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油画诞生至今,究其源头的西洋绘画,一开始主要都是以神话、人物为主。风景往往只是铺垫甚至是“剧情需要”。直到 17-18 世纪的时候,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世的“马乔”贵族文化时代,城市题材的油画作品才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印象派的时代,纯粹描绘户外阳关与风景的绘画终于有了翻身出头的日子,众多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的画作,被当时创造出新规则的印象派艺术家们描绘了出来。与此同时,这些风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各种具有历史人文意义的城市风景油画。
“风景油画”是指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油画。而“城市风景油画”则是以城市为对象进行的主观艺术创作。因为内容和描绘主题并不是自然创造的,绝大部分都是以人造建筑为对象,所以和普通的风景油画有所区别。
城市风景油画中的写实主义语言倾向中的“写实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法国的美术思潮,后波及到欧洲各国,又称为现实主义画派。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概念,其本身涵盖了包括绘画和雕塑在内的种种造型艺术。不管是面对客观存在的物体,还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作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的对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遵循这样的创作手法进行写实创作的造型艺术就被称为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语言倾向”则是指绘画创作过程中在描绘一个真实存在的对象,虽然有抽象的概念或者说是主观改造对象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其手法基本没有离开传统的写实创作的造型手法。本文中的“城市风景油画中的写实主义语言倾向”是指具有写实主义语言倾向的城市风景油画。
图1 王济远《春申江畔》
“表现主义”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1901 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第一次使用此词来表明自己的绘画有别于印象派画风。“表现主义”旨在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弱化画面中真实存在的对象的刻画。“表现主义语言倾向”则是指在城市风景绘画中,不是强调城市建筑与风景本身,而是通过主观意象去表达的带有具象表现主义的手法。本文中的“城市风景油画中的表现主义语言倾向”是指具有表现主义语言倾向的城市风景油画。
“洋画不仅仅是模仿西洋的技巧而已,用了洋画的材料来表现中国的,是我们应走的道路。但是所谓表现中国的,不仅在采用些中国技法而已。……表现出整个中国的气氛时,不失洋画本来的意味和造型,是我们所理想的。”[1]与自然风景油画不同,人文城市风景除了能记录历史以外还能通过油画这一媒介使其具有地域区别性。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实现从民族传统绘画的延续向西方外来绘画的移植形态转化。
图2 颜文樑《黄浦江》
数量众多的中国美术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在留法和留日的大倾向中,也发展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绘画语言风格。当时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在民国时期创办了各艺术类专科学校。许多美术学校都聘请了当时留法、留日回国的画家们作为学校教授传授绘画技法。受到欧洲或日本美术感知形式、绘画技巧、学习方式及其它相关意识形态的“教化”,这些教授普遍倾向于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进行写生活动,以此增进学生们的绘画技巧。而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等多种不可抗因素的关系,这样的学校大都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因此他们写生的内容事实上是与他们所处的城市风景密不可分的,他们开启了中国油画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中期以城市化为蓝本的各种创作热潮。
在城市风景的油画创作中,有三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即:“地标性景观”“自传性场景”和“写生场景”。这三种题材主要概括了艺术家各自在上海时期对于上海城市的观察和描绘内容。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上海城市的城市视觉符号与城市记忆,并由此注入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与艺术样式。当然,不仅是上海这座城市具有以上代表性,全国的其它大都市的这些城市风景样式与绘画语言,在架上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也能通过色彩与图形审美化的合成和创造,让视觉空间呈现出我们对于城市记忆在影像以外的视觉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作为“写生场景”的教学实践,在当时也是及其重要的。“‘学院派’艺术主张的清规戒律形成猛烈冲击,把绘画从画室中解放出来,到室外去,运用自己的观察去感觉自然界的光与色,并把它们瞬息即逝的变化充分地表现在画幅上。”[2]于是这三种题材便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题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3 20世纪的外滩照片与陈澄波的油画作品《外滩》对比
图4 陈澄波《上海桥影》,20世纪30年代初期
首先,作为最重要的城市风景油画资源,“地标性景观”的城市风景题材相关作品不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油画作品,更能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视觉文献。例如20世纪以来,上海外滩成为相关城市风景最为常见的题材内容。以20世纪30年代陈澄波的上海时期创作为例。陈澄波在上海时期,不仅创作了大量在上海周边江南地区的优秀风景作品,同时也创作了诸多以上海城市风景为题材的作品。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城市地标性风景题材与画家城市生活回忆题材。先说前者的内容,城市地标性风景题材体现了上海地标性的建筑风貌,如外滩的建筑景观、黄浦江流域的吴淞码头、杨树浦等地区;后者则反映了画家在上海定居时期特定的生活印象。
作为上海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标志性建筑风景,外滩无疑是最符合这一城市形象的景观地标了。陈澄波不仅创作了《外滩》(图3)这幅作品,1933年5月5日,他还创作了《码头——外滩风景》《和平神——外滩风景》的速写以及《外白渡桥》的速写作品等。与此同时,陈澄波还在上海期间,大量描绘了黄浦江流域的吴淞码头、杨树浦等地区的相关风景写生素描系列。
