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启美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2021-04-06 03:20覃勤珍韦微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壮美全体学生柳州市

覃勤珍 韦微

我校前身为柳江县壮语文学校,秉承“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发展理念,在多渠道、多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渐形成了厚重且富有特色的民族教育文化。

2008年是我校特色文化建设启动年。当年,我校立项了关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课题,开始了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建设的实践研究。2012年,我校初步形成了“壮美”校园文化体系。“壮美”之“壮”,有壮族、壮大、健壮、茁壮之意,隐喻我校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中日渐壮大、学生在学习民族优秀文化中健康茁壮成长。“壮美”之“美”则指美好、和谐,包括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落实到育人上,则是培养身心健壮且具有美丽形体、美丽仪表、美丽气质、美丽谈吐、美丽心灵的学生。在“壮美”文化的基础上,我校对民族文化教育进行了有序化、具体化、有效化、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研究,进而建构了“启美”课程体系,深化了我校“壮美”文化的内涵。

一、何为“启美”课程

经过多年研究探索,我校确立了“‘壮美好少年”培养目标体系(如图1)。图中,中心圆里的4条曲线组成了4个“人”字,4个“人”字所包围的区域分别代表品行习惯好、学习能力好、健康身心好和生活技能好。我校认为,只有这4个方面都表现良好的学生,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壮美好少年”。其中,“壮美”二字的具体含义为:“壮”字层面,即培养体格健壮、精神强壮、能力壮实的“壮族”学生;“美”字层面,即培养拥有美的品格、美的能力、美的智慧、美的体魄、美的个性的“美好”学生。

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就必须开设与之相符的学生喜欢的课程,着力打造美的课堂,全面构建“启美”课程体系。在研究中,我校根据各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将各学科课程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了“四域三级”课程架构(如图2)。“四域”指的是美心課程、壮智课程、壮身课程、美技课程四个领域的课程;“三级”指的是每个领域中既有“面向全体、夯实基础”的基础课程,又有“面向分层、开阔视野”的兴趣和拓展课程,还有“面向个体、丰富个性”的个性和发展课程。

在“四域三级”课程框架中,“面向全体、夯实基础”的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我校主要从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写、学科教材内容的重组、学科“四个融合”的研究、学生发展评价的落实四个维度推进工作;“面向个体、丰富个性”的个性和发展课程主要以若干学生社团为载体,我校按照“规范运作模式,打造一批精品”的思路组建了一批学生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面向分层、开阔视野”的兴趣和拓展课程,则是从基础课程中延伸拓展出来的体验课程,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点(具体如表1)。

二、“启美课程”体系中的分层教学理念

“启美课程”的内涵是丰富的、体系是健全的。为了进一步说明我校“启美课程”的建设经验,下面我们以兴趣和拓展课程的建设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面向分层、开阔视野”的兴趣和拓展课程,是我校“启美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着力发展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在建设这一层级的课程时,我校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普及教育和特长培养两手抓。兴趣和拓展课程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掌握本层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具体设计中,我校既注重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又注重进行“精英化”培养。如我校研发的山歌课程,除了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呗哝调、三姐调,学唱《迎宾歌》《节庆歌》《答谢歌》等歌曲,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其他曲调的山歌,或是根据已学曲调自主创编山歌;又如民间中草药课程,除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认识草药、制作药物标本、制作药物香包等实践活动外,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制作药膳羹汤。

二是,关注各级课程的相互联系。“三级”课程是一种具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关系的课程结构。作为处在“三级”课程结构中间位置的兴趣和拓展课程,其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从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不断发现和发展自身潜能。如我校学生钟佳明,刚入学时还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小男孩,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学生,曾在柳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中获得第一名,在柳州市英语才艺比赛中获二等奖。钟佳明的成长就得益于“启美课程”中的系统训练:在基础课程中学习了基本的语音、语法,在兴趣和拓展课程的“壮美乐园”、经典诵读等子课程中提高了朗读技巧,在个性和发展课程中进行了解说能力的训练。

三、分层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理念,就是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以及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制订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下面,我们以童谣课程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童谣课程是“启美课程”兴趣和拓展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子课程,我校在建设该课程的过程中采取了分层教学理念,总结出“大分层+六结合”的课程推进方式。

(一)大分层推进童谣课程的落实

大分层是一种广义的分层,是以学校为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而实施的一种分层方法。在推进童谣课程的过程中,我校采用了“大分层”的方法,以课程实施的关键项作为分层标准,制订了面对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提高目标,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

我校童谣课程实施“大分层”主要是依据童谣的表达形式。“诵唱编创”是儿童童谣表达常用的方式,我校把“诵唱童谣”作为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把“编创童谣”作为部分学生的提高目标,然后按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水平拟订详细的目标要求(如表2),各年级教师按照本学年段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诵唱童谣、创编童谣。

(二)通过“六结合”深化童谣课程内涵

所谓“六结合”,就是将童谣课程与学科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阳光体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壮美”社团活动和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六结合”是在“大分层”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童谣课程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以“大分层”设定的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为立足点。

