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毅
摘要:舞蹈是什么?它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来向观众传达情感的一种高级的艺术活动。演员作为舞蹈的直接传达者,要清楚在进行舞蹈活动中所表演的角色绝不是“自己”,而是故事中的舞台所塑造的角色。因此在表演时,舞蹈演员要准确把握角色并将整个角色呈现在舞台上。舞台表演是一种需要丰富经验的艺术,而舞台角色的塑造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关键词:角色代入 舞蹈编创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053-03
相信书迷在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书里的某一角色中,并幻想着自己的生活就是那么的美好,或是那么的悲惨,这就与演员入戏太深是一个道理。在《我就是演员》这样竞演类综艺节目中就有很好地诠释,即在节目中演员通过演技作为第一视角进行对决,最后凭实力获得导师认可后可以与导师在影视化这一环节里进行演技切磋,共同成长。在演技对决中胜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通过角色代入法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舞蹈亦如此,角色代入法能让舞蹈编导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创作的角色在舞台上选择了怎样的表演方式,同时也能让观众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角色会对剧情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角色代入”的理念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既能引导学生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又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易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融入更为真实的情绪情感,最终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而这种代入式的编创,是舞蹈编导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编创时,必须不断尝试将自己代入到角色和其所处的场景环境中,然后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和理解角色所拥有的情怀、气质。如果只是为了编创而编创,便会失去内心的真实表演且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概念论述
(一)角色代入的内涵
角色代入原本是戏剧训练的理念,但是作者认为的角色代入是角色扮演的虚拟方式,是人以虚拟身份获得的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行为。在影视表演或者是舞蹈创作中可以使演员或者编导产生一种替代人物主角的代入感,能使观众在一定的情境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相应情绪并做出某种行为。通过将自己代入作品中,使作品可以更好地被展现出来。那么角色代入的训练意义是什么呢?人们之所以喜欢舞蹈,是因为人们常常被舞蹈演员的“舞情”所感动。通过对舞蹈编创中角色的代入,加之对角色代入的细致分析,使观众可以清楚地了解舞蹈编创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让人们在舞蹈剧情中通过演员真实的情感流露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愿望。情感的变化是通过角色在故事中所展示出的种种细节带来的,因此,有必要对角色代入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舞蹈编创中的角色代入
舞蹈创作主要是就舞蹈本体展开的,其中在舞蹈动作方面可以通过对人的生活和各种情感动作以及大自然中各种运动形态进行模仿,最后再进一步的提炼加工整合,使得动作更富有创新性;在舞蹈结构编创方面可以是三段体(A-B-A)或是十字方针结构(呈示部-开端部-展开部-高潮部-结局)来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使得动作更富有条理性;在舞蹈形式方面可以通过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群舞的形式来呈现作品,使得动作更富有多样性;在舞蹈题材上可以反映当代舞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素材,以此让大众更加了解故事的内涵,使得动作更富有层次性;在舞蹈体裁方面可以是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以及芭蕾舞等体裁来展示舞蹈作品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动作更富有风格性。舞蹈编导需要具备高超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在舞蹈环境的渲染方面,编导要对舞台和作品有整體的把握;其次在舞台调度上编导要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适时地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在幕后统筹方面编导要对舞蹈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做到思路清晰和心中有数。
二、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中的功能
(一)角色代入对舞蹈编创的必要性
在舞蹈编创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编一段动作,而是从人物形象入手,形象就是要编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即“角色”。接下来就是把自己幻化成为这个主人公,让编导融入角色中,去感受角色该有的状态,体会角色的经历,这样才能帮角色说话,通过对角色代入有了深入理解之后再去编排符合这个人物的动作,进一步扩大故事的形式,丰富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更要处理舞蹈作品的细节,这样呈现出来的舞蹈作品更加细腻,富有情感。通过角色代入可以将每个肢体动作进行剖析分解,捕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特点,从而使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完整,使舞蹈作品更有层次感。
角色代入本质上是结合了历史文化和情节发展进行的舞蹈作品编创,就作品中的创作思路、情感表达以及重要的人物角色关系的梳理与舞者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使舞者更加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故事结构以及思想情感;另外,通过作者本身的角色代入,可以将作品发展中的转折点或是高潮部分及时示范给舞者,舞者可以抓住舞蹈表演时肢体表达的重点,进而使得一个舞蹈作品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出来。所以说,将角色代入到舞蹈编创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编创不同的舞蹈作品时,其故事脉络和历史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用到的创作技法也不同,如编舞的五大技法(重复、对比、展开、变奏、再现)和双人舞中的空间(跟随、抽离)、接触(缠绕、穿插)、借力(半借力、全借力、假借力)以及三人舞中的接触磨合、延续变换、流动穿插等。因此,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前期要对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深入了解,更要熟练运用不同形式的编舞技法,才会呈现作品不一样的感情色彩,最终才能被更多的观众接受并认可。因此,角色代入对舞蹈编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舞蹈编导的展示创作技法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舞蹈编创中角色可能存在许多的矛盾问题,如爱与恨、喜与悲等,这些矛盾的感情,在不同时间都会出现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这些矛盾的情感碰撞往往能极大地丰富角色形象,深化舞蹈的主体。同理,这种矛盾的出现使得舞蹈编创中在代入角色时变得吃力,可以不断的剖析和把握所要代入角色的主要情感后再去理解一些次要的情感,逐渐梳理和掌握角色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
(二)疏漏角色代入所产生的后果
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角色代入会使作品的呈现缺乏表演性,也就是缺乏情感表达,没有故事内涵,这也可以说是编创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捕捉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在《我就是演员》这档综艺节目中就做了很好地诠释,如何融入角色并且快速找到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支撑是关键。同理在编舞过程中,是否真的把自己变成“剧中人”来塑造人物角色就变得至关重要。
