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产科,山东潍坊 261041
糖尿病足又被称为糖尿病足溃疡, 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1]。 当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普遍采用伤口清创、局部换药、负压引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负压引流技术由于具有降低创面感染风险、 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中。 在进行换药操作时,患者多需要在换药椅上进行操作, 对高龄或活动不便患者不利于对患者创面进行观察和处置,易导致换药时间延长,使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增加[2]。 换药置物架是一种为糖尿病足换药操作而设计的医疗辅助器械,由托架、光学观察镜、升降调节筒等构成[3]。 为此该次研究以2018 年12 月—2019年10 月64 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分析换药处置架在此类患者日常换药操作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于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中抽取64 例,均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 按照入选序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偶数序号)和对照组(奇数组)。 观察组32 例,20例男性,12 例女性;年龄49~74 岁,平均年龄为(60.5±5.9)岁;平均病程为(6.4±2.7)年;Wagner 位:Ⅱ级8 例,Ⅲ级24 例;溃疡部分显示,其中包括19 例足趾部溃疡,13 例足底部溃疡。对照组32 例,22 例男性,10 例女性;年龄48~76 岁,平均年龄为(59.2±6.6)岁;平均病程为(5.9±2.2)年;Wagner 分级:Ⅱ级6 例,Ⅲ级26 例;溃疡部位:18 例足趾部溃疡,14 例足底部溃疡。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WHO 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②符合国际糖尿病足病工作组或美国感染学会中糖尿病足分级Ⅱ~Ⅲ级标准;③年龄≥18 周岁。
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 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者。
两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均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 其中,对症治疗包括血糖控制、微循环改善、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减压和患肢制动,将其患肢适当抬高,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回流并减轻肿胀程度。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清创换药:将床尾调高约30°,使患者呈头低足高位,协助患者移动患肢至床边,使其患肢呈悬空状态;将负压装置拆除,对其创面情况进行评估, 使用庆大霉素20 万U+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和双氧水对溃疡面进行清洗消毒, 之后使用敷料和医用贴膜对创面进行覆盖, 完成后协助患者将患肢移回床上[4]。
观察组患者在换药置物架的辅助下行换药操作:首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创口情况进行评估, 准备所用药物,将治疗车和换药处置架推至患者病床旁。 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 如室内温度等, 对药物完好率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创口位置、深度和大小对换药处置架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滚轮,维持支架的稳定;对患肢抬升高度进行预估, 调节换药置物架的高度至合适位置,然后将患肢搁放至托架上,缓慢调节升降筒高度、调节筒角度、光学观察镜位置至合适角度,在调解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对其面色等进行观察, 如有不适则应适当调整换药处置架高度和角度, 以使患者维持在舒适体位。 然后使用庆大霉素20 万U+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和双氧水进行溃疡面清洗消毒, 之后使用敷料和贴膜对创面进行敷贴、覆盖。 换药结束后,缓慢放下升降筒,协助患者将患肢放回床上。
①换药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操作时间进行记录。
②创面愈合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参照如下标准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痂皮或瘢痕。
③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者换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包括患肢肌肉酸痛、疼痛、烦躁等。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其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 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n=32)对照组(n=32)t 值P 值7.25±1.93 7.42±1.77-0.367 0.357 8.46±2.71 8.65±2.34-0.300 0.383 6.45±1.06 6.28±1.13 0.621 0.269
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时间与足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时间与足部创面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平均换药时间(min) 平均创面愈合时间(d)观察组(n=32)对照组(n=32)t 值P 值19.8±3.7 29.1±2.5-11.781<0.001 17.6±2.5 22.7±4.2-5.903<0.001
观察组患者换药期间15 例患者出现疼痛表现,7例烦躁,8 例肌肉酸痛;对照组患者换药期间17 例患者出现疼痛表现,16 例烦躁,10 例肌肉酸痛。 两组患者疼痛、肌肉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换药期间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19)。
既往研究指出[5],糖尿病患者受到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在过高机械压力的作用下,其足部软组织、骨关节系统易出现相关组织破坏和畸形形成, 从引起一系列足部问题, 即为糖尿病足。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目前临床普遍建议对此类患者实施积极的血糖控制、感染预防等治疗,以避免患者足部病变持续恶化。 对于已出现足部溃疡面者,则建议实施负压引流、换药清创等治疗,以促进创面愈合[6]。
当前,临床存在多种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如负压引流、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伤口清创和局部换药等。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年龄较高,其肢体活动程度受限,或由于疾病痛苦的影响, 无法顺利进行腿足部伸展等动作[7]。目前,临床对于行动不便患者床边换药操作尚无统一的辅助设备, 多通过维持患者患肢在床上平伸以进行清创操作,或在换药椅上进行。 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年龄较高,其腿足部伸直难度较大,且不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创面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和换药清创操作[8],并造成换药处置过程延长, 为医护人员带来了额外的工作负担。
换药处置架的开发与应用是在临床对于部分患者换药清创操作不便的观察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医疗辅助设备。 其核心装置为托架、光学观察镜、弯盘、调节筒、升降筒。 在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托架对患肢进行固定,并借助升降筒、调节筒调节患肢至合适高度,便于移动和搁放[9]。 同时,借助光学观察镜可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肢创面情况进行观察, 处置架上所安装的弯盘则具有防止药水滴落、敷料滴落的作用。 综合来看,换药处置架应用于糖尿病足负压引流换药操作中, 可有效简化医护人员操作,其设计符合临床清创换药流程,在换药过程中便于对患肢进行移动、局部转动和观察,结构简单,效果显著[11]。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换药操作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在糖尿病足负压引流术换药操作时应用换药处置架可有效提高临床换药清创操作效率,增强换药清创效果,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同时,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换药清创过程中其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换药处置架有利于提高患者在换药操作过程中的舒适感,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护理配合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换药处置架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患肢需抬高高度进行预估, 以对托架高度进行预调。 同时,在调节升降筒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对其感受进行询问,以避免机械性操作引起患者不适或腿足部过度受压[10-11]。
换药处置架具有以下特点:功能简单且操作简便,高度、角度便于调节,且易与移动和搁放;可有效扩宽操作人员的工作视野, 便于对创口进行观察和细致化换药操作;弯盘设计有利于防止床面或地面受到污染,有效保持换药室室内清洁。
综上所述, 在糖尿病足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换药处置架, 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换药清创操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对于保证换药操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患者创面顺利愈合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