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青年文化认同

2021-04-06 03:52兰萌
今传媒 2021年3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身份认同

兰萌

摘 要:伴随着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网生代青年一直浸润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景观内,技术的更迭、社会的发展也助推着青年文化不同程度的变迁。本文拟在B站青年宣传片《后浪》引发舆论争议的基础上,探寻青年人的文化身份定位及其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当代青年文化的解读,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赋权;青年文化;身份认同;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92-03

随着社交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皆媒时代已然来临。此种情况下,信息量过剩但受众注意力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引流,获得更多商业利益是众多新媒体运营的重中之重,这也导致了当下的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在此背景下,找寻热点话题,契合受众“敏感点”,进而引发大规模的媒介转发、讨论行为,形成话题舆论,从而流量变现的方式得以发展。B站献给新一代青年的宣传片《后浪》也是如此,想借着青年节的契机,扩大受众范围,引发青年与老一辈人的共鸣,以此达到新一轮的引流。然而却导致了青年群体对《后浪》的巨大争议,探究其争议背后的原因则是B站以老一辈人自持,对青年人的文化身份定位与青年人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相异所导致。探究新媒体时代社会结构下青年文化的建构,对于理解不同青年文化、促进社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赋权下的青年文化身份认同

(一)新媒介赋权

“新媒介赋权指的是媒介成为权力实现的重要源泉与力量。它通过个体、群体、组织等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从而为其采取行动、带来改变提供了可能”[1]。赋权本质是一种参与的过程,即将决策的责任和资源控制权授予或转移到那些即将受益的人的手中。从广义上来说,赋权是选择和行动自由的扩展。它意味着增加对影响生活的资源和决策的权力与支配能力。在个人层面,新媒体赋权使得个体主动接近、使用媒介来满足个体需求,这种技术带来了个体自我能动性的提升;在群体层面,新媒体因集结了各异的文化与资源,所以吸引了不同的个体集聚,志同道合的个体可以在各种媒介平台上组合成不同的群体,进而发展、传播不同的群体文化;在社会层面,网络赋权力量的强大,使得多种文化在新媒介上发生碰撞,这对传统社会秩序治理与社会文化融合带来了巨大挑战。

新媒介赋权下的权力,更多的是转向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群体,用于他们之间的创造、传播、分享与互动。与老一辈人相比,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可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他们能够利用新媒介传播、内化个体理念,搜寻同路人,传播群体文化,从而主导自己的周边环境,即通过媒介进行身份认同,开启群体文化实践,“对抗”老一辈的、既存的权威文化。

(二)文化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 (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体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即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文化的认可、赞赏与内化。其本质是文化认同问题,主要由主体的个体属性、历史文化和发展前景组成。学界建构主义视角认为“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它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未来”[2],强调“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为个体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同时表明文化身份具有发展流变性,把文化身份视为处于永不完结的“生产”过程之中,它不是给定的,而是我们自己的设计[3]。文化依靠传播、吸引、劝服的方式影响个体的价值理念、行为实践,有相同文化价值的个体相互吸引,从而产生群体文化身份认同。而新媒体异常强化了这一过程,在新媒体赋权的背景下,不同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不断被创造与建构出来。

宣传片《后浪》以老一辈“前浪”的口吻向青年“后浪”表达羡慕、认可和鼓励,定位后浪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这本身就容易产生文化认同隔阂。前浪与后浪是差异明显的不同群体,因其群体属性、成长背景俱不相同,可以做到了解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身份,但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相互代表。正所谓“你”眼中的“我”与“我”眼中的“我”是不同的,存在身份界限。并且因青年群体对于新媒介技术天生的亲近性,推动了其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他们积极利用网络赋权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要求,与权威文化产生碰撞,这也是他们在社会文化中定位自我、建构自身的一种表现。

二、青年文化身份认同下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一)阶层渐趋固定

文化身份认同不是与生俱来且恒久不变的,历史经验与社会环境对文化身份认同有着重塑与内化作用。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奔腾岁月,到2000年后的互联网浪潮,彼时的社会环境给予了前浪塑造权威文化的机会。现时物质生活虽是极大丰富,但后浪勇创自身文化、缔造历史的空間确实在收窄。在现阶段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阶层渐趋固定的趋势,加上社会急剧变革下的不确定因素给需要成家立业的青年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青年群体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化实践来寻求志同道合者,创造价值认同,释放自身压力。新时代青年人的生活环境、精神理念已经与老一辈人不同,后浪对于前浪所说的现时拥有更多的权利选择、更好的物质机会的不认同与群嘲,不只是对巨大社会压力的抗议,也是对实现阶层跨越的渴望与对改变现实困境的渴求。