疏漏角色代入的结果是会导致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混乱。三人舞《心手相牵》给了我们很好的举例,故事讲述了在荒凉的山区里兄妹三人对知识的渴望,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兄妹三人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把这个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留给了弟弟,编导沈贵泽、袁志平、丁碧怡在编创这个作品时充分考虑到作品中人物关系和所处的大环境,才会有兄妹三人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中的优势发挥
(一)创新舞蹈题材
舞蹈编创的过程是非常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偶尔闪现的灵感和对现有影视作品的改编以及对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所得到的生活感悟进行想象和联想,这些都是打开创作思路的重要途径。编创作品的思路不能太过于陷入每种舞蹈类型固有的模式之中,否则舞蹈作品会过于空洞死板。可以对现有的故事内容进行肢体语言的分解并表达出来,将其形成连贯性的动作,并结合自己的感悟看舞蹈动作是否可以真切地反映舞蹈作品的情感,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会有感染力。
(二)塑造舞蹈形象
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人物本身的一个举手投足或是一个眼神,都是可以给观众带来感动的。在欣赏独舞《孔乙己》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编导就是把自己幻化成孔乙己,所以他的举手投足都是合理的。这时就可以更加理解舞蹈的整体风格内容和思想感情。舞蹈的成功与否在于舞蹈形象的塑造,成功的舞蹈形象表现了人们细腻的情感及思想,展示了具有感染力的舞蹈形象。然而,这种塑造舞蹈形象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从生活出发,不断寻找生活中存在的艺术创作积累而来的。
(三)丰富舞蹈语汇
在编舞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编舞素材就是将舞蹈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观察去了解人物的生活习惯和风格,例如在塑造一个老头的形象时,他可以是一个怪老头或者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亦可以是年轻人的蓬勃朝气、老年人的沉稳老练,他所要表现出来的动作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舞蹈作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舞蹈作品内容的理解,使得舞蹈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感。另外,角色代入不仅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代入到舞蹈作品,同时也是将舞蹈作品与生活更好的融为一体。因此,需要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行整理归纳,进而转换为舞蹈动作,锻炼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能力,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舞蹈构思,这样的舞蹈作品才会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同时还要注意设计动作的时空力,这也就需要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编导需要有着比常人更为细腻的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所编出的舞蹈作品才会有不一样的感召力,最终成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蹈作品。
(四)升华舞蹈内涵
在编创舞蹈作品时除了需要结合生活以外还要具有创新意识。舞蹈作品在编导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舞蹈动作划分开来,并将其转换为单一的肢体语言,最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让舞蹈动作可以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学习舞蹈编导技巧是进行编创的一条必经之路,因此在结合生活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编导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有趣,而这种技巧并非是模仿借鉴,而是通过自己学习并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思想。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且反复地练习单一的造型,动作的字、词、句,再到段落的练习,同时结合、结构、形象等多方面的學习,最后逐渐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
四、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一)扎实的基本功
在舞台上要想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力,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对力量、软开度、控制力、灵活性的训练以及舞蹈编创技法的单一训练让自己得到提升。扎实的基本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训练,还应该从具体的动作与技法中找到艺术的气息并代入角色,在每个动作细节和技巧上都应该体现出角色的真情实感。
(二)稳定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编导还是演员,在作品呈现的时候,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会随着聚光灯、观众的注视而产生变化,在聚光灯下,在观众的注视和现场氛围的影响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自信面对观众和灯光,熟练地把握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使得作品最后有一个完美的呈现。
(三)丰富的舞台实践
对于编导来说,丰富的舞台实践可以增加其阅历,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有助于编导对角色定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模拟舞台场景进行预演,更有利于发现角色存在的细节问题,可以更好地融入环境、融入故事、融入舞台。
五、结语
可以说,要想把角色演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角色代入的训练对编导而言是漫长的修行,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得塑造出来的舞蹈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有血有肉,才能实现艺术修养水平的提升。“角色代入”在舞蹈编创训练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舞蹈动作质感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舞蹈编创中大胆运用“角色代入法”帮助学生体会角色该有的情绪状态,同时更需要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使舞蹈作品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同时作为编导要大胆的假设和想象,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诠释舞蹈作品的内在含义,做到“真投入、真体会、真表达”的同时也能更准确的构建人物形象,相信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定是非常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袁喜梅.论舞蹈编导的创新方法[J].黄河之声,2018(23):135.
[2]梁捷.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分析[J].艺术评鉴,2019(04):89-90.
[3]潘东升,韩佳彤.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J].戏剧之家,2019(04).
[4]丁玲.论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7(23).
[5]林语辰.舞蹈艺术与情感表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