其次,关于“自传性场景”,除了上文提到的陈澄波以外,更是有许多中外画家对这种题材情有独钟。如日本画家腾岛武二所作的《上海黄浦江》(图5),这些作品所包含的绘画语言往往在画面上是诗情画意的、写意式的表达方式。抒情性的表达在当下是最普及的创作方式——各类风景写生与各种古镇题材在画展上是屡见不鲜。自传性则是典型的以自身生活场景或者记忆经历来创造画面。不管是中国、外国,都会有类似创作题材。
图5 藤岛武二《上海黄浦江》
近代在上海生活过的许多画家,如方君璧、朱屺瞻、王济远、庞薰琹等前辈艺术家们也满怀爱国激情,纷纷前往闸北这块纷争之地,以自己的画笔作为武器描绘眼前发生的国难景象,表达当时对侵略者的不满情怀,留下了战争的非理性与残酷性的感性创作。那时,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创作则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独特历史记忆。而因为这些动荡时期城市风景的演变,同时也成为城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过程的历史记录。比如陈澄波通过20世纪30年代初期所先后创作的油画作品《上海码头》《苏州运河》《运河》《上海造船厂》《上海路桥》《河岸》等等,沿着苏州河流域等重要城市景观建筑,这些作品从多方面和多重角度的不同侧面,体现了“‘写实基础’已融会了印象主义革命的因素在内”,[2]19这无疑能代表陈澄波对于上海城市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同时体现了画家在上海时期生活的独特视觉记忆。
中国的城市历史发展几乎不同时期都有美术作品。只是我们还未把它梳理成一道脉络,比如上海开埠时期的商业化广告,20至30年代的城市风景,与上海抗战时期的画面。这些对于城市风景油画的文脉担当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近代上海繁华录》中所用历史图像资料来分析,在“海上贸易”部分,除了清嘉庆年间所绘画的沪城八景之一的“凤楼远眺”,以及表现早期外滩海关景象的“江海北关”石印版画作品等,其余大部分来自历史照片中的相关图像,两者比例大致为3:1000。[3]从《追忆——近代上海图史》中所用历史图像资料来分析,除了其中“点石斋”“申报馆”的内容通过石印插图形式体现以外,其余大部分来自历史照片中的相关图像,两者比例大致为2:1000。[4]——由此可以显现出城市视觉文献运用中架上语言形态的稀缺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油画作品是除了摄影术之外记录上海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体现形式。以往对照片过度依赖,忘却了这一块。油画中记录的城市当时的地貌建筑,当时的环境与画家本人心境的平衡或互补,成就了能与影像文献互补的带有独特视角的文献资料,从而共同承担起了历史的记忆。
图6 顾廷康《外滩》
近代前辈艺术家们对当时上海城市的不同视角的观察,各自通过油画创作而表达出了独特的人文情怀。上海“景观”与“场景”在油画这一画种中,画家们运用丰富的颜色与巧妙的构图在有限的画布上创造了无限的空间,用视觉上的刺激留下了他们对于城市记忆在视觉语言上的人性感悟与人文精神。
在城市风景油画的历史上,上海这一派曾经有过关于这一篇章的历史的高峰。吴法鼎、刘海粟、陈抱一、颜文樑、张充仁、关良等诸多画家,都是此高峰上的代表人物。其核心的探索价值所在,就是城市人文风景。事实上,上海作为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中心地区之一,始终蕴藏着架上艺术本土化引进和创造历史的丰富资源。相关城市风景油画的探索历史,表明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兼容并存的探索基因依然存在,不过仍然需要完善和突破。由此,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城市记忆的完整性。这个完整性的内容除了要有完整的视觉文献的数据库建设加以支撑,还需要给城市记忆的载体一个空间。比如相关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规划馆以及大学博物馆机构等方面平台的规划和建设都是必需的。只有完善其中相关协同且互相合作,才能达到在影像形式与绘画形式两个方面,都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和一系列研究平台。从而实现对于城市视觉记忆与文献的双向拓展。
因此,所谓城市人文风景,其实是探索城市形象背后所蕴藏的浓厚的人文品质与文化内涵。恰到好处的“具像、意象和心象”三位一体所构成的人文品质是最主要的内容,这种品质能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和境界。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与系列化构想,逐渐孕育出特定的艺术载体,这样就能表现出特定的人文情怀和情感文化。所以,对于城市风景的整体人文环境的感受,使得艺术家在各种绘画的形式语言创造之中,试图借用造型艺术中常见的风景、人物、静物图式因素,置换其中古典的内涵,而进一步表现出他们对于视觉形式语言新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构成了艺术家从语言本体深入到人文精神的塑造,从而体现出自身艺术绘画的品格和风貌。探讨人文风景这一问题,实际上这是探讨架上绘画语言中的人文精神,其文化核心问题依然是,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美术本体建构的影响。
“艺术由山野转向都市化的趋向。”[5]当代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努力创造出自己城市的人文风景。通过他们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中国架上绘画语言探索的多元化格局。这种绘画语言的探索是中国架上绘画的一种成功和复兴希望。当代的艺术家们拥有娴熟的写实技法,但不同于传统的古典写实,它渗入了现代生活的观念、情绪和直觉,用笔的节奏力度和空间的象征性,这些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当代特有的、一种崭新的城市人文风景探索的前景。
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油画风景创作,在当下的学院派绘画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前期已经得出的经验在当下可以进一步延伸,进行新的实验。所以笔者相信通过对民国时期前辈们的城市风景油画中绘画语言的研究,定能为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语言的成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图片来源:
图1 王济远《春申江畔》,大东书局1932年7月版.
图2 颜文樑《黄浦江》“油画之页”专栏,《上海艺术月刊》第四期,1942年2月出版.
图3 左为20世纪上海外滩历史照片,上海市黄浦区档案馆收藏;右为陈澄波《上海码头》,1933年,布面油画,38x45.5cm,私人收藏.
图4 陈澄波《上海桥影》,1929-1931年,布面油画,45.5x38cm,私人收藏 .
图5 藤岛武二《上海黄浦江》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图6 顾廷康《外滩》《艺风》1934年第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