(二)群体贫富差距大

自我文化身份认同是青年身份认同的逻辑起点。吉登斯曾指出:“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通过其自我经历以及反身性方式所理解和认识的自我”。其实质是个体在时间维度上保持自我内化、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内在同一性或连续性,这种同一性还表现为个体意识、情感、价值的内在统一性[4]。而群体文化身份认同则是个体受到不同文化的吸引与影响,从而把某一文化内化为自身从属文化的类型。不同青年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核心为同一性,指该群体成员拥有同一的文化、同一的经验、同一的价值目标、同一的身份:个体能清晰地分辨出自己所属的群体,确定“我们是谁”,区别“他们”的群体,从而划定“我们”与“他们”的身份界限。网络赋权下,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青年文化群体,不同的群体身份代表不同的群体类型。《后浪》中前浪定位后浪的青年是精致、光鲜、享受、消费主义的代名词,其展示了“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去热带海岛冲浪,可现实中的后浪大部分却只能上网冲浪;《后浪》还展示了“自由学习一门语言”,打开“IPad+Pencil”,外加一台MAC,但现实中的大部分后浪只能望工具而兴叹。宣传片中所呈现的只是后浪群体中上层生活的一小部分人,并不能代表多元身份下的多种文化群体。现实中多数后浪群体对视频定位群体的争议、不认同即是对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两类群体的不忿与抗争。

现实中的绝大多数后浪群体与视频中的后浪并不属于同一文化群体,没有同一的身份、经验与文化,现实中后浪从自身身份出发而引发的愤怒是对《后浪》媒介内容与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的不满,是在以群嘲的形式表达自身的社会诉求。

三、理解当代青年文化

伴随着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网生代青年一直浸润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景观内,生于斯,长于斯。技术的更迭也助推着青年文化不同程度的变迁,从更加积极的个体身份认同到定位文化群体组织,再到群体文化传播与实践,建构出了青年群体大大小小差异化的圈层文化,也呈现出与前辈们不同的文化形态。

(一)独特的文化符码

青年用各种独特的、自创的、嘲讽的、娱乐的传播符码来展现自身的文化信仰和对新的、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同的青年文化群体会自创一套用于自身成员间密切交流、情感认同的文化符号,这形成了群内专属的传播符码。如对宣传片中呈现的后浪代称为:贵族、大佬、富二代……对现实中的自己戏称996、小透明、屌丝……对前浪后浪又可分为“50后、60后、80后、90后”等。这些符码的创造使用不仅令青年群体便于区隔其它文化身份,更蕴涵着一种能动的、有自我意识的反抗(争夺自我话语权,构建自我价值文化)。

(二)多種形式的文化实践

当代青年文化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中传播生长。青年人作为参与主体,带着特定的需求目标参与媒介活动,用新技术与平台创新文化符码表达方式,享受虚拟世界的满足感。现代青年群体会使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混合手段表达情感、传播文化,采用仿作、混剪、篡改、恶搞等多类方式调侃和解构文化,而这些形式往往也能带起新一轮的舆论传播。这样的文化实践与传播代表着青年群体立足于新媒体的、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如B站各Up主将宣传片《后浪》重新剪辑为《摆摊吧,后浪》、快手平台中也出现了各种《后浪》改编版。青年群体成员对社会上各种媒介现象、文本进行主动的、娱乐性的生产创作,建立出了一个相对多样化的文化生产空间,这也体现出当代青年群体期望搭建一个能与权威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

四、结 语

新媒介的发展,不仅催化了各媒介间的竞争,也为青年文化群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声平台与技术支持。青年人在媒体赋权下,快速地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形塑自我不同于权威文化的身份与文化创新者的角色,不断培育自我认同,分享个人经验、文化,找寻群体归属,积极塑造可表达自身价值观点、理想目标、文化意识的空间,这是其新媒介赋权行为所带来的个体与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深刻内涵。

青年群体对《后浪》的舆论争议,表现着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内化着青年群体的文化价值理念,反映着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青年文化是现代社会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青年人,审视、反思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应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青年文化,探寻多种文化融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师曾志,胡泳.新媒介赋权以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

[2]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1.

[3] (德)哈贝马斯.自治与团结[M].伦敦:弗叟出版社,1992:243.

[4] 葛彬超,孟伏琴.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0(6):107-113.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身份认同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弱化与重构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流行文化境遇中青年价值观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