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微社团研学课程评价策略:在微社团研学课程评价目标的制订方面,先按照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实施进程划分评价阶段,再在各个评价阶段设置评价项目,在每个评价项目下再设置具体的评价要素,较全面地对学生参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微社团研学课程评价主体的选择方面,采取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课程的评价主体。
【关键词】微社团 研学课程 评价 目标 主体
近年来,我校开发与实施了微社团研学课程,微社团研学课程的研学目标和研学内容是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的教学需要而制订的,如何对学生的微社团研学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课题组需要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从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论述微社团研学课程评价策略。
一、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评价目标
微社团研学活动与其他的学科教育不同,它的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主要通过学生体验和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不仅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因此在评价方面不仅要关注显性的学习效果,也要关注隐形的学习效果。课题组聚焦于我校“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培养目标,设计了微社团研学活动的三大过程性评价,根据微社团研学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依次设置评价项目和项目要素。(见下表)
课题组先按照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实施进程划分评价阶段,再在各个评价阶段设置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再设置具体的评价要素,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参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有章可循。
二、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评价方式
为了让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组针对研学活动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课程评价主体。
(一)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是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社团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及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与不擅长的事情等,也可以在社团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在整个微社团研学过程中,学生也都有机会对他人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课题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走近南流江”微社团研学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确立“了解南流江的发展与变化”的研学主题,学生进行研学准备和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会让学生评价,小结自己的预想和做法的效果,也会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学生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做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地自评、他评中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同伴,学会创新与协同,促进自己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研学活动情况的评价贯穿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全程,既包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个体评价、整体评价,也包括活动中的实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审视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表现。一要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二要鼓励学生合作,倡导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三要当好学生的后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肯定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成绩,指出学生在研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整改的意见,鼓励學生继续积极投入学习中。
(三)家长、社会评价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一直是我校的研究重点。家长、社会有关机构(包括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作为课程评价的实施主体,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紧密配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充分评价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潜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
各评价要素用“★”表示评价结果,4颗星为“优秀”,3颗星为“良好”,2颗星为“合格”,1颗星为“需加倍努力”,把得分加起来则是此次研学活动的得分。我校每学期进行三轮选拔:第一轮根据得分选出本班的5个优秀微社团研学社团;第二轮由年级组长组织年级教师根据得分评出本年级的优秀微社团:第三轮学校德育处再选出一批精品微社团和优秀指导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我校在实施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鞭策作用,通过多主体评价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强调知行合一,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当然,我校在微社团研学评价标准的制订与执行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评价手段应有的功能,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和称赞,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课题“基于多元智能和项目学习理论的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玉州区东环小学微社团主题项目活动为例”(课题编号:143721917)及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增琼(1971— ),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管理及小学班级管理。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