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开东,季凤华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
近年来,我国冬春季节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等感染所致,在城乡社区呈局灶性暴发的态势[1]。甲型流感为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为易感人群。虽然甲型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是幼儿患儿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部分甚至可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患儿的病情进展较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和清热解毒类药物,尽快控制临床症状,减少重症流感病例的发生,降低临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对甲型流感患儿早期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其疗效。
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诊治的早期甲型流感患儿240例。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男71例,女49例;年龄3~9(6.3±1.8)岁;体质量12.5~47.2(27.8±3.9)kg;病程2~36(9.4±2.7)h。对照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3~9岁(6.4±1.8)岁;体质量12.7~47.8(27.9±3.8)kg;病程2~35(9.3±2.6)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中的诊断标准[4];(2)具有明显流行病史或可疑患儿接触史,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四肢肌肉酸痛以及全身乏力、喷嚏、鼻塞、流涕、轻度咳嗽等卡他症状;(3)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或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排除标准:(1)发热等病史超过 48 h,出现肺炎、神经系统和心肌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并发症的重症和危重病例;(2)1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等。
两组患儿均予以居家隔离,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清淡饮食;体温较高者可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明显者给予止咳化痰药物。对照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2.0~2.5 mg/kg,温开水冲服,每天2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Z19991005,每支10 mL)治疗:2~5岁每次5 mL,>5岁每次10 mL,每天3次。两组患儿均治疗 5 d 为1个疗程。
1.4.1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咽喉肿痛、肌肉酸痛及卡他症状消失时间。
1.4.2 炎症指标变化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 d后,清晨空腹抽取上肢静脉血2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
1.4.3 疗效相关指标 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危重病例比例和住院比例等。疗效判定:治疗5 d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出现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出现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无并发症出现为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出现并发症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4 不良反应 观察和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咽痛、肌痛和卡他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d
治疗前两组患儿hs-CRP、IL-6、MCP-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 d后,观察组患儿hs-CRP、IL-6、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炎症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均发生肺炎和轻度心肌损害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危重病例比例和住院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疗效相关指标比较 %
观察组8例(6.67%),对照组7例(5.83%)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恶心、上腹不适、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皮疹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疗程;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和药物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
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出现H和N抗原亚型内部结构改变的抗原漂移,引发季节性流行;也可出现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间全新结合的抗原变异,发生流感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通过病毒血凝作用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而启动感染,病毒基因组在人体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快速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再通过呼吸道黏膜扩散并感染机体其他部位,从而激活MCP-1和IL-6等炎症因子,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的炎症反应[5]。因此,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较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性较广,可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形成局部暴发的疫情。有研究[6]报道,5~9岁儿童的甲型流感感染率最高,其中<5岁的幼儿易发展成重症病例。
神经氨酸酶(NA)又称唾液酸酶,是一种分布于甲型流感病毒包膜上具有抗原性的糖蛋白,具有水解酶活性,可协助发育成熟的流感病毒尽快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感染新的健康的上皮细胞,加快了流感病毒的生长和感染周期,加强了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嗜性、自我复制能力和毒力,造成流感病毒在机体内迅速扩散[6]。奥司他韦是一种特异性、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通过改变病毒基因组疏水区的氨基酸序列,使NA的靶标—活性位点结构发生变化,阻断了流感病毒NA的裂解能力,抑制成熟病毒颗粒脱离感染细胞再感染健康上皮细胞,有效阻止了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已成为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治疗和预防甲型流感感染的抗病毒药物[7]。
蓝芩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和胖大海,是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口服液制剂。板蓝根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效,黄芩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泻火之效,栀子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效,胖大海具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利咽开音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8],板蓝根的药效成分为有机酸和生物碱,色胺酮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的NA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多糖类具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患儿胸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缩短了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双酮能抑制过氧化物反应和清除氧自由基,降低白三烯水平,抑制5-脂氧化酶活性,控制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强大的抗炎效果,降低相关炎症指标水平;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变学指标,具有活血化瘀和抗内毒素的作用,有效改善了流感的卡他症状。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神经保护、抗氧化、保肝、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生物活性[9]。王威[10]对早期流感样儿童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明显减轻了流感样症状评分,缩短了退热时间和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危重病例比例和住院比例显著下降,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在临床工作中,奥司他韦作用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对于经过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患儿,或者是高度怀疑甲型流感的患儿,应及早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进行治疗和有效预防,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的结果或者病毒分型结果[11]。一般认为最好是在发病48 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疾病预后。即使就诊时发病已超过48 h,仍需行抗病毒治疗,可使患儿从中显著获益。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只是一种抗病毒药,仍需同时使用清热解毒类的药物辅助治疗[12]。蓝芩口服液能改善患儿机体的内环境,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以传统中医对机体康复的整体性和调节性的理论,对多种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抑制流感病毒NA方面的作用较显著,可用于流感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对甲型流感患儿早期应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能显著促进临床症状体征的消除和炎症指标水平的下降,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危重症病例发生率,降低住院率,改善疾病预后,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