客户提供至少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满足用户支付、转账等资金交易和结算需求,起到替代现金的作用;二是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认证,起到类似数字身份证的作用;三是对钱包内的数字资产进行管理,包含余额管理、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资金转换以及资产增值等附加功能。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商业生态”的目标,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应用提供的契机,采取以“小额高频带动高端低频场景”的策略,构建基于金融服务的生态,盘活流量,掌握数据,留住客户。

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普惠金融实现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保持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触达目标人群的有效手段,普惠金融发展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数字人民币的出发点之一即为“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其依托的技术和使用方式均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了解客户(KYC)和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有助于打通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瓶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商业银行应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做到“资源投放准”。商业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中的兑换与流通层,应积极充当中央银行和政府金融资源精准投放的重要渠道,使各项金融政策和服务高效直达目标群体。二是要做到“让群众用得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数字钱包客户端增设特定版本等方式,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下沉,为普惠目标人群提供更贴合其需求的便捷金融服务,降低其使用成本,便利其支付渠道,使其能够享受到现代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

B端:公司业务领域

根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方案,数字人民币目前虽然定位于M0,落地在高频小額零售场景,但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对公业务的发展机会。例如,在已经进行试点的餐饮、娱乐、零售、物流等行业,相关公司及小微客户在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完成资金归集后,将面临通过何种方式转入其银行账户的问题;在一些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公共事业缴费以及补贴发放的场景中,政府机构也会面临如何完成资金划转、发放与归集等问题。对于这些现实需求,官方尚未明确披露解决方案。但基于已开展试点所透露的情况以及数字人民币的设计逻辑,许多公司业务领域的发展机遇已经开始明晰,商业银行须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前布局,以抢占先机。

在2020年10月和12月,深圳及苏州相继进行的数字人民币开放测试中,商户在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以及后续资金提现至银行对公账户的全过程中实现了“零费率”,并且可以实现实时结算。这两大优势有别于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支付渠道收取手续费的收单业务模式,对于商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外,红包测试中的终端改造都是由银行受理和完成的,这意味着未来所有的数字人民币终端改造服务很可能也将由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相关服务的提供者,将获得收单结算及相关拓展领域的业务发展机会。

数字人民币带来的数据资产,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展交易银行业务和提高智能风控水平。传统商业银行只能靠在交易过程中沉淀数据的方式获取和积累数据资产,数据类型与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且范围有限。数字人民币落地以后,数字化的M0能够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更为直接、便利地转化为企业银行账户内的存款。由此,以数字人民币为源头的资金在银行与企业间的经营和流转路径将通过数据的形式得以清晰展现。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中,商业银行通过与中央银行进行数据共享,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真实数据,真正发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力量,做到清晰画像、精准营销与智能风控,为客户创造无感又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体验。

G端:机构业务领域

在与政府相关的场景内,员工薪酬发放和各种公共缴费等支付活动,未来都可通过数字人民币的形式进行。其中包含的代发、代缴业务,不仅会加强商业银行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还将形成庞大的资金沉淀和大量的优质客户。

数字人民币推出对商业银行的潜在挑战

传统网点运营模式将受到进一步冲击。近年来,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对金融体系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巨大影响。由商业银行主导的传统支付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客户“去柜台化”进程加快,“离柜率”逐渐增高。相较于现金,数字人民币可以带给用户更加便捷顺畅的支付体验,能够满足更丰富的线上、线下支付场景需求,并且实现非接触式安全支付。可以预见,数字人民币推出后,将导致社会上的现金需求进一步下降。同时,数字人民币具有与银行账户“松耦合”的特点,持有人不必前往银行即可开立数字人民币账户,银行网点承担的个人账户类业务也将日趋减少。此外,如果数字人民币导致商业银行账户内的“存款搬家”,人们对于银行网点服务的需求也会加速下降。

部分传统中收获取渠道将受阻。由于数字人民币属于中央银行负债,具有法偿性,可以跨机构、跨平台使用;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商业银行在办理兑出、兑回业务过程中不收取服务费,在个人业务领域,个人数字钱包中的数字人民币可以与个人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进行零费率实时转换或跨行流动,在渠道上也不再依赖ATM等机具,商业银行跨行转账以及取现等个人业务收入因此将大幅下降;在公司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对公账户模式下的手续费收入也可能会减少。

数据安全与网络攻击等线上风险加剧。数字人民币的到来,预示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线上化业务占比将大幅提升,面临的数据安全与网络攻击等线上化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剧。

对公业务领域市场份额面临流失风险。如今,在供应链金融等公司业务领域,互联网公司一直在积极地布局与尝试。与零售业务領域内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公司的深度渗透相比,to B领域在相应的技术与场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而银行在这一领域则拥有丰富的运营和产品经验,广泛、扎实的客户基础,以及成熟的人才体系与技术系统。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带来的丰富数据资源,创造出适应数字经济形势下客户需求的新场景、新产品乃至新商业模式,那么其在公司业务领域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将保持一定的优势。反之,如果商业银行不能迅速补齐与互联网巨头间存在的技术创新差距,在同样的数据基础支撑下,后者将凭借其雄厚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挤占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市场份额。

居民杠杆率上升带来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风险。作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内零息余额的竞品,商业银行负债类产品,如活期存款与开放式理财,受货币市场利率限制,对客户的吸引力将越来越有限;而小额消费信用贷款等资产类产品将会以更低门槛、更优惠、更灵活、更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对此,商业银行在关注自身产品研发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商业银行的应对建议

在战略层面上高度关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及应用。商业银行在战略决策上必须要积极、坚定地参与DC/EP新赛道上的竞争,提前做好各方面布局与准备,争取尽可能早地参与数字货币内测,以获得先发优势。无论是大行还是中小行,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城商行,商业银行必须要主动拥抱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评估DC/EP对其带来的冲击、风险与机遇,积极主动参与现阶段的DC/EP试点,为下一阶段DC/EP延伸至更广阔的场景和范围做好更符合实际的架构调整与技术准备。

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团队敏捷度。面对数字人民币新赛道,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内外的竞合格局与商业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足够敏捷的团队才能对于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发现商业机会,将不确定的变化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优势。

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人才与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商业银行都应设置专职研发机构与实验室等,针对数字人民币钱包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智能合约等资产灵活管理功能相关技术、生物智能识别等身份认证功能相关技术),成立相应的攻关小组,提高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做好技术层面的充分准备。硬件方面,由于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设定,将对计算机算力与数据存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须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同时,商业银行要对传统机具如ATM等进行适应DC/EP运行的升级改造。软件方面,商业银行则需要提前布局个人与对公数字钱包,对现有核心系统进行适用于数字人民币的升级改造等。

(作者单位:中原银行,其中王军系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月度资讯

央行表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月6日,央行网站公布消息称,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中,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之后的第三位。

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CPI上涨2.5%

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其中,12月份CPI同比上涨0.2%,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3%。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

1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GDP突破100万亿元,中国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经初步核算,2020年GDP达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0年中国税收数据

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十组2020年中国税收数据。其中,全年税收收入超过13万亿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2.5万亿元,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完成136780亿元,同比下降2.6%。

商务部:2020年我国利用外资增长6.2%,规模创历史新高

1月20日,商务部披露,202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折合14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国资委发文加强央企境外国有产权管理

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各中央企业要切实履行境外国有产权管理的主体责任,将实际控制企业纳入管理范围。

商务部:2020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

1月22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人民币数字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认识人民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Currency Exchan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