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泉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背景,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显现出来。为了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探索和应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改;趣味游戏;生活案例
新课改是我国为推动教育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其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基于新课改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地理教学在新课改下的长远发展。
一、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初中地理教师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常常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教学风格,习惯于向学生展示自己不苟言笑的一面,导致师生关系渐渐疏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风格,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游戏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地理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课堂游戏,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发掘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
例如,在讲解《天气与气候》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天气预报”的趣味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设备向学生展现一张关于气温和降水的地图,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选出一位代表,引导学生到讲台上自选三个城市播报天气状况,规定下一个小组的学生不能选择相同的城市,但是可以对前一名同学的播报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约定获胜者为播报最准确、最流利的学生,并给予获胜者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师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天气状况的学习。
二、通过生活案例实现综合教学
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太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或者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学生缺乏生活观察力、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改建议教师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在多学科方面注重学科与学科的结合教学,在单学科方面注重教学联系生活。因此,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时应当注重生活案例的引用,引导学生学习某些生活现象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透过生活案例学习地理规律,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例如,在讲解《中国的主要产业——农业》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处地区的农业类型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结合案例向学生讲解种植业、林业等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生活谚语,如“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通过这些生活谚语带领学生学习我国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农业生产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综合教学的效果。
三、通过自主讲解培养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过程往往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只有少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情况,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转变课堂角色,为学生创造自主讲解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巩固提升,推动学生展示个人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学习环节的质量。这样有利于教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小组分配讲解任务,然后让各个小组依次到讲台上进行讲解。以我的实际教学为例,我为第一个小组设置“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地形类型”的讲解任务,为第二个小组设置“我国四大高原的名称是什么,各自的地形特点是什么”的讲解任务,然后结合盆地、三大丘陵、山地等知识依次为其他的小组分配了不同的讲解任务。在进行自主讲解时,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讲解任务,如第一个小组派出了两名学生,一名學生负责切换多媒体课件,另外一名学生负责讲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形种类齐全”等内容,实现了良好的讲解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提升对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注重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增强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以此来全面提升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绍玉.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0).
[2]黄振平.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