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奇敏
(曹奇敏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00)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的一种,诞生于有着悠久制陶历史的江苏宜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当下最具活力的中国传统陶制茶壶。
紫砂壶以特殊的紫砂泥制成,此泥存量稀少、色彩丰富,有较好的透气性与可塑性,是最佳的制壶材料,再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制陶经验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为紫砂壶创作提供了诸多借鉴,在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凭借自身艺术品质,紫砂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上较好的茶壶之一。
明清两代是紫砂壶艺术的初创期与发展期,很多经典的壶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构成了紫砂壶发展的根基。紫砂壶创作在自身艺术规范内又灵活结合各种中国传统艺术特征,在造型与气质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宝铎壶”这件作品将紫砂壶经典款式中的“汉铎壶”与“宝铎”这一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再配合富于特色和艺术水准的绞泥工艺,成就了作品独具个性又古雅成熟的艺术美感。
宋代文人张耒有诗曰:“金猊散香雾,宝铎韵天风”。这“宝铎”指的就是佛殿或宝塔檐端悬挂的大铃,在中国古自有之。到了清朝时期,模仿汉朝之铎的“汉铎壶”出现了,成为紫砂壶“汉”字辈中的一大经典款式。此件“宝铎壶”表明了自身的艺术主题,其基础的造型架构则是来源于“汉铎壶”,创作对“汉铎壶”与“宝铎”之特点进行融合,实现了多重继承,又不拘泥于“汉铎壶”的艺术范式,着力体现出作品的个性,彰显紫砂壶艺术的丰富性。
此壶在表面颜色与纹理上就十分独特。壶整体底色为浓郁古典的棕红色,色彩均匀温厚,细腻平滑,充满柔和大气的古典美。泥料之中可见紫砂泥天生自带的砂质颗粒,凸显出材料的自然质感,有质朴真诚的气息,丰富了泥料的色彩质感表现。
图1 “宝铎壶”
在壶身部分,可见色彩鲜明的橙棕色纹理在壶表面渲染开来,边缘与泥料底色自然融合,如水波烟丝,具有飘逸灵动的美感效果。这一独特的效果是运用绞泥工艺设计而成,绞泥又名“绞胎”,原用于瓷器制作之中,应用于紫砂壶艺术中后魅力更胜从前,成为紫砂壶艺术中水准极高的工艺形式。绞泥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不同的泥料相互挤压形成自然纹路,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此壶中绞泥装饰的覆盖面较广,是对绞泥之美的一次集中展示,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个性与工艺价值。
壶身设计参考了“汉铎壶”,为大铃形状,身形较为高挑,上部比下部略窄,构成一个梯形,使壶体沉稳踏实,有深厚的历史气韵。壶身设计的特点在于结合了经典“四方壶”的结构,无论是“宝铎”还是后来的“汉铎壶”,它们通常都有着较为圆润的壶身,创作中在保留这一特征的基础上,将“四方壶”的结构融合进去,使壶更为硬朗明快,个性更加丰富。
壶身明显由4个面构成,面与面之间的转折非常清晰,从壶盖与壶底部可见标准的正方形,说明了此壶结构的端正。创作对壶中棱线进行了调整,将之打磨地比较柔和,与面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形成方圆相当,刚柔兼济的艺术效果。棱线由上至下形成美丽的弧线,使壶气息顺畅,有开阔爽朗的大气之美。壶顶部可见笔直边线与清晰的角,是“四方壶”特征的具体表现,象征艺术的尺度与原则,增强作品的性格,强调了作品结构的完美与工艺水准。
为使作品鲜明表现出宝铎特征,创作中将壶盖设计为嵌入式,四方形壶盖严丝合缝地嵌入壶身中,表面平整干净,与壶身完全成为一体。壶身对称的两面分别镶嵌壶嘴与把手,两者高度、大小具有一致性,保证了作品在视觉上的左右平衡。壶嘴与把手也运用了四方设计,与壶体保持一致,使作品轮廓线条更加整洁简约,对于表现宝铎的主题是十分精当的,同时还可衬托出壶身处的绞泥装饰。
为表达作品对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的认同与追求,壶钮对竹子进行了模仿,其中的竹节线条非常清晰,与壶盖配合起来形成了方中有圆的艺术效果,与壶身造型及作品整体设计理念相呼应。竹在中国象征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体现,形成了富有中国韵味的竹文化,应用至此壶中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文化品质,也就使作品气息更为深厚,可表现汉铎壶与宝铎本身的那种历史风韵,展现作品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
“宝铎壶”准确展示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艺术设计理念。作品以简约的造型和线面结构设计融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于一体,正是紫砂壶艺术承载力的体现。创作充分参考了中国历史、文化与紫砂壶设计的传统,在完美表现作品主题的同时将各种元素合理分配,这种多元性正如宝铎所发出的那悠长清脆的声音一般,从古代传到新时代,传至未来。
“宝铎壶”色彩绚丽,造型沉稳,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丰富多彩与深厚的历史感。创作中对于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极具创意,反映了紫砂壶艺术的继承意识。本文对作品各部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作品的艺术个性与传统文化艺术对紫砂壶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