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
【摘 要】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为首的“德育”这部分内容。因此,作为一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具有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 德育 小学英语 渗透策略 实际生活 信息技术 师生互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不断朝着国际化发展的时代,所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渐渐在教育教学中引起了重视,英语也随之成为了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明白德育教育的意义,从而思索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让学生获取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得到道德素养的发展,最终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英语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策略作如下几方面论述:
一、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具有道德素质的人,而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融入生活元素于课堂实践活动中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身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应当有联系实际生活授课的意识,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出自身的道德素养。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Dinner?蒺s ready》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引导学生学习常见食物的英文表达,从单词出发渗透了健康饮食、珍惜粮食的德育教育。然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蒺d like some..., Please OK.”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了解学生对食物的喜爱程度,对学生进一步强调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点餐的实践技能。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了这节课的语言目标,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授课,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也是一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学科,同时渗透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教育,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切实达到了将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的目的。
二、借助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是新时期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得力助手,这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大力支持的体现。因此,身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功能,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媒介作用,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道德素养的提升。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Meet my family!》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了家庭和谐的画面,对学生进行了尊老爱幼的德育教育,同时通过屏幕中的图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了重點单词内容。然后,我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了教材中的对话内容,使学生懂得了表达家人名称和相关职业的英文表达。之后,我借助信息技术设定了具体的情景,让同桌之间做了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敢于开口的学习态度。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再次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参与了课堂,从而充分实现了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三、师生互动交流渗透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时期,教师常用以师为尊的思想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没有与学生形成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所以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当代教师必须得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主动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渗透德育教育于小学英语课堂中。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What time is it?》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与学生进行了关于描述自身日常活动的师生互动,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为学生介绍了学习目标。然后,我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了自主动手制作钟表的过程,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锻炼了学生使用语言目标的能力,渗透了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师生互动策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和谐了课堂气氛,从而既渗透了德育教育,也使学生有了对所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切实达到了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是新时代下教师所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所需要落实的具体行动。因此,身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要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思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德育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充分渗透。
参考文献
[1] 李彤.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0.
[2] 倪雅芳.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