1.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的落实方面,我校落实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将“诵唱童谣”与“壮身课程”的民族体育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如在最具校本特色的校本操“板凳龙”中融入了“诵唱童谣”的活动:在体育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一边跳融入了师公舞、民间游戏、石琴等元素的校本操,一边诵唱我校收集的柳江地区传统的《壮族劝训歌》——“为人在世要知道,父母恩情比天高;十月怀胎娘辛苦,一朝分娩更难熬……养儿育女不简单,不知父母幾为难;从头到尾算一算,用去钱财堆如山;从小抚养到如今,只望长大快成人;当官发财不指望,就望成人有孝心”。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中,学生既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将这首感恩父母的歌曲牢记心中,达到落实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是将“诵唱童谣”与“壮智课程”的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我校将童谣元素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通过教学生诵童谣、创童谣,陶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健全其人格。如在思想品德课《我的爱是什么》中,执教教师带领学生创作了童谣“好娃娃,真不赖,妈妈批评我接受,有了错误及时改,家人误解我不怪,长辈苦心我明白,理解万岁乐开怀”,让学生理解爱是什么,并知道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是把“诵唱童谣”与“美心课程”的“壮美乐园”相结合。“壮美乐园”是介绍我校“壮美”校园文化的一门课程,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为了落实校园环境建设“处处有景,景景育人”的要求,我校对每一景每一物都赋予了校园文化内涵,并用童谣帮助学生理解。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为“壮美”,其具体内涵包括礼、诚、孝、智、善、健六个方面。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6个字,我校组织了童谣创编活动。如围绕“礼”字,学生创编了这样的童谣:“要做壮美好少年,传统美德礼为先;知礼明礼和守礼,规范礼仪我表现。”朗朗上口的童谣加深了学生对“礼”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为学生创编的优秀童谣作品配图,在“手绘童谣廊”上展示,或是制作成班级特色窗帘,为学生营造“时时看童谣,天天唱童谣”的氛围。

2.在面向部分学生的提高目标的落实方面,我校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将培养兴趣与鼓励创编相结合。近年来,我校开设了专门的童谣课程,其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主要学习童谣校本教材《童眼看民俗》,培养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加深对地域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各种童谣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三至六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一些本地山歌常用的曲调,学会用不同的曲调去演绎童谣,同时教给学生创编童谣的常识、方法和技巧,鼓励部分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尝试创编童谣。

二是将童谣学习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目前,我校开设了石琴、解说、足球等20多个学生社团。我校鼓励学生结合各社团的具体活动创作童谣,如解说社团的学生为本社团创编了这样的童谣:“解说社团顶呱呱,壮壮美美本领大。壮语国语都不差,精彩解说成佳话。接待客人礼到家,领导嘉宾人人夸。”足球社团学生创作的童谣如下:“绿茵场上踢足球,壮小少年展英姿。射门防守真激烈,进球得分乐开花。小小球儿脚下传,奋勇拼搏真骄傲。”学生们通过创作一首首生动、富有童趣的童谣,扩大了各社团的影响力。我校的社团建设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三是将学习童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活动是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式。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童谣氛围,我校举办了童谣赞美食、童谣赞民运会、童谣赞社团、童谣赞“义均”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既为学生进行童谣创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题材,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创编童谣的兴趣。如在民族美食节课程中,我校通过开展现场创编赞美食的童谣来换取美食品尝券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编热情,学生们创编了“壮乡食品美名扬,齐聚壮小来品尝。酸甜苦辣任你选,家乡美味不能忘”“香糯米呀白花花,壮家娃娃做糍粑。你来舂呀我来拉,团结协作乐哈哈”等童谣。

如今,我校成了童谣创作的摇篮,多次承办柳州市童谣现场会活动,连续多年获得柳江区童谣征集和童谣手抄报比赛优秀组织奖,获柳州市第一个“童谣创作基地”称号,也是广西唯一获“全国童谣首批试唱学校”的学校。

四、校本课程建设的收获

课程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工作的核心工作,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重视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校将提升课程领导力摆在学校发展的核心位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成果。我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在“五个坚持”中初步实现了“三个提升”。

首先,落实课程建设中的“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立场为出发点,尊重、引导、释放学生的天性,促进学生自主“壮美”发展;二是坚持尊重教师,尊重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差异,挖掘每一个教师的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在共同的教育追求下全身心投入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成长为独特的个体;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坚持“因人而生”、适合师生需求、利于师生发展、符合学校发展现状等原则,使课程与学校的师资、环境、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体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地域文化的特点;四是坚持全员参与,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倡导家长积极配合,同时邀请相关专家介入指导、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持久开展;五是坚持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在多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我校不断舍弃那些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不相符的内容,改进单一、乏味的形式,使“启美课程”体系渐趋完善。

其次,在“五个坚持”中初步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17年至今,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荣获柳江区中小学养成教育展示评比活动优秀奖,柳州市“我校的动感中队”风采展示活动一等奖,柳州市小学生田径比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柳州市校园文化艺术节群舞比赛二等奖等68项奖励。二是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教师黄春丽在柳州市“动感中队”评比中获一等奖,教师韦柳玲获评为柳江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师何明获评为柳州市师德模范人物,周春梅、覃拢拢、袁凯莉、姚杨、曹欢等多名教师在柳江区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三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连年稳步提升,曾荣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童谣首批试唱学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模范学校、广西优秀少先队集体、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柳州市学校课程建设先进单位、柳州市童谣创作基地、柳州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优秀奖等98项荣誉。

课程建设之路是艰辛的,需要付出探索的汗水,同时又是幸福的,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希望。我们坚信,只要不断躬身实践,不断吸取优秀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我校的课程建设一定会促进“壮美”学校的飞速发展!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壮美全体学生柳州市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壮美广西
壮美的城市景观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壮美篇章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壮美的日食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