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与常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2021-04-07 10:43刘发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嘱胰岛素饮食

刘发玉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五区,福建厦门 361000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血糖升高是该病症患者的主要特征, 机体若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很可能对心、肾及眼睛等器官功能造成损伤,危及生命安全。 当下,国内外临床尚未研发出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药,临床多通过对病施治、科学饮食与运动方式控制血糖[1]。 大部分患者需长期用药,而很多患者因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 特别是对血糖自我监测方法、频率、日常饮食含糖量计算及遵医必要性认知不足等,可能会出现擅自停药、增减药量的行为,难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增加原发病治疗难度。 针对糖尿病患者群体,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是提升患者遵医依从性、更有效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2]。 该研究选取2018 年7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70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糖尿病护理小组、常规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0 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伴有精神状态异常、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血液系统疾病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等。 随即分为如下两组:试验组(n=35):男性21 例,女性14 例;年龄42~77 岁,平均(58.27±2.40)岁;病程1~11 年,平均(5.14±1.56)年。 传统组(n=35):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43~75岁,平均(59.01±2.75)岁;病程2~10 年,平均(5.22±1.60)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该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科学饮食, 尽量食用低糖或无糖食物, 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做好病情的评估工作,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及血酮等指标,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异常,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 则应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医师并协同处理; 帮助患者完成口腔及皮肤护理, 加强足部的保护,告知患者不要穿戴过紧的鞋袜,以防因外伤造成足部感染等;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戒烟酒、维持稳定情绪状态,指导患者掌握基础的糖尿病自我照顾方法, 例如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及观察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防治低血糖等。试验组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 具体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1.2.1 饮食干预 为该组患者拟定糖尿病饮食方案,告知患者要遵照低盐、 低胆固醇、 低脂及清淡的饮食原则,禁止食用刺激性茶酒饮品与食物,尤其是要加强甜食摄入量的控制,食物以谷薯类、蔬菜水果、蛋及瘦肉等为主,饮食中要重视补充钙、钾。 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患者计算总热量的正确方法, 并明确部分组分所占比重,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总热量所占比例依次为50%~60%、30%、15%。 在饮食谱上,为患者明确标注各种食物的热量值, 嘱咐患者合理搭配食物。 并密切关注患者体重改变情况,及时发现、纠正代谢紊乱,力争帮助患者将血糖值维持在正常区间内。

1.2.2 运动指导 合理运动一方面有益于调控患者体重,纠正代谢紊乱状态;另一方面还有益于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该小组成员为患者制定日常运动计划,结合患者病情加强运动量的控制,通常建议每天有一个运动量,持续时间以15~20 min 并微微出汗为宜,不推荐患者在早餐空腹前进行大运动量活动;若患者有急性并发症或重度感染时,不推荐进行运动。可以结合患者喜好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老年患者以散步为宜,不应该超出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诱发相关并发症。

1.2.3 用药指导 降糖药物治疗是当下临床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有效措施之一, 主要有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两种类型。 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患者掌握各类降糖药的正确使用方法、用量、药效及注意事项等,比如针对胰岛素注射疗法,尽量选择上臂、大腿或腹部的皮下脂肪层等皮肤松弛处进针,要求注射后15~30 min 中尽量不进餐,以防出现低血糖表征。 利用举例法阐述不遵照医嘱用药、私自调整用药剂量的危害性,引导患者逐渐确立遵医行为。 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协同处理。

1.2.4 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护理 ①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胰岛素的存放环境,以1~5℃冰箱为宜。 ②抽吸胰岛素时一定要确保剂量精确, 抽吸时均匀并且严禁剧烈震荡。 ③重视观察与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过敏与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者增生等。 ④联合使用两种胰岛素, 则抽吸短效胰岛素在前,中效及长效胰岛素在后。 ⑤按时检测患者体重。 每天起居活动要有规律, 循序渐进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⑥患者容易滋生出焦虑情绪, 应加强鼓励与疏导,坚持控制血糖,能规避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2.5 足部护理 ①定期检查患者足部皮肤, 以保证病变发现的时效性。 ②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采用温水浸泡两脚,时间不能太长,以5 min 左右为宜,冬季加强保暖,以防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内。 ③采用润滑剂对足部进行按摩,告知患者不要穿过紧的长裤、鞋、袜。 不要穿拖鞋、凉鞋,光脚走路,禁止食用暖水袋,以防因感觉迟钝而导致踢伤、烫伤情况。

1.2.6 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 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有关知识的培训活动, 每周四组织糖尿病健康教育大讲座,重点讲述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治疗与护理措施;血糖监测频率及具体时间;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鼓励病友之间加强沟通与讨论,分享既往治疗经验与心得,取得较好的同伴教育效果;护理小组成员积极与患者沟通,明确他们的心理状态,针对抑郁、焦虑状态较为明显者,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尊重与陪伴,发挥亲情系统的作用,引导患者以健康、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及参与各项临床医疗活动。

两组患者均接受3 个月干预后观察、比较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遵医行为:利用自拟问卷,分别评估各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嘱情况,主要从饮食调控、规范用药、适量运动、自我监测及定期复诊五大方面进行。

②血糖控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 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干预前,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饮食调控、规范用药、适量运动、自我监测及定期复诊均有很大改进和提升,试验组遵医行为更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测评情况比较[n(%)]

2.2 血糖控制

干预后,试验组血糖(FPG、2 hPG、HbA1c)水平更低于同组治疗前与同期传统组,经专业软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试验组(n=35)干预前干预后χ2 值P 值传统组(n=35)干预前干预后χ2 值P 值9.64±1.75 6.22±1.24 9.434<0.001 10.69±2.73 8.04±1.34 5.155<0.001 6.79±1.32 5.63±1.15 3.920<0.001 9.48±1.59 8.01±1.48 4.001<0.001 10.96±2.64 9.45±2.29 2.556 0.013 6.80±1.29 6.17±1.27 2.059 0.04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病因与胰岛素缺陷或者抵抗引起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4]。 以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该病症病程漫长、久治不愈,降低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 多年患病者更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加重原发病,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既往有学者指出[5~8],若糖尿病患者不加强饮食控制,仅做到坚持用药,将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进而对疾病恶化过程有一定助推作用。

常规护理模式实施阶段主要是在患者住院阶段指导其用药过程,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并重视患者日常饮食中糖分摄入量的控制。 常规护理尽管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有很大随意性,临床护理指导缺乏连贯性,护理中断情况时有发生,难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监测,也不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9]。 而糖尿病护理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专科医师构成,护理专业性显著提升,有益于提升临床护理整体水平;在护理实践中,重视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对各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持续性、全面的护理指导活动,及时纠正患者在思想、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有益于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与执行能力,日常生活中重视自我管理,提升落实医嘱的依从性[10-12]。

既往有研究指出[13],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情况是影响其血糖控制、 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该次研究中,糖尿病护理小组在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防控、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饮食调控、规范用药、适量运动、自我监测及定期复诊测评值依次为88.57%、94.29%、85.71%、88.57%、94.29%,均高于同期传统组的65.71%、71.43%、62.86%、68.57%、74.26%, 以上数据表明护理小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嘱行为、 提升治疗依从性方面表现出良好效能,进而自觉从饮食、药物、运动及心理健康维持等诸多方面控制病情,历经3 个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PG、2 hPG、HbA1c 水平更低于同期传统组,证实了该护理模式有益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和国内部分报道相一致[14-15]。

综上所述,和常规护理相比较,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阶段更能获得患者的配合, 提升他们遵医嘱的依从性,能更为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医嘱胰岛素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医嘱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