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强
【摘 要】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凸显学生的主导者地位。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领者,首先得根据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以此帮助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状态,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小组合作模式 开展
前言:对于物理教学而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适应物理教学的特点。该模式也有利于提高班级每位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和睦,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
一、进行合理分组,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进行合理分组,要求按照“小组内异质性、小组间同质性”的标准进行分配。各小组通常由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学习成绩和个性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学生组成。与此同时,全班各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要相当。小组内的异质性为小组成员间的互补学习提供了平台,小组之间水平相当又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教师应深入了解和观察学生的状况,优化小组成员的配置。
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意想不到的问题和不同的教学需求及时调整小组,以推动小组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例如,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对合作过程和实验人数有明显的要求,且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想顺利推进实验教学过程,就要合理调整小组的成员分配。分组后,可以鼓励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小组长进行统筹。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合作制定物理实验方案,共同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物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内容进行选择性记录,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监督,共同对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提升教学效果。
二、明确课堂规则,明确学习流程
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丰富的教学措施,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用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听老师讲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制定小组合作规则,使学生在整个物理课堂的学习流程规范有序,用良好的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注重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全体学生都全身心投身于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习《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梳理电路的连接形式,各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关系,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并演算出关系公式。帮助同学们厘清课程知识点间关系的同时,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由简单到较有难度,依次抛出问题,并设定合适的推算时间,让各小组同学们进行独立的组内演算或讨论,让组内学生们积极合作探究并回答。给学生们提供了组内组外多次展现自己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获胜欲望和学习兴趣,不断刺激同学们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实现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
三、以学生具体需求为基,引导交流互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在物理课堂中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教师不再像传统物理课堂中那样,占据学习核心地位,这与陶行知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教师不能够单纯的将物理知识点罗列出來并进行讲解,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投入物理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物理课堂的主角,自主实验,合作探究。而教师的任务则是不断挖掘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习《摩檫力》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让各个小组联想讨论在滑梯上和电梯上所受的作用力的特征,然后根据力的特征和发生条件分析讨论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檫力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静摩檫力和滑动摩檫力的区别,更是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感知能力,加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力的观察力,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基础素养。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活跃课堂氛围,这无疑是一种优化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首先得合理分配小组,并且帮学生明确教学任务、教学难点等等内容,以此让学习小组有个明确的讨论目标。当然,最后的评价环节同样重要,这是帮助学生反思不足之处的关键阶段。
参考文献
[1] 徐光鑫.农村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81.
[2] 李贞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31.
[3] 宋磊.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18):42-43.
[4] 朱传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